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西漢三宮

建造時期:漢代。

位置:陜西省西安市西北約3千米處。

結構:木結構。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蕭何主持建造規(guī)模龐大的未央宮與建章宮。蕭何以創(chuàng)造性的手法來建造西漢長安未央宮和建章宮。當未央宮建成以后,蕭何對皇帝說:“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不可以重威。”這兩組大宮殿,主要以楊城延為主技術負責,同時楊城延還主持規(guī)劃長安城。

未央宮

未央宮位于長安城外西南,周長達14千米。宮內的殿宇甚多,主要建筑有前殿、宣室殿、溫室殿、椒房殿、清涼臺、柏梁臺等。

前殿:東西長150米,深15米,高達百米;以龍首山為臺,并高出長安城。以木欄為檐枋,用文杏做梁柱,室內壁均貼以銅飾。門上用金飾、玉環(huán)點綴;斗拱鑲金玉,雕刻極精;重檐雕琢也很豐富,重檐三階;閨房四面都有廊子圍繞,以鐵人作為裝飾。

宣室殿:為各代皇帝的正寢,皇帝常到這里主持政務。

溫室殿:這個宮室在冬日可以取暖,所以房間極暖,故名。

椒房殿:用花椒粉涂壁,室內香味撲鼻,同時做香柱、安設大屏風,又有綠氈和羅帳。皇帝和皇后住在該殿內。

清涼臺:夏日天熱,室內經過處理,非常涼爽。用畫石做床,并帶有花紋,不過這個石床過于涼爽,不可經常使用。

柏梁臺:臺子高達60米,用柏木做梁,柏木甚香,香味四溢。

建章宮

建章宮是漢武帝劉徹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宮苑。據(jù)《三輔黃圖》載:“周二十余里,千門萬戶,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武帝為了往來方便,跨城筑有飛閣輦道,可從未央宮直至建章宮。建章宮建筑組群的外圍筑有城垣。

建章宮周長達十幾千米,建在漢長安城的西南面。從建章宮的布局來看,從正門圓闕、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宮形成一條中軸線,其他宮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圍以閣道。宮城內北部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宮城西面為唐中庭、唐中池。中軸線上有多重門、闕,正門曰“閶闔”,也叫“璧門”,高83.3米,是城關式建筑。屋頂上有銅鳳,高1.7米,飾黃金,下有轉樞,可隨風轉動。在璧門北,起圓闕,高83.3米,其左有別鳳闕,其右有井干樓。進圓闕門內200步,最后到達建在高臺上的建章前殿。宮城中還分布著眾多不同組合的殿堂建筑。璧門之西有神明,臺高166.7米,為祭金人處,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承接雨露。

建章宮的前殿高于未央宮。其東側有鳳閣,高60余米,建大型池塘,即太液池,池中漸臺高達60余米。其南建設玉堂,壁門三層,高達65米,內殿有12個門,各階為玉石砌筑,還在門前鑄有銅鳳,高達15米。太液池在建章宮北端,池中有漸臺、蓬萊仙山,其旁有漢成帝所建的逍遙宮,涂黑色油漆。神明臺與井干樓互相對峙,都有極其復雜的結構。神明臺是漢武帝為求長生不老而建的,高達150米,其周圍設有9室,其上設承露盤,高60米。井干樓完全用木材建造,共20層,高105米。它們都是當時有名的建筑。

長樂宮

長樂宮是在秦離宮、興樂宮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西漢第一座正規(guī)宮殿,位于西漢長安城內東南隅,始建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兩年后竣工。遺址平面呈矩形,東西寬2900米,南北長2400米,約占長安城總面積的1/6。據(jù)記載,此宮四面各開宮門一座,僅東門和西門有闕。宮中有前殿,為朝廷所在,西為后宮。

長樂宮為西漢皇家宮殿群。與未央宮、建章宮同為漢代三宮。因其位于未央宮東,又稱“東宮”,意為“長久快樂”。長樂宮的前身是秦興樂宮,漢高祖劉邦在位時居于此宮。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朝廷遷往未央宮,長樂宮改為太后住所。

長安在秦代原是咸陽附近位于渭河南岸一個鄉(xiāng)聚的名稱,后來由于成為交通要道而變成兵家必爭之地。劉邦采納了賢臣張良的建議,遂定都于此。西漢初年的宮廷苑囿,相比較而言,算不上奢侈,因而無法滿足好大喜功的漢武帝的需要。于是他大興土木,增修了明光宮、建章宮,并修繕、擴充了原有的宮室。至漢武帝時代,漢代宮室在精美、舒適方面已經超過了秦代,規(guī)模較之秦代毫不遜色。長樂宮,周長20余里,有鴻臺、臨華殿、溫室殿及長信、長秋、永壽、永寧四殿。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在秦朝興樂宮的基礎上建成長樂宮,兩年之后建成未央宮,才把漢朝的都城從櫟陽遷到長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仪陇县| 永泰县| 南丹县| 时尚| 旅游| 嘉峪关市| 时尚| 定陶县| 沁源县| 色达县| 济源市| 绩溪县| 汨罗市| 子洲县| 南阳市| 宜兴市| 陵川县| 米易县| 景洪市| 莱西市| 穆棱市| 甘南县| 宁陵县| 双柏县| 通城县| 宁远县| 昭苏县| 蕉岭县| 龙海市| 高邮市| 湖南省| 轮台县| 甘德县| 湘西| 汉阴县| 高淳县| 玉环县| 福州市| 陵川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