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精準扶貧發展報告(2017):精準扶貧的頂層設計與具體實踐
- 陸漢文 黃承偉 劉曉山 蔡志海 何家偉 呂方
- 19字
- 2019-02-01 15:47:45
第二篇 “六個精準”的頂層設計與具體實踐
篇首語 貫徹六個精準,提高脫貧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6月在貴州考察時,提出了扶貧開發工作做到“六個精準”的基本要求,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六個精準”的提出,為精準扶貧指明了工作方向。在“六個精準”要求的指引下,我國的貧困治理能力正在急速提高,農村脫貧成效顯著。
扶持對象精準,是精準扶貧的基礎,解決的是“扶持誰”的根本問題。扶持對象精準,通俗地說,就是“扶真貧”,就是誰貧困,就扶持誰,誰的貧困程度深,對誰的扶持就多。通過精準識別,達到扶持對象精準,其本質是扶貧瞄準問題,要解決的是過去我國扶貧瞄準機制不健全、對扶持對象“瞄不準”或貧困漏出等問題。只有扶持對象精準了,才能將有限的扶貧資源用到最需要扶持的對象身上,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扶貧績效。
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是精準扶貧的關鍵,解決的是“怎么扶”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扶貧開發過程中項目安排不合理、資金使用效率低且管理不到位、扶貧措施不到戶等眾多問題,導致項目安排失效和失敗,項目資金浪費或流失,扶貧開發益貧性差。精準扶貧要求項目安排精準,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聚焦項目的瞄準機制、實現項目的精確落地,確保項目的益貧效應。精準扶貧要求資金使用精準,就是要改變過去“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的問題,加大扶貧資金的整合力度,同時加強專項扶貧資金的管理,提高扶貧資金的使用績效。精準扶貧要求措施到戶精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貧困村的資源稟賦和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實行“一村一策、一戶一法”,逐村制定規劃和年度計劃,逐戶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這三個精準的要求,實際上為如何開展幫扶濟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徑。
因村派人精準,是精準扶貧落地的重要保障,要解決的是在村一級“誰來扶”的問題。我國大多數貧困村普遍存在干部能力弱、外出務工人口多以及村級治理能力提升難度大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短期內脫貧,因而急需外部力量的扶持與推動。與此同時,我國長期扶貧開發過程中初步形成了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團體等對口幫扶貧困地區的組織實踐基礎,加上中國共產黨有選派工作隊推動農村政治動員工作的歷史傳統,由此,在新一輪扶貧攻堅進程中,選派第一書記和干部駐村幫扶成為黨和國家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領域的又一創舉,“因村派人精準”成為短期內提升貧困村貧困治理能力、推動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精準脫貧的一項重要的頂層制度設計內容。
脫貧成效精準,是精準扶貧的目標,要解決的是我國扶貧開發過程中扶貧成效不明確、脫貧退出不精準的問題,或者說“如何退”的問題。精準退出是脫貧攻堅的成效體現,建立合理的退出機制,從而讓扶貧對象真正“流動”起來,是實現“扶真貧、真扶貧”的必然要求。脫貧成效始終是檢驗扶貧開發工作的標尺,自“脫貧成效精準”的思想提出以來,考核脫貧成效,實現脫貧成效精準就成為健全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的關鍵之一。建立健全考核機制、貧困退出機制和第三方評估機制,是脫貧成效精準的三種主要路徑。2017年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上指出:“要防止層層加碼,要量力而行、真實可靠、保證質量。要防止形式主義,扶真貧、真扶貧,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要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開展督查巡查,對不嚴不實、弄虛作假的,要嚴肅問責。”這一講話精神彰顯了黨中央對脫貧成效精準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責任擔當。
總體而言,“六個精準”是精準扶貧方略的核心內容,貫徹“六個精準”是提高脫貧成效的關鍵所在。本篇共分六章,分別對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的政策背景、頂層設計、實踐成效、存在問題等進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以期更好地服務于“六個精準”的制度優化和地方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