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生:互聯網人才模式重構、變革與紅利
- 閆偉
- 4591字
- 2019-08-15 10:27:12
1.1 人才是企業的“長壽秘方”
人才是企業之本。明白這個道理的企業管理者很多,而不折不扣落實“人才是企業之本”的管理者卻屈指可數。百年老字號企業的管理者無不重視人才。
醬料王國“李錦記”是一家馳名世界的百年老字號企業,擁有近130年的發展歷史。其第四代傳人李惠民在清華大學演講時曾說,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能夠可持續發展才是有意義的。李惠民重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李錦記”企業的確獲得了持久發展,其管理者很重視“人才”培養。“李錦記”的第四代家族成員都曾遠赴海外深造,回國之后利用自己的所長來大力支持企業發展。“李錦記”還設立獎學金,幫助中餐烹飪培養復合型人才。
中華老字號“同仁堂”根據人們對健康、保健、長壽等需求,開拓了中西藥結合的研究領域,為了盡快出結果,一邊借助科學技術,一邊積極地通過同仁堂中醫院和同仁堂學院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中醫藥人才。這成為“同仁堂”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更是其成為享譽海內外老藥鋪的秘訣。
我們再看看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等發展快速且持續的企業,哪家不把人才視為企業的珍寶?
由此可見,人才就是企業的“長壽秘方”。
1.1.1 百年企業看人才
自古以來,得人心者,得天下。管理國家的道理同樣也適用于管理企業。一個國家能不能富強關鍵看領導重不重視人才,有沒有人才可用。一家公司具不具備百年企業的發展潛力,能不能成長為百年企業,同樣要看人才。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企業只有有了人才才能不斷地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跟得上“萬眾創新”的步伐。從來沒有哪家企業不重視人才,還能獲得持續發展的。那些持久發展、實力雄厚的企業無不重視人才,IBM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家。
IBM是一家擁有百年發展歷史的國際企業,它成立于1911年,位于美國紐約,其創始人是托馬斯·沃森。它最初從事商業打字機業務,之后經營文字處理機,現在的主要業務是計算機和有關服務。IBM的管理者很重視人才培養,并因此促進了業務飛速發展。它的業務覆蓋了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突破了30萬人。如今,IBM成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

IBM在發展的過程中制定了“智慧的成長”人才培養戰略,“IBM中國高校合作項目”是其中的一項內容。IBM與中國60多所大學合作十余年,聯手建成了100多個合作實驗室和合作技術中心,25個IBM技術中心。IBM的管理者一直把人才培養視為IBM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環節,十分重視“高校合作項目”。此項目提高了高校學生的實戰能力,為IBM的持續發展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和創意。IBM技術創新全球副總裁伯納德·梅爾森(Bernard S. Meyerson)博士認為,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將促使企業“智慧的成長”,而“培養和重塑新人才”就是“智慧的成長”人才戰略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IBM的管理者重視人才,IBM人才輩出,使IBM擁有了持續的生命力。如今IBM擁有105年的發展歷史,一直是計算機產業的領導者。這得益于IBM的管理者堅持不懈地重視人才、培養人才。其他企業管理者、創業者要實現百年企業夢想不妨向IBM學習人才培養經驗。
IBM的人才培養包括3種類型:第一類是新入職的員工培訓;第二類是卓越領導人培訓;第三類是培養接班人,為企業儲存后備力量。
第一類是新入職的員工培訓。新員工經過IBM的員工培訓體系這個“染色機”最終會變成IBM需要的“新藍”。IBM的新員工培訓往往是根據職位屬性分為兩類:一類是行政管理人員培訓;另一類是銷售、市場和服務人員培訓,這是企業的主力軍培訓。
行政人員先經過兩周培訓,然后跟著指定的“師傅”,一邊學習一邊工作,這有利于新員工快速熟悉工作。
與行政管理人員培訓相比,銷售、市場和服務人員培訓不僅時間長而且強度高,他們的培訓分兩步完成。首先,接受3個月的集中培訓。其次,回到崗位上學習6~9個月的業務。而應屆大學生會有4個月的全面培訓。管理者進而根據他們的能力安排職位,讓老員工與他們分享經驗。IBM的管理者會一直關注應屆畢業生的成長情況,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成長。
在這4個月里,應屆畢業生要經過3個階段的考驗——考試、解決方案銷售培訓、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成為IBM的員工。
第1階段,考試。每天學習完就考試,考試的后幾名就會被淘汰掉。
第2階段,解決方案銷售培訓。它由教授解決方案的知識和銷售技巧兩部分內容組成。新學員需要做大量的模擬客戶拜訪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由IBM的資深銷售員、銷售經理扮演客戶,學員扮演IBM的銷售代表,這種練習便于學員熟悉銷售流程,尤其是拜訪客戶的流程,如圖1-1所示。

圖1-1 學員拜訪客戶的兩個流程
這個階段對學員的意義最大,可以讓學員懂得如何分享彼此的領導能力,如何共同協作。
第3階段,學以致用,進一步使用之前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每一位學員熬過這三大考驗,就會發現自己有明顯的變化。經過嚴格的培訓,IBM獲得了需要的人才。
第二類是卓越領導人培訓。IBM培養領導者對事業的熱情、突破性思維、協作能力、組織能力、帶人能力,并通過問卷形式評估管理者,促使管理者主動與時俱進。
第三類是培養接班人,為企業儲存后備力量。IBM制訂優秀人才計劃,不斷地從自己的人才隊伍中選拔頂尖人才,還通過“長板凳接班人計劃”(指IBM的管理者必須確定自己的崗位1~2年內的接任者和3~5年內的接任者,每一個重要的崗位都設置兩名替補人員)為企業的重要職位培養接班人。成為接班人的候選人有兩個絕佳的學習機會:一是可以做總經理等高級管理者的特別助理,向高級管理者學習;二是可以接受量身定做的技能培訓,從課堂上學習。
企業堅持不懈地重視人才、培養人才和發展人才,方可滿足企業對人才的不斷需求,在競爭不斷加劇的市場中獲得持久的發展。可惜的是,大多數企業對人才的重視、培養遠遠不夠,在發展中不可避免出現人才危機。
IBM的發展告訴我們,只有重視人才的企業才能獲得持續發展,才能晉升到百年企業的行列。所以,創業者要從創業的那一刻起就有人才意識,就要重視人才,堅持不懈地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珍惜人才和愛護人才。
而那些轟然倒下的企業表面上是管理出現了問題,歸根到底是缺乏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如今很多知名手機商因諾基亞的衰落受到了深深啟發:企業缺乏創新的人才,就會像諾基亞一樣,從成功的巔峰摔下深淵。全球最著名的智能手機公司蘋果的CEO蒂姆·庫克居安思危,他曾預言,蘋果不培養創新人才,不大力創新,就會重蹈諾基亞的覆轍。這警示所有的手機市場的競爭者,要想不被市場淘汰,要想獲得更持久的發展,需要快馬加鞭地發展創新人才。
企業想要獲得長久、持續、健康的發展,萬萬不能沒有優秀的、懂高科技的、創新的人才。創業者在創業的最初都擁有百年企業的夢想,但是他們很多并不知道百年企業成功的關鍵。數不勝數的企業經過實踐告訴我們,百年企業成功的關鍵就是人才,百年企業關鍵看人才。
1.1.2 人才成為企業的關鍵競爭力
企業的外部環境越來越不樂觀,人口老齡化嚴重,適齡勞動力持續緊張,市場競爭不斷加劇,跨界競爭者防不勝防。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企業想發展,僅靠政策、投資等已經行不通了。企業要富強要走科技創新的道路,就離不開人才。毫不夸張地說,未來哪家企業擁有高級人才,就擁有競爭力,未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演變為人才與人才之間的較量。
一家創業公司要成功,一家企業要不斷做大做強,不能沒有競爭力。一家企業要實現自己百年企業的偉大夢想,就要不斷地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尤其是關鍵競爭力。而很多企業的發展證明人才成為了企業的關鍵競爭力。
一家企業在某些領域有著頂尖人才,往往能大幅增強企業的關鍵競爭力。蘋果公司以創新起家,創新是蘋果公司發展的動力。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是一位具有超級創新能力的人才,他憑借創新思維,帶領蘋果公司跨界發展,進軍智能手機市場,大獲成功。他重視產品研發,并帶領自己的創新團隊,不斷地創新產品。蘋果公司因為擁有超群的創新人才,在智能手機市場上迅速地攻城略地,成為了智能手機的領軍者,長期統領著智能手機市場。

喬布斯在蘋果公司深陷困境的情況下重回蘋果公司。引發蘋果公司危機的原因是之前的領導帶領蘋果團隊在專有技術道路上一條路走到黑。這給喬布斯敲響了警鐘。1997年,喬布斯重新執掌蘋果,當機立斷地改革蘋果公司,不再一味地追求技術創新,而是帶領蘋果朝著消費類電子產品方向發展。這樣就可以在市場中搶到先機。喬布斯重返蘋果,以臨時總裁的身份召開了第一次高層會議,他身穿短褲和運動鞋,留著一臉胡子,坐在旋轉椅子上,嚴肅地質問道:“告訴我哪兒出了問題?”大家不僅不敢正視他的眼睛,甚至連氣都不敢出,全場鴉雀無聲。喬布斯立即從椅子上跳起來吼道:“是產品!那么,產品又出了什么問題?”仍舊聽不到回答聲。喬布斯再次暴跳如雷地喊道:“是產品!產品一點也不性感!”熟悉互聯網的喬布斯堅信只有擁有好產品,擁有創新的產品,企業才會有未來。事實證明,這是對的。喬布斯執掌蘋果的時候,蘋果不斷地追求好產品,不斷地創新產品。于是,每一款蘋果產品都俘獲了用戶的心,成為了經典,讓蘋果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品牌。
很顯然,蘋果公司的興衰與喬布斯密切相關,更準確地說,喬布斯的創新能力直接決定著蘋果公司的命運。喬布斯在世的時候,每一款蘋果手機都會令果粉贊不絕口,暢銷全球。蘋果公司成為盈利能力最強的科技創新企業,甚至被稱為“蘋果王國”,蘋果公司成為了全球最富強的公司之一,成為所有企業效仿的楷模。其他企業如果能有喬布斯這樣出類拔萃的創新人才,就不用擔心研發不出創新的產品、令用戶尖叫的產品,就會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不斷勝出,搶到更大的市場份額。可以說,人才是企業競爭的籌碼,企業擁有的人才水平越高,企業的競爭力越強。
喬布斯成了“創新”的代名詞。喬布斯帶領蘋果走向輝煌。蘋果要想繼續輝煌,有一條現成的路,就是把創新進行到底。
傳統營銷人才在“燒錢”的前提下為企業創造財富,而互聯網營銷人才可以以低廉的成本或零成本為企業創造財富。因此,互聯網營銷人才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小米近兩年產品銷量不盡如人意,業績還被競爭對手華為超越了。這雖然受供應商、智能手機市場行情、小米發展速度放緩等因素影響,但不可否認其也與小米的營銷天才黎萬強暫時告別小米公司有較大的關系。
2014年年底小米輝煌的時候,黎萬強宣布暫別小米一年。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是,黎萬強離開小米的這段時間,小米手機的銷量增加乏力,小米的新產品一再推遲發布,小米的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米手機2015年的預計銷量為8000萬~1億臺,結果出貨量僅為7000余萬臺。2015年年度旗艦小米5一直出不來,發布時間比計劃晚了半年多。2015年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上的霸主地位被華為奪走了。
黎萬強離開小米的這段時間里,小米的競爭力不增反降。這說明企業發展離不開頂尖的營銷人才的全力支持。小米的成功得益于抓住了移動互聯網大好商機、開創了互聯網營銷渠道等,一個較為重要的成功因素是黎萬強開辟的互聯網營銷渠道。黎萬強開創的互聯網營銷渠道為小米節省了很多廣告費用、店鋪租金,是小米手機低價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零成本的互聯網營銷渠道,“高配置低價”小米手機不可能誕生,小米手機不會深深吸引眾多智能手機用戶,也不會獲得飛速成功。互聯網營銷大師黎萬強離開小米一年的時間里,小米丟掉了中國智能手機銷量的桂冠,這表明頂尖營銷人才對企業的發展很重要,人才逐漸成為企業的關鍵競爭力。
人才能使企業快速成功、富強起來。這啟示我們,企業要想富強起來,一定要重視人才、網羅人才。因為人才在競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人才逐漸成為企業的關鍵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