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如林中卻停滯不前,香兒方見是張士元與奎三二人。張士元道:“師妹,你看到了罷?劉邦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連老婦幼兒都殺,如此大惡之人你還保他什么?來師兄這里助楚少主一統天下。”
劉恢聞后罵道:“你們這些壞人不許詆毀我父親!”
張士元大怒令奎三殺了劉恢,奎三猶豫道:“二哥,禍不及妻兒,饒了他罷……”
張士元怒道:“那我陳縣中有多少幼兒皆被劉邦殺害,還敢言幼子無辜?殺了這個魔子!”
奎三依舊不動手。香兒道:“師兄,你口口仁義道德,卻想借他人之手殺無辜之人,還譴責漢王?那又與漢王何異?”
張士元沉默不語,香兒驅虎返回了……
奎三道:“二哥,他們回去了,我們也快走罷,免得他們帶兵馬前來。”
張士元起身將走數步,忽聽背后有人呼喊——
“張!士!元!”
張士元回頭之際忽然箭穿胸口,瞬間雙眼迷茫天地一旋!
只聽得奎三罵道:“你這賤人怎么還不死!二哥快走!”
那人竟是園兒!奎三背起張士元便跑,園兒笑道:“這一幕似是在西域發生。不過今日重演一遍還是這般有趣,你說是不是啊小奎三……”
奎三背著張士元邊跑邊罵:“你這婊子,我不殺你一萬遍都難解我心頭之恨!”
園兒笑道:“我是婊子?哈哈哈!讓你罵……”
隨一箭射在奎三腿上,奎三摔了個跟頭又背起張士元跑,卻是不再罵了……
園兒又哭道:“奎三,我是真心愛你,你把張士元殺了,我便跟你走,好么?”
奎三道:“我再信你之言,豈不是很沒面子!”
終于溫忠前來接應,溫忠箭拉上弦,林中聽得一聲呻吟園兒不見。本來步輒禮與溫忠二人想問罪奎三,如今見了奎三這般模樣也只好作罷……
再說陳豨,因手下養了大多門客,門客身上多有痞氣做了些以下犯上的事被劉邦耳目知曉。事事又牽連陳豨,不如反了。且當初韓信說自會在長安與其里應外合,這方又來了韓王信。
韓王信對陳豨道:“想必代相國早已坐臥難安,漢王對你起兵是遲早的事,莫不會像韓信一般被收了兵權土地留得虛名在側如待殺雞犬。我雖與其同名,但不想與相同結局,代相心思如何?若是我言無道理代相便殺了我罷……”
陳豨三思道:“此事非同小可容我考慮,韓王可先回去……”
韓王信見陳豨心思已然動,便作下一步策劃,拜訪了一人——張良。自楚漢之爭結束,張良便在黃袍山修行,一心求仙問道。韓王信見到張良時已然鶴發童顏仙姿卓約。想張良方五十余歲能有此修為令人嘆贊。
韓王信入室拜會張良:先生本是韓國人,如今天下已然再亂,我韓國危在旦夕,今特請先生出山復國。
張良緩緩說道:“昨日茶已涼,今日若再煮怕是爛味了。雖冰冷入腹卻也得其香,就此這般即可……”
韓王信聽一言后當即跪拜:“若先生出山,先生可為王!吾愿作臣!”
韓王信請求數番,張良無奈道:“你之能雖不及漢王,若你與之對陣能勝一場我便輔你。”
韓王信大喜:“便依先生。”
劉盈雖是呂后所生,卻多軟弱仁善,非帝王之資。而戚夫人之子劉如意遇事果斷風行雷厲頗有劉邦當年之風,劉邦甚是喜愛。劉盈雖是太子,劉邦卻不免有廢太子劉盈而立劉如意的心思。加上戚夫人枕邊暖風吹,劉邦這一日便與漢朝大臣商議,結果卻遭到大半大臣反對。都言:“太子仁德為天下之本,若動大漢之本則天下不安。”
又聽聞韓王信開始攻打漢地,又勾結陳豨反叛,劉邦也只好再議……
呂后怕劉盈被廢便請張良獻策。張良道:“吾聽聞有一奇女子名喚‘香兒’,燕地一戰救了漢王圣駕。若是請香兒師傅商山四皓出面,就算來多少劉如意都不怕的。我也有幸得見商山四皓數面,但其已近天道藏匿于山水,凡人是難以見到的。你可去求香兒讓她幫忙,另外我再修書與漢王,請王后放心。”
王宮中呂后見了香兒說明來意。香兒道:“師傅說我死之日他們才會見我,就算我回商山也是見不得他們的。”
呂后聽了一言失落非常,轉身將走之際忽聞香兒道:“我下山之時師傅給我一封信,說是若有一日王后來找我時便將信給王后。”
呂后接過信打開方見是商山四皓寫給劉邦不可廢太子的信。呂后見了大喜,一把抱住香兒:“我的好孩子!你放心,在這宮中我一定好好照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