第12章 心事
- 帝姬威武
- 滿笙
- 2394字
- 2018-10-17 07:09:46
蕭清梧又掃了一眼對面的席位。
霍培峰不在。
楚君則素來和門下侍中霍獻的長孫霍培峰過從甚密。
在那一天前的一個月,她曾在裕西城見到過楚君則與霍培峰,那時楚君則與霍培峰說是離京在外游學,順道來裕西城拜訪父親。
當時他們只是奇怪,一向和平國公府沒什么往來的英國公府和霍家怎么會突然有人來訪。
但現在看來,這個時間也太過剛好了。
蕭清梧抿了抿唇,頓感有些啼笑皆非。
死過一次以后才知道原來自己活得那般糊涂。
莫旭,朝月,英國公府,霍家。
還有多少人?
蕭清梧輕輕笑了笑,將盞中的花茶一飲而盡。
雖有些小插曲,但今年的中秋宮宴還是順利結束了。
與宋柔道過別,蕭清梧和湘靈出了沐春樓。
廊下的紅燈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長長的穗子在空中劃出好看的弧度,空氣中彌漫著桂花的甜香,倒也別有一番韻致。
還是那條回廊,還是那枯敗的荷花,卻似乎有了不同的感覺。
既不能出淤泥而不染,那便不如入局。
她仰頭。
今夜的月很圓。
皎皎月華灑落一池清輝,間或被不經意拂過的風吹皺,折出片片碎銀。
這個中秋,雖然沒有親人相伴,但也沒有很糟。
她凝視著那明月,隱約想起了從前中秋許下的心愿。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窗外馬蹄聲細碎,白袍的溫雅少年端坐在馬車上,他的手上捧著本書,卻半天沒翻過一頁去。
今天他見到她了。
手中的書漸漸放落,他看向窗外。
中秋的夜市很熱鬧,街頭巷尾張燈結彩,來往的行人如織,車馬如流。
可喧嘩的煙火氣分毫也沒有沾染到他身上,行在俗世間,他和車窗外的喧鬧卻仿佛是兩個世界。
點點燈火映入他那雙桃花眼中,仿佛化作星河,蜿蜒流轉。
像“你不是公主”這樣的句子一般下一句會跟一個“你到底是誰”。
但他沒有問。
鳳衍的嘴角的笑漸漸加深,不同于他平日那恰到好處的爾雅,而是生出了幾分絢爛的魅。
因為他知道。
另一邊。
安宓正要回宮,身后卻傳來一聲輕喚。
“安宓姐姐?!?
她回頭,只見著一身湖藍色宮裝的少女正笑意盈盈地看著她。
朝月不緊不慢地走到了安宓身邊,“我方才在席上看姐姐的臉色不太好,”她流露出些許擔心,“姐姐可是有什么煩心事?”
安宓笑意淺淺,“我沒事,就是好像著了寒,有些腹痛,勞煩妹妹掛心了。”
她頓了一下,“天色不早了,妹妹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語罷,她便轉身離開。
待安宓走出三步的時候,朝月的聲音突然傳來。
“姐姐可是傾慕鳳大人?”
安宓停下了腳步。
她深吸一口氣,回過身來。
朝月笑得溫柔婉約。
可安宓卻覺得這笑前所未有的讓人難堪。
“姐姐你別這樣看我,”
她含著笑。
“我是來幫你的。”
中秋宮宴后眾人似乎都各有心事。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蕭清梧。
她一覺睡到了日上三竿。
等洗漱梳洗完了以后已經是到了用午膳的點了。
正要傳膳,一個小宮女便走了進來。
“公主,五殿下和七殿下來了。”
這么一提醒,蕭清梧才回想起昨日自己拿糖葫蘆哄了兩個小孩的事來。
一邊讓湘靈去御膳房去取來要用的材料,一邊讓宮人將兩人領進來。
皇帝下了免探視的旨,因此她來了這么久,清寧宮還是第一次有除皇帝以外的客人來訪。
蕭清梧把午膳擺了殿后的海棠林里。
才擺好,蘇瑢和蘇理便進來了。
“四姐!”蘇瑢見了她便很快地跑了進來。
他沖到亭子里,在桌上不住地尋覓。
“糖葫蘆呢?”
蕭清梧哭笑不得。
“別這么急呀,”她問道,“用過午膳了嗎?”
兩個孩子齊齊搖頭,蘇理有些無奈,“七弟他剛在國子監上完課便跑過來了。”
蘇瑢瞪著蘇理,似是有些不滿他泄了底。
“好了好了,”蕭清梧有些無奈地笑著,“先用午膳吧,用了午膳我再給你們做糖葫蘆。”
蘇瑢蘇理乖巧地點點頭。
清寧宮有自己的小廚房,因此平日里也可以自己做一些吃食。
待用完午膳后她便去處理她的那些材料了。
她將糖與水放入銅鍋中用中火熬煮,蘇瑢蘇理和一眾宮女都好奇地在一旁看著。
熬糖漿的做法其實是最考驗技術的,稀了掛不住,稠了又沾不起來。把握火候更是熬好糖漿的關鍵。
因此看火這項工作是要由蕭清梧親自來做的。
而一邊的宮人們也沒閑著,紛紛幫忙將山楂串到竹簽子上以備一會兒裹糖衣。
待糖漿熬好,蕭清梧迅速將串好的山楂放入鍋中,待裹上一層晶瑩糖衣后,她將竹簽輕輕轉動,等糖漿冷卻后便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盤子里。
第一串糖葫蘆才剛做好,蘇瑢便伸手來把糖葫蘆拿去了。
糖衣酥脆,山楂酸甜。
一口下來蘇瑢的眼睛就亮了起來。
“四姐你這糖葫蘆的做法是向誰學的呀,可真好吃!”
蕭清梧聞言一笑,道,“倒說不上學不學的,不過是恰好知道了做法而已?!?
這卻是實話。
她的師傅雖為武將,但卻是粗中有細的人,他在世時便常常研究吃食,這糖葫蘆便是他無意之中研究出來的作品。
師傅沒有教她這些,但他做吃食時,她就在一邊看著,久而久之,也知道了個七七八八,加之在家中時常常嘗試,倒也算熟能生巧。
雖不算什么絕頂的美食,但現在大抵也算是獨一份的新鮮。
可惜師傅在五年前就因為舊疾復發去世了。
看著蘇瑢蘇理啃糖葫蘆啃得歡的樣子,蕭清梧眼中閃過幾絲緬懷。
突然想起了她的侄兒。
他們真是一樣的喜歡糖葫蘆,也一樣的機靈活潑,若是他如今還活著的話應該是比蘇瑢小兩歲的。
可惜那個整天跟在姑姑身后討要糖葫蘆的孩子如今已經不見了。
想著這些,她不由黯然。
“哎呀,”蘇瑢突然叫出聲來,“五哥,現在是什么時候了?”
蘇理看看一邊的更漏,“未時?!闭f罷自己也反應過來了,“要上課了!”
兩人一下子跳了起來。
下午可是西禾先生的課,這位夫子在國子監里可算是無人不知,卻不是因為授課好,而是一手戒尺耍得虎虎生風,令國子監的學子們聞風喪膽,人送外號“戒尺先生”。
若是在他的課上遲到,那后果可是不堪設想……
蘇瑢蘇理就如來時一般風風火火地走了,臨走前還想再拿去幾串糖葫蘆,蕭清梧便命人拿油紙包了給他。
對此她也頗有幾分欣慰,畢竟自己的作品受歡迎也是對于她的肯定。
蕭清梧把剩下的糖葫蘆分給了宮人們,清寧宮的宮人們見了這從來沒吃過的糖葫蘆自然也是稀奇的,一時之間,清寧宮便熱鬧了幾分。
蕭清梧坐在桌前,開始思量。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蕭家雖被傾覆,但卻還是有殘存的力量在的。
她在京城里留下的暗線之前并沒有用上,但現在卻是能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