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凱特琳在新英格蘭的一所學風嚴謹的學術院校上大二,她勤于思考,性格積極,大一時非常合群。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尼采到各種科學、哲學和神學的論著她都有所涉獵,在課堂上也討論過現實的本質、善惡觀念、上帝存在與否、“高層力量”真實與否等等問題。凱特琳喜歡思考大問題,認為它們可以刺激智力,然而,令她驚訝的是,在大二的秋天,這些關于意義和目的的哲學問題突然開始阻礙了她。
這些問題對她而言不僅...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19歲的凱特琳在新英格蘭的一所學風嚴謹的學術院校上大二,她勤于思考,性格積極,大一時非常合群。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尼采到各種科學、哲學和神學的論著她都有所涉獵,在課堂上也討論過現實的本質、善惡觀念、上帝存在與否、“高層力量”真實與否等等問題。凱特琳喜歡思考大問題,認為它們可以刺激智力,然而,令她驚訝的是,在大二的秋天,這些關于意義和目的的哲學問題突然開始阻礙了她。
這些問題對她而言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