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交好匈奴
書名: 十里亭記作者名: 敗青春本章字數: 1735字更新時間: 2018-08-25 21:12:06
楚軍大部分都以項羽遺言歸漢,少部分兵將隨項龍回懷柔縣。其中就有季布與鐘離眛二人,當他二人得知項羽自刎烏江后,堅決不肯歸漢,便率本部卒隨項龍。
這日,遠處中原的懷柔縣上下一片哀寂。士卒皆白衣素縞,唯這屹立在城樓上的楚軍大旗依舊。眾人向東南方設下香案,皆拜項羽在天之靈,但愿魂佑眾人。
事后,項龍慰問了牛老太公身體可好,晴兒與寶兒可無恙……
項龍又行至子怡房間,卻見子怡在收拾行囊,項龍走過去道:“子怡,我回來了……”
子怡擦拭臉上淚痕,緩緩回過身:“家母傳書來讓我回去,與你相處這么久你從沒問過我來自哪里,父母何人,我也沒說。那日你說你是張士元,我知不是你本名,我也化名子怡。謝謝你這么久的陪伴,如今便是你我分離……”
項龍笑道:“傻丫頭!那又如何,你就是你,我這就去你家提親!”
子怡哭道:“我真想平平凡凡的等你去提親,我真想作個子怡,不想作別人……”
項龍不解道:“子怡,為何你今日說話如此奇怪?是不是我離開太久?走,我們去十里亭看花!”
子怡落淚一把抱住項龍:“十里亭的花被亂軍踩死大半……你知道毛蘋夫人的一句詩么——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子怡親吻著項龍,項龍一時不知所以天地一片寂靜。在這個世俗竟有奇女子如此,二人皆是懵懵懂懂的年紀——項龍撫著子怡身子,又是什么感覺?初見時都不曾有。
青發香腮酥軟耳,褪下輕衣朱蘿裙。
項龍卸甲撇玉帶,相視凈身眼前人。
韻體酥胸凝玉脂,一抹翠深云雨中。
玉軀金身皆舍棄,哪有伊人暖蕭薔。
如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是那春風,我便是那春雨,你是那游魚,我便是那漣漪……
輕轉婉嘆,一番風云雨后,子怡道:“如今我腹中已有你精血,不知今日后我是否后悔。他日若你忘了我,我又去找哪個……”
項龍抱著子怡:“你對我一片真心,我向龍豈能負你。”
……
這日探子來報:“匈奴帶著大批人馬殺來!”
項龍提槍登城,正是匈奴的大單于冒頓(大單于就是匈奴的王)帶領人馬而來。眾人驚道:“這冒頓要將我等趕盡殺絕不成!”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梅凡道:“吾覺不到殺意。”吳乃道:“冒頓率士卒來皆短刀,并無攻城器械,且帶禮物來似是吊祭。”
前來一人正是首領,身材魁梧氣態不凡,有七分英雄氣,開口便道:“各位有禮,吾便是匈奴大單于冒頓。今聽聞貴主西楚霸王歸天,特來吊祭。”
張士元施禮道:“原來是大單于前來!快開城門迎接!”
匈奴進城,張士元令卒下大擺宴席招待冒頓。冒頓道:“切莫急著吃飯,我先去給霸王上柱香。”
而后冒頓登上城樓,往東南方跪拜:“霸王!我冒頓普天之下就敬佩霸王,我雖愚年長你幾歲且又你我不曾相見。此乃我終生之憾也!本想仰慕霸王之能有一日戰場得見,卻不想竟是霸王先我一步而去!霸王你放心我必會保這一方兄弟平安,以還你我未識之憾……”
冒頓這痛哭流涕的一拜,拜盡了懷柔人心提防,拜盡了人人悲傷。或許有那么一刻改變眾人最初對冒頓殘暴無情的看法,甚至有了一種英雄惺惺相惜之感……
宴席上,冒頓親自給眾人敬酒:“項少主英雄也!張先生運籌帷幄,奎三兄弟飛幣奪樓地,梅凡以梅花陣打得周勃大敗,吳乃、步輒禮、溫忠更是項少主的左膀右臂。至于狗爺之名我匈奴人人皆知。這幾位將軍是……”
“在下霸王麾下鐘離眛、季布……”
冒頓忙起身:“二位將軍快快請坐!早知二位大名,今日雖不見霸王,見了二位將軍吾亦知足!容我敬各位英雄!”
冒頓一飲而盡,眾人付之,這一席眾人又與冒頓竟有相見恨晚之感。
席后懷柔眾人送冒頓出城,冒頓走后,項龍問張士元:“士元如何知道冒頓無敵意直接放他進來。這八卜之術可不曾說啊。”
張士元道:“如今我等危如累卵,此處漢軍已知,若漢軍兵馬前來我等是擋不住的,若是冒頓來攻亦擋不住。另外梅凡吳乃二位賢弟都說無礙,就更沒好牽掛的。”
張士元又道:“如今冒頓前來示好,更表明此人心性,有霸王之豪氣亦有劉邦之詭詐。接下來我等便是等中原內亂,再結楚軍舊部,再結各路反王,或是北結匈奴,吾亦滅掉劉邦……”
項羽死后,劉邦分封各路諸侯王:張耳為趙王,英布為淮南王,臧荼為燕王,韓信為楚王,彭越為梁王,韓襄王后代韓信為韓王(因為與楚王韓信同名,故此韓信史稱為韓王信),吳苪為長沙王。
狗爺驚道:“什么!張耳身中合川三箭沒死?”
有士卒道:“中三箭后張耳難忍疼痛不肯拔箭,以至昏厥時方拔箭。張耳傷口化膿封王不久便死了,趙王之位傳與其子張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