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少年不愁滋味
- 點滴生活0a
- 征途中的雇傭者
- 536字
- 2018-08-02 16:12:39
每次想起辛棄疾,就會想起“少年不知愁滋味”這句詞。我想記住這句詞句的原因不是其中蘊含作者多少辛酸,而是初讀這句話是很不同意詩人的表面意思,何為少年不知愁滋味,成年有成年人的“愁”,少年有少年的“愁”。成年人愁的是如何生存,怎樣讓家人幸福,少年愁的是如何在玩得開心時把學習成績提高上去,愁的是怎樣才能玩游戲時不被河東獅吼嚇得鍵盤落地。其實不僅僅少年有愁滋味,兒童也有他們的憂愁,比如下雨天不能出去玩發愁,媽媽給她自己買了一大堆的衣服和化妝品卻沒有一件玩具,愁啊!如此一想更是不能同意辛棄疾的觀點,因為當時的我認為是人都知道愁為何物,即便是詩人借題發揮,諷刺當時的達官貴人不知家仇國恨,但也不能拿純真的少年小伙伴們開涮吶。
如今也到了中年,我不是生不逢時,而是自我放縱,以至于大好時光一事無成,現在終于知道了“愁”為何味。但和辛棄疾的“愁”比起來真是米粒之光欲與日月爭輝,他的“愁”才是真正的愁。
有時我在想,真的只有少年不知道愁滋味嗎?不盡然,歷史上,國難當頭,依然尋歡作樂的不是泥腿百姓,也不是紈绔子弟,而是“肉食者”在花天酒地中迎來外族入侵,在歌舞升平中陪伴入侵者,這些人可是無法和不知愁滋味的少年相比的。其實不要說歷史,就說現在,熒屏上整日調侃歷史嘩眾取寵,可曾有愁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