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學,在他鄉(xiāng)
- 《新東方英語》編輯部
- 3648字
- 2018-11-08 16:18:37
上海紐約大學——夢開始的地方
第一次了解上海紐約大學(NYU Shanghai)是在2012年9月的《北京晚報》上。報紙上介紹到上海紐約大學計劃面向國內招收151名學生,并刊登了紐約大學校長John Sexton先生和上海紐約大學校長俞立中先生在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的湛藍天空下緊緊擁抱的照片。看著紫色的NYU旗幟飄揚在晨曦里,我的心開始蠢蠢欲動,我想我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做一個讓自己不后悔的嘗試。
尋夢之路
既然決定嘗試,就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對我來說,上海紐約大學還很陌生,其教育模式和師資力量我還不是十分了解,加之這次又是其首次招生,因此我用了一天時間來瀏覽上海紐約大學官網(wǎng)(http://shanghai.nyu.edu/),充分了解這所學校,看看這所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些什么,同時也衡量了一下自己是否適合這所學校。我了解到上海紐約大學、阿布扎比紐約大學*和紐約大學紐約校區(qū)是紐約大學全球教育體系里三大具有紐約大學學位授予權的學校,這首先給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紐約大學在世界頂級大學排行榜里位列前30,并且有繼續(xù)上升的趨勢,這就保障了畢業(yè)后獲得的學位的含金量。紐約大學有十多個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學習中心,有著豐富的海外學習中心管理經(jīng)驗,這讓我對其教育和管理模式也比較放心了。
*阿布扎比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Abu Dhabi,簡稱NYUAD):是紐約大學第一所海外分校,于2007年在阿聯(lián)酋首都阿布扎比建立,2010年開始正式對外招生。這所學校的錄取率為1%,是世界上錄取率最低的大學,其提供的Need-Blind獎學金#、豐富的課外活動以及較高的就業(yè)率使阿布扎比紐約大學蜚聲全球,號稱“神一樣的學校”。
#Need-Blind獎學金:嚴格來說,Need-Blind不能算是一種獎學金,而是美國大學的一種錄取政策,指在錄取時不考慮申請者是否需要學校提供資助,也就是說申請者申請獎學金與否對其申請沒有任何影響。具體來說,一旦校方認為申請者符合錄取標準,他們會根據(jù)申請者的家庭情況判斷其家庭能夠承擔多少費用,剩余費用全部由學校設法提供。
*紐約大學紐約校區(qū):指紐約大學在紐約的本部校區(qū)。紐約大學是一所位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研究型私立大學,于1831年成立,共有三個校區(qū),其主校區(qū)位于曼哈頓格林威治村附近區(qū)域,以華盛頓廣場為中心。
上海紐約大學的學生一半來自中國,一半來自其他國家。其提供的宿舍會安排中外學生合住,擁有1:8的師生比例,校園位于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黃金地段,設置創(chuàng)新性的核心課程體系……所有這些都令我眼前一亮,心動不已。不過,相較于這些“誘惑”,我更關注的是其師資水平、專業(yè)設置和海外學習經(jīng)歷。當看到“師資隊伍”里有大名鼎鼎的康奈爾大學校長Jeffrey Lehman、紐約大學歷史學主任Joanna Waley-Cohen、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副院長Eitan Zemel等;當看到其開設的專業(yè)都是紐約大學世界排名前十名甚至前三名的王牌專業(yè),每位學生都有1~3學期海外學習機會,每人每年費用均為10萬人民幣(其余均由獎學金支付),我的心被徹底俘獲了。就是它!我應該屬于這里,這里就是我夢開始的地方!
申請之旅
在高中時期,我的規(guī)劃是在畢業(yè)后進入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jīng)大學這類國內大學進行學習,所以像托福、SAT這類申請國外大學必須準備的考試我都沒有參加。然而與國外大學不同的是,上海紐約大學錄取學生時不需要參考這類考試成績,而是綜合學生平時的學業(yè)成績、Common Application*材料、個人自述材料、校園日活動表現(xiàn)和高考成績擇優(yōu)錄取。這對我來講,與其說是機遇,更不如說是驚喜。國內大學一般都是用高考成績作為錄取學生的唯一標準,對一些學生來說,一旦高考失利,十多年寒窗苦讀的艱辛可能就付諸東流了。而上海紐約大學則以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錄取標準,充分衡量學生的學術水平、學習能力、英語水平、高考成績、人際能力等,也提供給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
*Common Application:通常稱為Common App,是美國大學本科入學網(wǎng)上申請的一站式網(wǎng)站,適用于包括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名校在內的488所(2012~2013學年)美國大學。
首先我在網(wǎng)上進行了Common App的申請。在申請Common App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中學時代做了那么多事情,學習了那么多的東西,培養(yǎng)了那么多的興趣愛好。如果沒有這次的申請,這一切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就被漸漸淡忘了。通過這次回顧和總結,我對自己有了全新的認識,對自己的未來也有了更為清晰的藍圖。有一首歌這樣寫道:走過的時光就像一本書,每一步路途都寫著感悟,來不及回顧、細細閱讀,下一章就催促我上路。常常回顧自己走過的路,溫故而知新,更好地了解自己,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完成了復雜的Common App之后,按照要求,我去自己就讀的高中開具成績證明,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高一到高三第一學期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以及年級排名,二是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會考)成績。我的成績一直排在年級10~20名之間,會考九科成績均為A,對此我是信心滿滿。我把成績證明郵寄到上海紐約大學后,申請便暫時告一段落。我一邊繼續(xù)緊張地備戰(zhàn)高考,一邊滿心忐忑地等待申請結果。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我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收郵箱,期盼著那封錄取郵件的到來。在今年的2月5日,我像以往一樣回到家里,打開郵箱,一封以“Congratulations”開頭的郵件映入眼簾,郵件通知我參加3月22日的校園日環(huán)節(jié)(Candidate Weekend),也就是面試環(huán)節(jié)。看著這封郵件,我甚是欣慰和激動,因為這意味著我之前的悉心準備沒有白費,也意味著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接下來的日子,我開始為面試做準備。在挑燈備戰(zhàn)高考的同時,我努力抓緊時間練習英語口語:重新觀看經(jīng)典美劇《老友記》(Friends)和《越獄》(Prison Break),與在北京大學教授英語的舅舅用英語交流……我默默地準備著,期盼著那一天的到來。
校園之行
3月22日,我登上了開往上海的列車,列車不停地向前飛馳,我想我奔向的不僅是一座城市、一所學校,更是在奔向心中不滅的夢想和希冀。下午兩點,列車停靠在上海虹橋火車站,我拉著行李,換乘地鐵婁山關站,伴隨著明媚的陽光,一路步行來到了上海君麗酒店(從申請上海紐約大學到校園日住宿,所有費用都由學校承擔,申請者不需要花一分錢)。傍晚時分,校園日活動拉開了帷幕。首先是歡迎晚宴。大家被分成幾個小組,與上海紐約大學的副校長Jeffrey Lehman以及老師和在校學生一起在輕松而愉悅的環(huán)境里共進晚餐,互相交流各自的生活和學習。這不但讓我些許緊張的心情徹底放松下來,也讓我快速地適應了全英文交流的環(huán)境。晚宴后,我們在紐約大學老師和學生的帶領下,進行了小組交流與游戲互動,簡單的搶椅子、畫畫接龍游戲很快便使大家相互熟悉起來。十點時分,意猶未盡的我們在此起彼伏的歡笑聲中結束了當晚的活動。
第二天是校園日正式考察活動,我們分小組在一間大教室里進行第一次小組活動。我們的第一個任務是用白紙、木筷、紙杯等搭建漂亮而堅固的建筑。大家各抒己見,諸如三角形穩(wěn)定性最好等理論都被用在了建筑物的設計和搭建上。在我們搭建的過程中,評委老師們在外圍觀察著,聆聽著,記錄著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最后,每個小組都建造出一座漂亮的建筑物。然而,主考官紐約大學副校長May Lee女士卻并沒有格外關注建筑物,而是詢問大家有沒有與其他小組共享搭建材料。我們這才真正意識到合作與分享的重要性,無論在學術上還是生活上,只有通力合作,資源共享,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第一次小組活動結束后,學校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點心和飲料。休息片刻后我們就進入了模擬課堂(Sample Class)環(huán)節(jié)。非常幸運的是,我被分到了Jeffrey Lehman教授的法律課,其講授的內容是法律概述。Jeffrey Lehman教授與我們的互動非常多,其中有討論,也有爭執(zhí),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習效率也很高。上課期間,評委老師們坐在后排,記錄著我們的表現(xiàn)并給出綜合評價。
之后進行的是問答環(huán)節(jié)(Q&A Panel),學生可以就學校的各個方面向上海紐約大學的副校長Jeffrey Lehman、老師以及來自紐約大學的學生提問。正如俞立中校長所說,校園日活動既是學校了解、評價和選拔學生的活動,也是學生了解學校、衡量自己是否適合這種教育模式的平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對學校及其教育模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對紐約大學先進的全球教育體系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評委老師們也會記錄每位學生的表現(xiàn)并進行評價。
午餐后我們進行了第二次小組活動,這次活動是分小組討論如何解決老齡化的問題,然后進行匯報。有了第一次活動的經(jīng)驗,這次大家明顯表現(xiàn)得更好了。之后校方又安排我們進行寫作測試和一對一面談。寫作題目是“如果讓一個五歲的孩子或是一個外國成年人制定你國法律,你會選擇誰?”顯而易見,這類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敘述角度的不同。經(jīng)過思考,我選擇了后者,以道德與人性為切入點進行了論述。隨后的一對一面談持續(xù)了15分鐘,我和老師輕松而愉快地暢談了校園日的感受等。
這次校園日活動給予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也讓我看到了老師們的幽默和同學們的優(yōu)秀,校園日活動結束后,我便暗暗對自己說,這里就是我要來的地方,這里就是我夢開始的地方。
啟航
3月27日,我收到了上海紐約大學A檔帶有獎學金的錄取通知,這就意味著只要高考達到北京重點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就可以被上海紐約大學錄取。經(jīng)歷了煎熬的高考備考沖刺,我最終被上海紐約大學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夢想就要起航了!感謝上海紐約大學的所有老師和同學,我會用我的努力為學校、為自己的夢想書寫燦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