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奇百怪的海洋世界:生存篇
- 屠強等編著
- 853字
- 2019-08-13 11:20:03
鶼鰈情深為哪般?
比目魚的身體實在長得太扁了,扁得讓古人認為這不是一條完整的魚,而只是半條魚。再加上它總喜歡靜靜地待在海底,更使古人誤以為這種“半條魚”只有一側有眼,行動很不方便,必須一雌一雄貼在一起才能游動;游動時有眼睛的一側在外,沒眼睛的一側緊貼在一起。這種說法不但“解釋”了比目魚為何僅一側有眼,也“解釋”了為何有的眼睛在左側,有的眼睛在右側。于是便有了“鶼鰈情深”這個成語。比目魚與傳說中的比翼鳥“鶼”一起,成為了夫妻恩愛的象征。
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比目魚并非天生古怪,而是在幼年時遭遇眼睛“搬家”事件,才變得這么奇怪。
話說比目魚剛從卵里孵出來時,長得完全不像父母,而是像其他魚那樣,眼睛各在頭部一側,對稱生長。也許是對這世界充滿好奇吧,小比目魚生活在水體上層,常在水面附近游泳。約20天后,小比目魚的形態漸漸發生變化,尤其長到1厘米時,變化就更大了:一側的眼睛開始“搬家”,通過頭的上緣逐漸移動到對面去,直到跟另一只眼睛接近時,才停止“搬家”。整個過程大約需要40天時間。
由于比目魚種類不同,眼睛“搬家”的方法和路線也各不相同;“路程”也有差別,短的不過5毫米,長的可達12厘米。有時還會出現性別“歧視”,如左鰈中雄魚兩眼的間隔很寬,而雌魚的兩眼則靠得很近。
比目魚的眼睛之所以能移動,是因為它的頭骨都是軟骨構成的,當一側眼睛開始移動時,雙眼間的軟骨先被身體吸收。軟骨消失不見后,眼睛“搬家”就沒有障礙了。隨著一側眼睛的移動,比目魚的體內構造和器官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比目”后的比目魚不再適應漂浮生活,只好橫臥海底,過起“守株待兔”的生活了。
小貼士
為什么有些比目魚的眼睛長在左側,另一些則長在右側?這是因為比目魚的種類很多,主要分鲆科、鰈科、鰨科這三個種屬。這三者的外貌很相似,區別就在雙眼的位置:鲆科的雙眼長在左側,鰈科和鰨科的則長在右側。
所以,要真考究起來,“鶼鰈情深”也能寫作“鶼鲆情深”或“鶼鰨情深”了,因為鰈、鲆、鰨是有區別的。

大西洋大比目魚可以長到足有一人高

比目魚模擬環境的本領極其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