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提升的計劃
- 大武神崛起
- 愛芹伴導
- 2032字
- 2018-08-06 22:06:25
終于進入了武士期,這意味著張帆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武修。
從傳承丹和與石教普的溝通中,張帆早就知道武士期只是修煉的一個起點。所以對于進入武士期張帆固然高興。但是心中的那根緊迫的神經并未放松。
他想起了考核時長須客的那番話。如果他想成為院長弟子,就必須在第一次中級班大比中,進入青山武士榜。
關于中級班大比,之前和石教普閑聊中石教普就說到過。因為中級班不像初級班。初級班只有一年的時間,一年期滿就是初級班考核。
而中級班不是這樣。中級班沒有時間限制。只看修為如果修為突破武士期,進入武師期就可以申請武院的考核,考核成功自動進入高級班。
所以武院為了了解學員的修煉進度。也為了篩選出更優秀的學員。就設立了中級班大比。
中級班大比每年一次。涵蓋所有的中級班學員。中級班大比之后會將所有的中級班學員進行排名。而這個排名,直接關系到中級班學員,在今后一年中的修煉資源分配。所以每個中級班學員對大比都相當看重。
至于青山武士榜。張帆也是在初級班考核的時候,第一次聽長須客提起。
所以當晚和石教普喝酒的時候還特意問了一下。據石教普介紹,青山武士榜,收羅了青山武院所有最頂尖的武士期武者。武士榜永遠只有五十人。
不要覺得五十人很多,要知道整個青山武院中級班人數是最多的。保守估計目前的人數超過1萬,而且每年都呈現增長的趨勢。
畢竟對于青山武院的大多數武者而言。突破到武師境界還是相當困難的。所以中級班滯留了大量的學員。據石教普介紹這些學員中有不少是在中級班滯留了十多年的存在。
這些信息,都充分的說明了青山武士榜的含金量。至于怎么進入青山武士榜。這個石教普也為張帆做了詳細的解說。
目前想進入青山武士榜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武士榜中有學員晉升或者死亡。這樣他們占據的位置就會空出。排名空出后所有排名在他們后面的榜上成員自動上升一位。上升后空出來的位置,由上次中級班大比中,除榜單上的人以外排名最高的人填充。
第二種是公開挑戰武士榜上的成員。只要挑戰成功則自動代替被挑戰者的排名。而榜單上在被挑戰排名以后的所有人自動下降一名,第五十名自動出榜。
聽石教普介紹完所有的信息之后。張帆總算是對青山武士榜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也真正認同了石教普的話。這個青山武士榜確實是一個含金量超級高的榜單。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給張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院長愿意收張帆為弟子的條件是,第一次中級班大比就進入青山武士榜。
這也就意味著張帆必須要在一年之內進入中級班的前五十名。要知道這中級班可不像初級班大家的起點幾乎都一致。
中級班大比可以說是一場相當不公平的較量。中級班不乏在中級班呆了十多年的存在。這些人就算天賦再差。那怕只通過時間堆積在修煉境界上也是很有優勢的。暫且不說這些中級班老鳥。就算那些只比張帆高一屆的存在那也比張帆多修煉了一年。
張帆之前也問過石教普。據石教普講,好像之前最快進入青山武士榜的人也用了3年時間。
所以其實對于第一次中級班大比就進入青山武士榜,張帆沒有太大的信心。但是多年的孤兒生活讓張帆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放棄。所以雖然壓力很大但是張帆依然決定挑戰一下。
既然下定決心要挑戰。張帆就必須珍惜每一秒的修煉時間。全面提升自己的實力。進入武士期,這只是一個開始。
張帆整理了一下自己手里的資源。煉體丹和聚氣丹各一枚,但是這兩枚丹藥張帆決定暫時不服用。因為畢竟才剛進入磨皮期修為也還不太穩定。這個時候服用丹藥容易造成根基不穩,影響后續修煉。
除了丹藥以外,還能提升實力的就只有功法和武器。武器目前他有黃階下品的黃銅棍,絕對是夠用了。
現在差的就是功法。其實功法張帆也不缺。龍猿煉體經絕對是武士期最好的功法。
但是這功法一好修煉的門檻就高。而且高級的功法張帆也不敢隨意使用。畢竟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所以張帆還是決定要先解決功法的問題。多選擇幾本功法,特別是身法類和武技類這兩方面是張帆目前最大的短板。張帆現在雖然進入了武士期,但是因為這兩大短板的存在,實際戰斗力會大打折扣。
想明白了這些,張帆就知道下一步自己該做什么了。其實功法張帆還是有辦法解決的。
第一,張帆在初級班考核中拿到了第一名。所以可以在武院藏經閣選一本黃階高等的功法。第二青山武院有規定,所有初級班學員,在進入中級班之前,都有一次挑選功法的機會。
這次機會中,所有學員都可以選擇兩本黃階低等功法。一般學員都是選擇一本修煉功法,一本武技。但是張帆顯然不一般。修煉功法張帆有龍猿鍛體訣。暫時就不需要其他的了。
所以張帆打算,這次機會也可以選擇兩本其他的功法。打定注意后,張帆就向著藏經閣的方向去了。
按照記憶里的路線來到藏經閣。這是一個張帆完全陌生的地方。仔細的打量著面前這座破舊的三層小樓。張帆很難將這個小樓和藏經閣聯系起來。
在張帆的印象里,藏經閣應該是一個莊嚴神圣的地方。鎏金牌匾黑瓦白墻,然后戒備森嚴。
但是來了以后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沒有神圣莊嚴的建筑,有的只是一棟破舊的三層塔狀小樓。也沒有嚴格的看守。樓門大開,只是在大門的左側有一個長須老者躺在躺椅上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