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讀術:魅力男人的戀愛溝通術
- 柳千雪
- 1537字
- 2019-01-05 02:27:20
發現她的弱點,順利越過心理防線
英雄難過美人關,但女人也常常過不了英雄關!
宋慶齡與孫中山相差將近27歲,但這并沒有妨礙他們成為攜手共進的革命伴侶。宋慶齡從少女時代開始,就很崇拜那些愛國英雄。在擔任孫中山的秘書期間,她對孫中山的才華和品格欽佩不已,最終沖破了外界的重重阻撓毅然嫁給了孫中山。
一次,著名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問她:“您是怎么愛上孫中山博士的?”
宋慶齡笑著道:“我當時并不是愛上他,而是出于對英雄的敬仰。”
1925年孫中山病逝,這時的宋慶齡年僅32歲。在之后長達半世紀的人生里,宋慶齡一直沒有再婚。她將對丈夫的真情摯愛,都投入到了孫中山生前盼望的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革命事業中。
女人對男人的崇拜可以說是近乎盲目的。對于她們來說,有時候崇拜就等同于愛情。這種崇拜可以來自于方方面面,可以是因為男人的才情,也可以是因為男人懂她們。即使她們理智上知道這兩者不可分,但是她們的感情卻不受自己控制。這種感情的力量更像是隱藏起來的潛意識,在潛意識做出決定之后,即使女人再怎么掙扎也是無濟于事。
張愛玲是一位冷漠果決的女性,在她的愛情小說里,她仿佛早已看穿了世間男女糾葛的游戲,但是當她陷入愛情時,她依舊軟弱得只能任人擺布。
24歲的張愛玲,在她事業的巔峰時期,結識并愛上了作家胡蘭成。胡蘭成是汪偽政府要員,花名在外并已婚,大張愛玲16歲。即使是這樣,張愛玲依舊被胡蘭成的才情所吸引,并深深愛上他對自己的理解。
知張愛玲者非胡蘭成莫屬。為了胡蘭成,從不關心政治的張愛玲竟然熱衷于陪胡蘭成出席時事座談會,為的就是能仰望他。對于胡蘭成暗淡的政治前程,張愛玲毫不在意,“那時你變姓名,可叫張牽,又或可叫張招,天涯海角都有我在牽你招你。”
1944年,胡蘭成離婚和張愛玲結成連理。可誰能想到,在同年11月,胡蘭成就在武漢迷上了一個年輕貌美的護士。他毫不在意地將這件事告訴張愛玲,張愛玲內心傷心嫉妒,但是為了留在他身邊,她選擇了默默承受。
1945年,日本投降。胡蘭成身為漢奸只能逃難,逃難過程中他又勾引上了某大戶人家的姨太太,兩人未到溫州就同居了。張愛玲只身到溫州找他,她一再妥協,最后竟然與胡蘭成還有他的情人一起相敬如賓地待了20天,之后才失落地回到上海。
1947年,張愛玲在心灰意冷之下寫了一封訣別信給胡蘭成,兩人終止了一切關系。然而,在分手后,張愛玲仍然給胡蘭成寄了30萬元的稿費。
在看到一代風情才女的悲情故事的同時,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女人對男人的愛是夾雜著崇拜的。男人喜歡征服,而女人也喜歡男人的征服。即使是睿智如張愛玲,也逃不開這個規則。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
為什么無論胡蘭成變成什么身份,落魄成什么樣子,都依舊會有女人心甘情愿追隨呢?
如果說是因為錢,那么后期的胡蘭成無疑是貧困交加的,只能靠女人接濟;若說是因為才氣,胡蘭成認識的女人里有些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才”的。是的,是因為胡蘭成能讀懂所有女人的心。
胡蘭成能準確地判斷出一個女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并且善于加以利用。女人重感受,是無可救藥的情感動物,她們永遠篤信真愛無敵,永遠將愛情放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并且甘心被愛情俘虜。
1965年心理學家沃斯特做了這樣一項研究:他同時將一個男人介紹給了兩個女人。這兩個女人中,一個自尊心暫時遭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另一個自尊心則未受損。實驗結果,這個男人對于自尊心遭受到破壞的女人更有吸引力。
這個實驗說明,愛情完全是可以“乘虛而入”的。那些標榜男人應該保持君子風度,不應該乘虛而入的人,顯然不了解愛情,也不了解女人的心。對于女人來說,她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可以依靠的異性,而且男人壞一點脫離女人的掌控,往往更能讓她們心動。
假如你沒有才情,沒有出眾的外貌,沒有用之不盡的財富,但是你不缺乏勇氣,并且依舊想征服女人,那么首先就要先學會讀懂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