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物流:鏈接“互聯網+”時代億萬商業夢想
- 燕鵬飛
- 1311字
- 2019-08-13 11:39:31
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物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物流上升為銜接工業4.0的民族戰略,智能制造與智能物流正呈現出一體化融合的趨勢。
物流不僅僅是解決倉儲、運輸和用戶配送問題,而且還解決產業鏈中上、下游合作的問題。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和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智能物流能夠服務于從生產到流通的整個業務鏈條中。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行業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一時間,馬云、劉強東及張瑞敏等企業巨頭當家人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智能物流領域。阿里巴巴的馬云欲聯合合作伙伴投資3000億元打造智能物流“天網”和“地網”系統;海爾的張瑞敏正借助“一流三網”構筑全供應鏈無縫對接平臺;京東的劉強東更是在幾年前就開始了“大物流”布局……
智能物流前景廣闊
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3.4萬億元;2015年,這一規模達到了16.2萬億元;預計到2016年年底,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規模將突破20萬億元,電商的迅猛發展推動了物流產業的發展。
隨著信息化和自動化的進一步發展,無論是在生產領域中還是在物流環節中,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都得到快速普及和應用,智能物流業迎來了高速成長的時期。
智能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
智能物流的各個核心環節都離不開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是依托工業化和信息化實現的。智能化的物流系統是由智能化設備支撐的,智能工廠就是生產這些設備的具體場所,這些智能化的設備將智能物流的核心環節串聯起來,在系統中起著調節樞紐的作用。
智能物流服務的市場化和專業化
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出現,就是為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其市場化和專業化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提供物流裝備正常運行的保障性服務,包括設備的定期維護、故障排除、零備件共贏、數據化分析及遠程網絡監控等;二是對物流運作或管理的支持服務,如物流各環節績效與運行情況分析,供應鏈管理分析,以及系統集成效果分析等;三是技術改進和系統升級服務,可以定時提供整個技術改進和信息系統、控制系統的升級服務。
智能物流倉儲系統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及無人機等新技術的應用,智能物流倉儲系統的改造已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預計未來5年,我國物流倉儲系統自動化改造市場空間將達到1000多億元。
智能物流云倉系統將蓬勃發展
智能物流云倉依托電子商務而興起,它有別于傳統倉儲方式,傳統倉儲是根據配送需要到不同的倉庫去分別取貨,而云倉則是將實體倉庫虛擬化,通過智能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軟件集成應用,實現少庫存甚至是零庫存。云倉網絡整合信息網、倉儲網、干線網和配載網,與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無縫對接。這一智能倉儲模式將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中堅力量。
本書中,我們著眼于現階段物流發展現狀及世界最新的物流發展趨勢,運用系統、科學、實戰的理念和方法,為大家講解我國物流業的現狀及智能化改造的方法,從思維變革、技術應用、供應鏈管理、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及智能物流產業生態布局等角度對智能物流進行全方位解讀。
同時,為了便于讀者閱讀和理解,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本書運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寫作方式,在文中添加了大量全新、實用性的案例和解析,即便不是專業人士也能輕松理解和掌握智能物流的運作。
由于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紕漏和不足,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