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清明時節雨紛紛,然有路上行人欲斷魂。
首先我敬革命先烈,英雄戰士。
一大清早,去祭奠的第一地點是烈士陵園,從家鄉出發但再沒有回來的烈士。他們有參加過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對越反擊戰爭。
陵園中有多少座墓碑,有多少陌生而親切的臉龐,我不敢數,因為我怕巨大的數字又一次擊打我的心。
來祭奠烈士的人很多,但在偌大的場地上顯得十分安靜,沒有爆竹的喧囂,沒有嗆人的煙火。花朵、花籃,或者是一個小小的鞠躬,都是獻給烈士們的緬懷。
祭奠的人群中,我非常欣慰地看到有些許學生。學生永遠是活力的象征,也代表了未來的希望。我很高興看到有像我一樣,飲水思源,不忘先輩的學生們。我看到了一個民族之魂的縮影,和平年代的安逸生活并沒有磨去所有熱血青年的棱角。今日我們緬懷革命先烈,也許明日會更加珍惜眼前的不易。
亂世有犧牲,和平亦如此。
第二,我敬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所奔赴的人。
時間回到2001年4月1日。美一架偵察機侵犯我海領空,飛行員王偉再也沒有返航。
2019年4月31日,涼州三十名英雄為救山火而犧牲,。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這句話念千萬遍都不會膩,因為像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人不會斷絕。
身為學生的我深為痛思。有人用生命為我們換來安逸的學習,有人將世間的黑暗擋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為何不認真學習?實屬愧于為社會付出生命的他們,更愧于為他們的家庭。坐在象牙塔里的我們有何理由不努力學習,未來也像他們一樣?
先人的犧牲并不是毫無意義的,后人會沿著你們的道路繼續前行,為和平前赴后繼!
最后,我敬給每個家庭的逝者。
他們培養每個家庭的后代,每個生命的完結都是一個新的開始。逝者走過的一生或傳奇,或平庸,但后人祭奠他們。祭祖,是對祖先的肯定!亦是炎黃子孫崇敬先人的民族心態。正是先人的披荊斬棘,艱苦創業才換來后代的繁榮昌盛。所以我敬給每個家庭的先人,亦敬給我們的炎黃祖先。
現在,我們清明節祭祖,將來亦會延續下去。祭祖傳承家族的血統和信念;不忘從先人身上繼中國的文明和民族精神。清明節文化,敬仰祖先,更是整個民族凝聚力的體現,從我們先人起,華夏就是我們的家!
我有理由相信中華民族絕對生生不息,不僅是從清明節感受到,這是上千年的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