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影響記憶力的因素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考場上,明明這個知識點前一天剛剛復習過,但是考試的時候卻怎么也想不起來;
東西明明就在屋子里,用到的時候卻怎么找都找不到;
出門的時候特意提醒自己買冰糖回去,進了超市,買了一堆東西,卻把自己來超市真正要買的東西忘記了……
那么,哪些因素會影響你的記憶力呢?
因素一 年齡
記憶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主要是因為在不同的年齡,大腦的發育狀態有所不同。從幼年到青年這一時期,大腦的發育水平是不斷攀升的,在16~23歲處于巔峰狀態,這一階段是一生中大腦狀態最佳的時期。青年以后,大腦陷入了長期而緩慢的衰退,大腦中最后發育完全的前額葉最先開始衰退。為什么要特別指出這一點呢?
我們都知道,大腦中負責記憶功能的結構叫海馬體,負責對進入大腦的信息進行存儲轉換,而大腦的前額葉則負責整合來自不同腦區的信息,若是車禍中不幸大腦前額葉受到損傷,患者將不能集中注意力進行觀察和思考問題,更不能進行周密的邏輯推理,對突發事件束手無策,行為反應遲緩。而這些形容詞恰恰是經常和衰老綁在一起的。隨著大腦前額葉的老化,上述現象會在老年人身上漸漸凸顯出來,再加上身體其他功能的退化,特別是聽力、視力等感覺器官的衰退,阻礙了他們對外界信息的有效攝入,也會讓大腦對信息的處理變得更加艱難。
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并非所有人都會按照相同的速度衰老,勤于使用大腦,讓大腦得到足夠的鍛煉,能使大腦的神經細胞處于活躍狀態,從而有效延緩衰老的到來。
因素二 飲食
眾多醫學研究及臨床試驗都反映了這樣一種現象:自由基會加速生物體的衰老,超出生物體負荷的自由基會引起DNA損傷,從而導致細胞突變,誘發腫瘤形成,還能異化脫氧核糖核酸(DNA),通過脫氧對大腦產生損傷,使神經細胞窒息而死,等等。
那么自由基是什么呢?自由基是一種不飽和電子的物質,含有一個不成對電子的原子團,由于原子形成分子時,化學鍵中電子必須成對出現,自由基自身的電子不能保持穩定,就會到處奪取其他細胞的電子,使自己形成穩定的結構,這種現象稱為“氧化”,自由基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因此這是比較常見的反應方式。除此之外,它也有可能會失去一個電子,讓自己變得穩定,這種現象稱為“還原”。
簡單來說,就是在我們這個由原子組成的世界中,有一個特別的法則,就是只要有兩個以上的原子在一起組成分子時,其外圍電子一定要配對,如果沒能配對,就會得到或者失掉一個電子,使自己變成穩定的物質。就好比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有些單身漢(自由基)想要組建家庭(合成分子),如果總也找不到愿意嫁給他的姑娘(電子),就容易變成社會中的不穩定因素,去搶奪別人家的姑娘(其他細胞的電子),從而讓自己達到穩定的狀態,這就是氧化反應。實在搶不到怎么辦呢?為了社會穩定,只好自揮一刀(失去一個電子),正所謂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這是精神可嘉的還原反應。但是,這些單身漢中愿意為了社會穩定犧牲自己的畢竟是少數,所以還原反應比較少見,氧化反應才是自由基們的首選。
當一個原子原有的穩定結構被自由基打破,導致這個原子缺少了一個電子,一個新的自由基就產生了。這個新的自由基為了讓自己穩定下來,會去搶其他原子的電子,造成惡性循環。如果細胞蛋白分子的電子被奪去,使蛋白質支鏈發生烷基化,就會形成畸變的蛋白分子。該畸變分子由于自己缺少電子,又要去奪取鄰近分子的電子,又使鄰近分子也發生畸變致癌。這些畸變致癌的蛋白分子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癌細胞。當癌細胞的數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腫瘤,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
但自由基也沒我們想象的那么可怕。自由基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生物體正常代謝的產物,一般情況下不會對人造成危害,因為我們的人體內存在著大量脂溶性的維生素E、水溶性的維生素C,還有一些酶類等,它們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劑,是自由基的大克星,這就像我們的公安執法人員。當自由基四處亂竄想搶其他電子的時候,它們會第一時間出現,直接和自由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自由基被清除,一切重新回歸安定。但是,如果體內的自由基數量高出抗氧化劑好幾倍,抗氧化劑根本應付不了這么多的自由基,人體內環境就難免要出現動蕩了。
那么這些額外的自由基都是哪兒來的呢?農藥、X線、核輻射、有毒重金屬、粉塵性煙霧、化學食品添加劑、香煙、汽車尾氣、氫化處理的調和油以及人造不飽和脂肪代用品等都會往我們的身體里送入大量的自由基。
維生素在身體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我們平時應該及時補充維生素,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吃蔬菜水果,蔬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黃酮素,還有促進腸胃蠕動的纖維素,都是我們保持身體健康的好幫手。
你攝入的食物和你消耗的能量直接影響著負責體內細胞之間聯系的神經遞質。大腦擔負著重要的使命,需要大量的、比身體任何其他器官都多的能量。大腦在工作的時候,數百萬個神經元相互傳遞信息,把大腦的指令傳遞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神經元消耗能量有它獨特的方式,首先大腦毛細血管壁附近的星形膠質細胞從血液中吸收能量豐富的葡萄糖,并將這些葡萄糖轉換成神經元可以吸收的形式。神經元利用這些能量生產神經傳遞素,并最終形成“思想”。大腦思考得越多,其神經元需要的葡萄糖就越多。大腦占身體總重量的2%,卻消耗著肝臟儲存血糖的75%、身體攝氧量的20%。
科學認可的十大健腦食品有核桃、木耳、雞蛋、玉米、大豆、菠菜、豬肝、牛奶、銀杏、魚。
下面我們要記住這十大健腦食品,可以在身體上找到10個部位,分別是頭、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脖子、肚子、大腿、膝蓋、腳。請看下表。

其他影響記憶力的因素還有睡眠、心情、壓力等,這里就不細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