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 EE企業(yè)級應用開發(fā)教程(Spring+Spring MVC+MyBatis)
- 黑馬程序員編著
- 1248字
- 2019-03-07 12:55:27
1.4 依賴注入
1.4.1 依賴注入的概念
依賴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簡稱DI)與控制反轉(IoC)的含義相同,只不過這兩個稱呼是從兩個角度描述的同一個概念。對于一個Spring初學者來說,這兩種稱呼很難理解,下面我們將通過簡單的語言來描述這兩個概念。
當某個Java對象(調用者)需要調用另一個Java對象(被調用者,即被依賴對象)時,在傳統(tǒng)模式下,調用者通常會采用“new被調用者”的代碼方式來創(chuàng)建對象,如圖1-8所示。這種方式會導致調用者與被調用者之間的耦合性增加,不利于后期項目的升級和維護。

圖1-8 調用者創(chuàng)建被調用者對象
在使用Spring框架之后,對象的實例不再由調用者來創(chuàng)建,而是由Spring容器來創(chuàng)建,Spring容器會負責控制程序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由調用者的程序代碼直接控制。這樣,控制權由應用代碼轉移到了Spring容器,控制權發(fā)生了反轉,這就是Spring的控制反轉。
從Spring容器的角度來看,Spring容器負責將被依賴對象賦值給調用者的成員變量,這相當于為調用者注入了它依賴的實例,這就是Spring的依賴注入,如圖1-9所示。

圖1-9 將被調用者對象注入調用者對象
1.4.2 依賴注入的實現(xiàn)方式
依賴注入的作用就是在使用Spring框架創(chuàng)建對象時,動態(tài)地將其所依賴的對象注入Bean組件中,其實現(xiàn)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屬性setter方法注入,另一種是構造方法注入,具體介紹如下。
· 屬性setter方法注入:指IoC容器使用setter方法注入被依賴的實例。通過調用無參構造器或無參靜態(tài)工廠方法實例化Bean后,調用該Bean的setter方法,即可實現(xiàn)基于setter方法的依賴注入。
· 構造方法注入:指IoC容器使用構造方法注入被依賴的實例。基于構造方法的依賴注入通過調用帶參數(shù)的構造方法來實現(xiàn),每個參數(shù)代表著一個依賴。
了解了兩種注入方式后,下面以屬性setter方法注入的方式為例,講解一下Spring容器在應用中是如何實現(xiàn)依賴注入的。
(1)在com.itheima.ioc包中,創(chuàng)建接口UserService,在接口中編寫一個say()方法,如文件1-5所示。
文件1-5 UserService.java
1 package com.itheima.ioc; 2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3 public void say(); 4 }
(2)在com.itheima.ioc包中,創(chuàng)建UserService接口的實現(xiàn)類UserServiceImpl,在類中聲明userDao屬性,并添加屬性的setter方法,如文件1-6所示。
文件1-6 UserServiceImpl.java
1 package com.itheima.ioc;
2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3 // 聲明UserDao屬性
4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5 // 添加UserDao屬性的setter方法,用于實現(xiàn)依賴注入
6 public void setUserDao(UserDao userDao) {
7 this.userDao = userDao;
8 }
9 // 實現(xiàn)的接口中方法
10 public void say() {
11 //調用userDao中的say()方法,并執(zhí)行輸出語句
12 this.userDao.say();
13 System.out.println("userService say hello World ! ");
14 }
15 }
(3)在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中,創(chuàng)建一個id為userService的Bean,該Bean用于實例化UserServiceImpl類的信息,并將userDao的實例注入到userService中,其代碼如下所示。
<! --添加一個id為userService的實例 --> <bean id="userService" class="com.itheima.ioc.UserServiceImpl"> <! -- 將id為userDao的Bean實例注入到userService實例中 --> <property name="userDao" ref="userDao" /> </bean>
在上述代碼中,<property>是<bean>元素的子元素,它用于調用Bean實例中的setUserDao()方法完成屬性賦值,從而實現(xiàn)依賴注入。其name屬性表示Bean實例中的相應屬性名,ref屬性用于指定其屬性值。
(4)在com.itheima.ioc包中,創(chuàng)建測試類TestDI,來對程序進行測試,編輯后如文件1-7所示。
文件1-7 TestDI.java
1 package com.itheima.ioc; 2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3 import 4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5 public class TestDI {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7 //1.初始化spring容器,加載配置文件 8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9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xml"); 10 //2.通過容器獲取UserService實例 11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12 (UserService)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userService"); 13 //3.調用實例中的say()方法 14 userService.say(); 15 } 16 }
(5)執(zhí)行程序后,控制臺的輸出結果如圖1-10所示。

圖1-10 運行結果
從圖1-10可以看出,使用Spring容器通過UserService實現(xiàn)類中的say()方法,調用了UserDao實現(xiàn)類中的say()方法,并輸出了結果。這就是Spring容器屬性setter注入的方式,也是實際開發(fā)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方式。
- Node.js+Webpack開發(fā)實戰(zhàn)
- Python機器學習:數(shù)據(jù)分析與評分卡建模(微課版)
- Python自動化運維快速入門
- PostgreSQL技術內幕:事務處理深度探索
- Getting Started with Python Data Analysis
- INSTANT Django 1.5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tarter
- Tableau 10 Bootcamp
- Visualforce Developer’s guide
- JavaScript從入門到精通(視頻實戰(zhàn)版)
- 寫給大家看的Midjourney設計書
- Python應用開發(fā)技術
- Python數(shù)據(jù)分析與挖掘實戰(zhàn)(第2版)
- Web 2.0策略指南
- PHP編程(第4版)
- Spring Cloud微服務架構開發(fā)實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