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歲兒童好性格養成書
- 劉夏米
- 1717字
- 2019-01-10 17:40:45
培養寶寶樂觀積極的心態
一場大雨過后,窗臺邊上的一張蜘蛛網已經支離破碎,一只蜘蛛艱難地向蜘蛛網爬去,但是因為墻壁潮濕光滑,它每次爬到一定高度后都會掉下來。就這樣,它一次次向上爬,又一次次掉下來……
這時,從窗戶邊走過一個人,看到不停向上爬的蜘蛛,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我的一生不就正如這只蜘蛛一樣嗎?終日忙忙碌碌,卻終無所得。”之后,這個人日漸消沉。
過了一會兒,又過來一個人,搖了搖頭說:“這只蜘蛛怎么不繞開潮濕的墻壁,到干燥的地方試一試呢?”之后,這個人變得聰明起來。
又過了片刻,走過來第三個人,這個人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他覺得自己要像蜘蛛學習,于是這個人更加堅強、奮發,最后小有成就。
樂觀是一種性格傾向,它能使人看到事情比較有利的一面,從而鼓勵自己不斷前行。樂觀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樂觀的人總能在困難和挫折面前看到積極的一面,調整好心態,應對挑戰。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樂觀遠不只是一種迷人的性格特征,它實際上更是一種心理免疫力,足以幫助人們抵御生活中的任何困難。
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一個孩子如果能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首先,他必定是快樂的,其次,樂觀的性格有助于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強大孩子的內心,他的未來必定是充滿燦爛的陽光的。
樂觀積極的心態要從小培養,0~3歲正是塑造孩子好性格的關鍵時期,父母要把握好時機,培養寶寶樂觀積極的心態,塑造寶寶自信的好性格。那么,怎樣讓寶寶變得樂觀積極呢?教育專家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做樂觀積極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事,這種態度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寶寶。所以,要想寶寶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父母就要從自身做起,盡量保持陽光正面的心態。
比如,看到外面下雨了,我們不能對寶寶說:“這破天氣,什么事也不能做?!狈駝t只會把消極的情緒傳遞給寶寶。我們應該說:“下雨啦,真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边@樣就會讓寶寶認識到,下雨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
2.教寶寶正確看待自己的不完美
3歲的卓卓剛上幼兒園,這幾天回家后,卓卓總是一副不開心的樣子,媽媽以為是因為卓卓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細問之下,卓卓才十分委屈地告訴媽媽,原來是因為幼兒園的小朋友說他太胖。
媽媽把卓卓攬在懷里,給卓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只小熊,它有小小的手掌、小小的腳丫和一個超級大的肚子。和其他小動物一起玩耍的時候,小熊的大肚子會把大家撞上天;進屋子的時候,小熊的大肚子會把屋子的門堵??;而到了吃飯的時候,小熊的大肚子能裝好多食物,大家的食物都不夠吃了。
“有一天,一只小鳥飛過小熊頭頂的時候,對小熊說:‘小熊,你的大肚子真是個麻煩?!⌒苈犃耸蛛y過。這時從一棵樹上傳來了呼救聲,原來一只調皮的小花貓跑到了樹上,下不來了。‘咔嚓’一聲,樹枝斷了,小熊連忙跑了過去,小花貓掉到了小熊的大肚子上,就像掉到了柔軟的大床上一樣。小熊忽然覺得自己的大肚子其實也挺有用的,所以又開心地和大家玩耍去了?!?/p>
講完故事后,媽媽對卓卓說:“卓卓,你不能因為有一個小朋友說你胖,就認為自己一點優點都沒有了。你想想,你是不是比那些瘦一點的小朋友力氣大?在玩一些游戲的時候,你是不是你們團隊的主要力量?”卓卓明白了媽媽的話,開心一笑,變得樂觀起來。
沒有哪一個寶寶是完美的,當寶寶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產生消極心理時,爸爸媽媽要及時引導,讓寶寶正確看待自己的不完美,從而培養寶寶樂觀積極的心態。
3.滿足寶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規律的生活節奏,合理的膳食,以及各種合理要求能得到滿足,都是寶寶產生良好情緒和形成樂觀心態的基礎。其次,樂觀是建立在一定的安全感之上的,所以爸爸媽媽應該在滿足寶寶生理需求的基礎上盡量滿足寶寶的心理需求,給寶寶營造一個充滿愛意和笑聲的家庭氛圍,這樣才能給寶寶帶來安全感,讓寶寶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去理解和適應環境中的變化,進而形成樂觀的性格。
4.給寶寶一些鼓勵和贊美
心理學家認為,人最大的需要是被了解和欣賞。對于兩三歲的寶寶來說,爸爸媽媽的鼓勵和贊美至關重要。真誠而恰到好處的贊美,不但能滿足寶寶的心理需求,而且能讓寶寶變得快樂、樂觀、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