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超級記憶力訓練法(暢銷升級版)作者名: 劉志華本章字數: 1342字更新時間: 2019-01-05 07:19:37
克服遺忘的關鍵
在記憶的過程中,有一個魔咒一直會困擾著我們,這個魔咒就是遺忘。所謂遺忘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的內容慢慢地變得淡薄了,最后一直淡薄到無論怎么提示或者暗示都想不起,因為它已經消失不見了,這就是遺忘。為了讓所記憶的資料長久地保持在智力倉庫里面,我們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克服遺忘,將遺忘最小化。
在這里,不得不談談艾賓浩斯這個人。艾賓浩斯是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是通過實驗方法研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艾賓浩斯自身通過采取機械記憶法熟記13個由2個輔音與1個元音構成的無意義音節進行了為期為一個月的實驗,記錄下了不同時間間隔自己所能記憶起的音節數,首次發現了大腦遺忘的規律,由此繪制出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后他又根據不同的材料對比實驗,得出了不同性質材料的不同遺忘曲線,并在1885年公開發布(見下表)。由此真實再現人腦的遺忘過程,拉開了研究記憶的新篇章。

完全記住資料后在不同時間的記住率
下面這條全世界公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糾正了人類關于遺忘機理的一貫錯誤認識。根據上面的曲線來看,遺忘的規律是不均衡的,遵循著對數曲線的變化規律,由快到慢,最后逐漸減慢。艾賓浩斯還同時提出,經由某些因素可以影響遺忘,比如采用一些記憶法,或者說是學習方法。經過長期的研究,他還發現了最大化記憶的最好方法就是定期復習,直到他說的“過度學習”的時候為止。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那怎么樣復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介紹給大家幾個復習的關鍵要點。
Point1 不翻書復習
這要求我們在復習的時候不能翻書,直接在大腦里把要復習的資料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如果中途有遺忘,不要管它,繼續往下復習,直到把整個資料復習完,再回想剛才遺忘的部分,有可能就很輕松想起遺忘的是什么內容了。如果這次還是回憶不起來,不要著急,放輕松,深呼吸一下,翻開書,運用記憶方法重新記憶一下剛才遺漏的內容,和前后的知識點聯系起來記憶,這是保持記憶的最好方法。
Point2 找到自己最佳的復習時間
根據人的生物鐘來看,最佳的黃金復習時間是睡覺前及睡覺醒后1小時,這個時候是一天中頭腦最清楚、雜念也最少的時候,把這兩段黃金時間用在復習上,就猶如把好鋼用在了刀刃上。這種睡前醒后復習法是有科學依據的,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們學習的知識會受到以前記憶的內容的影響,也會受到以后學習內容的干擾。一天之中,中午復習效果最差,晚上和早上較好。因為早上復習,較少受以前學過的內容的影響,而晚上復習則可在較長一段時間不受以后學習內容的干擾,更便于學習后的資料在大腦中存儲。
Point3 復習時運用恰當的時間間隔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果記憶后20分鐘不復習的話就遺忘了41.8%, 8~9個小時就遺忘了64.2%,直至1個月后遺忘了78.9%,也就是雖然你花了很長的時間和精力,由于沒有有效地運用復習的時間間隔,最后變得一點兒效率都沒有。為了形成長期的記憶,我把經過這么多年教育實踐總結出來的一種非常有效的間隔復習方法分享給大家,這個方法叫“3-5-1-3-5-1六步復習時間法”。具體的運用是,當我們對資料形成有效的記憶后,在3小時之內必須不翻書復習一遍,5小時之內再復習一遍,10小時之內再復習一遍,3天之內再復習一遍,5天之內再復習一遍,10天之內再復習最后一遍,經過這6次復習后,長時的記憶就沒有問題了,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你已經形成了長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