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黎老頭
- 大秦之萬世基業(yè)
- 最堅硬的石頭
- 2287字
- 2019-05-05 22:16:30
此時正值冬季,太乙山上被大雪籠罩,尋常人想要進(jìn)山變得困難之極。
進(jìn)山的路,還是王家暗中守衛(wèi)在太乙山上的心腹,連夜將原本道路上的積雪清理之后,王離一行人才得以成行。
馬車是不可能進(jìn)入這荒郊野嶺的,他們只能騎著馬前來,道路崎嶇,馬兒走不快,等到他們下了山,已經(jīng)是下午了。
這里離頻陽還有上百里地,若是不趕緊些,天黑之前不一定能到得了家。
正準(zhǔn)備驅(qū)趕馬兒趕路,誰知身后忽然射出一支利箭,“嗖”的一聲,從王離腦袋邊飛過,把王離嚇得手一抖,還以為有什么人對自己起了殺心的王離,不知為何,腦海中剎那間浮現(xiàn)秦王政的身影。
利箭飛向不遠(yuǎn)處,準(zhǔn)確的命中了一只兔子的尾巴,將兔子釘在枯木上,兔子不斷掙扎,不一會兒殷紅的血液便染紅了一小片雪地。
不用看,這肯定是伏采葛的杰作。
“你無故亂射什么箭?”王離轉(zhuǎn)過頭沒好氣的道。
“出門到現(xiàn)在我都沒吃東西,肚子餓了,獵只兔子解解饞不行?”伏采葛叉腰瞪眼道。
“我們現(xiàn)在要趕路,餓了吃些干糧墊墊肚子。”王離怒聲道。
“我就要吃兔子!”
伏采葛冷哼一聲,下了馬,走過去一把抓住兔耳,將其提起……
王離的處事之道很簡單,碰到講理的,就跟他講道理;碰到不講理的,便跟他講手段;碰到不講理又不能使手段的,就遠(yuǎn)遠(yuǎn)避開。
碰到不講理,也不能使手段,也避不開的……還是頭一遭,王離至今還在思考,該如何應(yīng)對這種人。
冬天到處都是枯枝敗葉,隨手折幾根,便是很好的取火材料。
冰天雪地里進(jìn)餐并不是什么好選擇,王離拗不過伏采葛,只能隨了她的意。
兔肉被程立拿去清理了一番,再由王離架起火堆,拿出鹽巴等簡單調(diào)料,慢慢烘烤。
等肉烤好,伏采葛撕下一塊遞給王離,然后自己又撕下一塊,就著腰間的醴酒,一口一口的吃了起來。
“你做夢神游天外之事還沒說完呢,接著跟我說說。”吃了幾口,伏采葛說道。
“一場夢而已,有什么可反復(fù)述說的!”
“雖是一場夢,可那夢也太真實(shí)了些,你不但在里面學(xué)會了諸多學(xué)問,里面新奇古怪的事物,如今細(xì)想起來,恐也不是空穴來風(fēng)。”伏采葛用肩膀拱了拱王離:“你接著上次的繼續(xù)說嘛!”
“那里的人很奇怪,出行騎的是隕鐵盒子……”王離煩不勝煩,只能道:“這隕鐵盒子不但能在陸地上行走,有的還能在天上飛行,最高可達(dá)十余丈,最長可超百丈,馬兒吃其塵土,鳥兒望其項背……”
“隕鐵怎可能跑得比馬兒還快,飛得比鳥兒還快?”伏采葛不理解。
“都說了是夢,夢里哪有什么真實(shí)的!”王離翻了個白眼。
“那里的建筑以隕鐵為經(jīng)脈骨骼,以巨石為肌肉皮膚,以琉璃為口鼻眼耳,不但高聳如云霄,遇地龍翻身而不倒,同樣美不勝收。”
“一日便能讓萬里之地變成焦土,一月便能令江河改道……”
“朝東海,夕蓬萊,扶搖直上萬丈,入幽冥十里,不過是抬抬腳的事情……”
隨著王離的述說,伏采葛的眼睛越瞪越大!
……
頻陽成了王家封地,頻陽之地的稅收也就成了王家的財富。
雖然如今頻陽只有一千多戶人家,可一季豐收,王家獲得的糧食依然超過萬石,幾乎將王家所有的糧倉塞滿。
新糧倉還在建造當(dāng)中,進(jìn)度相當(dāng)不錯,可思北看到如今的境況,不得不再次加大了糧倉建造速度,如此一來,所耗費(fèi)的錢糧,也是個天文數(shù)字。
光糧倉建造基地,就超過了四千人,工程加快,所耗費(fèi)的材料亦需要加快供應(yīng)速度,不得已,冶煉工坊中,王離再次加派了千余人。
還有燒磚、取木之類的人手,一起算下來,建造糧倉的人手已經(jīng)超過萬人!
這樣的開銷,一個書樓是無論如何也承擔(dān)不起的,思北從王家府庫之中拿出了一比物資,建造事宜才得以繼續(xù)。
王離想著擴(kuò)展財路,想從荀貴手上拿到更多錢財,琉璃項目就需要運(yùn)作下去。
陶威不知道能不能改善玻璃煉制工藝,王離心里也沒底,在這之前,他決定先將瓷器弄出來。
稱為陶瓷,其實(shí),陶和瓷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陶器如瓦片般粗糙,瓷器如凝玉般細(xì)膩,造成其中差別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燒制時爐溫的問題。
此時的瓷器還只能稱作早期瓷器,制作比較粗糙,更沒有后世如藝術(shù)品般的瓷器出現(xiàn)。
好的瓷器,需要爐溫超過一千三百度才能成型。
這個問題,在單泉的幫助下早已解決,只是,目前還有一個難題,令王離感到頭疼。
匠人不好找……
秦國如今人口不過千萬,將士有百萬之眾,被官府征召的匠人多達(dá)到六十萬,如此比例之下,想要在民間找出個懂得燒瓷的匠人,實(shí)屬大海撈針。
原本想著從少府中花重金買來一位,卻被少府令給果斷回絕了。
原因是這些人都在建造陵寢,此為機(jī)密,任何人都不得接觸這些匠人……
貼出去的告示王離沒報多少希望,頻陽不過千戶人家,哪有那么湊巧,剛好有一位懂得燒瓷的師傅存在?
不得已,王離只好準(zhǔn)備親自上陣,慢慢摸索其中的門道。
誰知燒瓷工坊才建到一半,張桐卻帶來了一個令他驚訝的消息。
瞅著眼前的老者,王離覺得有些眼熟。
“您是……”
“小公子不記得我了?”黎老頭咧嘴,露出了他那缺了幾顆的牙齒,笑著說道:“小公子幾年前還去過我家呢!”
“哦,您是那位老伯!”王離這才想起來。
“聽說小公子想找一位懂得燒瓷的人?”黎老頭問道。
“不知長者可知道有誰懂這方面的技藝?”王離拱手:“還請長者告知,小子定有重謝!”
黎老頭拍拍胸口道:“老頭我就懂。”
“您?”王離微微一怔。
“不錯。”黎老頭點(diǎn)了點(diǎn)頭,解釋道:“我這手藝還是祖上傳下來的,當(dāng)年因?yàn)閺牧塑姡艣]進(jìn)少府,后來因?yàn)橛熊姽υ谏恚琶馊チ私橙说纳矸荩靡垣@得自由之身。”
“長者好不容易脫離匠人身份,晚輩豈敢讓長者重蹈覆轍!”王離有些遺憾的搖搖頭。
“老頭都是快入土的人了,再當(dāng)回匠人也無妨,只要能幫到公子就成!”黎老頭擺擺手,神色誠懇的道。
王離遲疑了一陣,隨后神色鄭重的道:“長者可有什么要求?”
“沒啥要求。”黎老頭笑著道:“如公子覺得承了老頭的情,日后若是老頭的兒子無甚出息,還望公子能給口飯吃!
如此,老頭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