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民國風度
  • 徐百柯
  • 1548字
  • 2019-01-05 08:07:05

譚其驤繞不過的“悠悠長水”

譚其驤祖籍嘉興,嘉興古稱長水,所以他將自己的論文集命名為《長水集》。這一層意思其實很多人并不清楚,于是將“長水”與他所治的中國歷史地理聯系起來。他的弟子、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告訴記者,先生倒并不反對外人的這種聯想。而在葛劍雄心目中,先生給他留下的印象正是“悠悠長水”。

“他不是滔滔江河,但始終流淌著,就像那長年的流水,滋潤大地。”葛劍雄說,“譚其驤的名字已經與中國歷史地理學這門學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任何一個想學習或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的人,都將離不開他的著作,都將是他的貢獻的受益者。”

按照葛劍雄的話說,但凡研究中國的歷史疆域、政區沿革、人口遷移、民族分布,乃至黃河和長江的歷史變遷,等等,譚其驤都是“繞不開”的。

譚其驤(1911~1992),字季龍,浙江嘉興人。歷史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復旦大學教授,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1984年,美國總統里根訪華,復旦大學是他到上海時的訪問單位之一,學校決定將《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為禮品。校長向里根贈送禮品時,向他介紹主編這套地圖集的就是本校教授譚其驤,里根聽后,立刻回過身去與坐在第二排的譚其驤握手。這一場面被攝像機攝下,在美國進行了轉播。后來,葛劍雄去美國,在介紹《中國歷史地圖集》時,不少人都說他們曾在電視上看到過譚其驤與里根握手。有的人并不知道復旦大學,但當葛劍雄提起這件事時,他們就會說:“噢,就是向里根總統送一套地圖集的那所中國大學。”

當年,學校卻給像譚其驤這樣的學者們開過一個荒謬的玩笑。1974年,上海學習清華大學經驗,對所有正副教授進行“突襲考試”。復旦大學的試卷是本校各科的入學試卷,結果譚其驤對社會主義時期的基本路線只能舉其大意,帝國主義的五大特點只寫出了三點,“鞍鋼憲法”沒有答,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也沒有寫全,數理化只做了一畝等于幾平方丈這一道題。這番考試的結果,被作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毫無知識、一竅不通、連大學入學資格都沒有的事例而廣泛宣傳。

葛劍雄這樣描述他的老師:“他的經歷很簡單,從6歲到82歲都沒有離開學校。他的工作很單純,從20歲登上講臺,就是上課和做研究。他16歲參加共青團,17歲以后就不想再過問政治,但政治卻沒有放過他,歷史給他留下了風霜的印記。”

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書封。

和這般“平淡”的經歷相符,譚其驤性情淡泊,寡于交游,疏于應酬,不大愿為學術以外的事花費時間。他在北平時,胡適是北平學界第一名人,青年人都以名為胡適所聞為榮,譚其驤的導師顧頡剛不止一次向胡適介紹過譚,并在信中對譚大加贊揚,但譚其驤卻從未去拜見過胡適。陳寅恪也是泰斗級名教授,不少人攀附惟恐不及。譚的好友俞大綱是陳的表弟,陳曾向他問起過譚的情況,譚其驤知道后,也沒有“順勢”去見陳寅恪。

不過譚其驤也并非索然無趣之人。友人曾回憶起上世紀30年代初譚其驤剛從燕京大學研究院畢業后的生活,饒有興味。“我們白天授課上班,晚上用功,有時覺得困累,閑談一會兒,季龍活潑勇敢,到東安市場九龍齋買幾串冰糖葫蘆,吃了酸甜涼食以后,精神復振。”

譚其驤生前的住房面積不大,他的書房兼臥室只能放下一張小書桌,桌上總是堆得滿滿的,頭緒一多,常常找不到東西。一次去昆明開會,住在圓通飯店,房間里有很大一張辦公桌,他于是感嘆道:“什么時候我家里能放得下這樣一張大書桌,我的東西一定不會找不到了。可惜不在這里做事,這樣大一張桌子派不了用場。”

譚其驤逝世后一年,子女護送他的骨灰壇登上海輪,到達長江口外的東海,骨灰在夜色中被撒入大海。此情此景,讓葛劍雄感慨萬千:“這里的水,來自青藏高原、來自長江流域,也來自他的故鄉嘉興和他生活、工作過的杭州、上海。悠悠長水匯入了浩淼大海,他與大自然共存。”

在后輩學人看來,這也許是一位將畢生獻給中國歷史地理學的長者最好的歸宿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隆林| 定边县| 黄梅县| 清涧县| 武宣县| 吉安市| 高尔夫| 桃源县| 苗栗县| 无锡市| 石屏县| 崇左市| 班戈县| 梧州市| 廉江市| 威远县| 奈曼旗| 繁峙县| 沅陵县| 日喀则市| 连云港市| 噶尔县| 瑞安市| 苍南县| 萨迦县| 喀喇沁旗| 沐川县| 无极县| 金寨县| 海晏县| 会昌县| 绥中县| 静海县| 普格县| 彭山县| 成都市| 塘沽区| 白山市| 郎溪县| 胶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