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風險研究:基于二元經濟一元化的轉化
- 甘家武
- 949字
- 2019-01-10 16:17:41
摘要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遵循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發展思路,并在財政稅收體制上做了相應的制度安排。這種制度安排,將各種生產要素傾斜于效率較高的城市或者工業部門,并創造了中國式的經濟增長奇跡。但這種制度安排也產生了相應的副作用,即二元經濟結構。雖然根據庫茲涅茨倒U形曲線關系,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二元經濟結構的強化屬于正常現象,但庫茲涅茨倒U形曲線同時也描述了收入分配不均現象會隨著經濟增長先升后降。目前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特征較為顯著,且整體上仍呈現上升的趨勢。如果這種上升趨勢得不到較好的遏制,將影響整個國家的公平,甚至會影響效率問題,結果“不僅嚴重制約著制度變革的傳導,而且直接影響著制度調整的空間”。在一定意義上,二元經濟結構的消極影響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個“瓶頸性”因素。為縮小二元經濟結構差距,必須改革當前阻礙二元經濟中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傳統體制。但改革之路從無坦途,須支付相應的成本或產生相應的風險——財政風險。
為此,本書首先梳理了二元經濟一元化過程中財政風險的相關理論基礎。其次,從“傳統部門”和“現代部門”比較勞動生產率、居民收入差異、居民恩格爾系數的角度,實證分析了中國的二元經濟結構現狀,從二元財政體制的角度分析了二元經濟結構產生的原因,并基于全要素生產率差異的角度,實證研究了城鎮化、勞動力流動、土地集約化經營對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影響以及二元經濟一元化的路徑選擇。再次,分析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動的現狀及特點,歸類分析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動過程中產生的各類風險以及這些風險對財政風險產生的影響。又次,分析中國城鎮化的現狀及一般規律,歸類分析城鎮化過程中產生的各類風險以及這些風險對財政風險產生的影響。最后,分析土地集約化經營的內涵以及土地集約化在中國的實踐和現狀,總結土地集約化經營的一般規律,歸類土地集約化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各類風險,分析各類風險對財政風險產生的影響。
基于上述分析,本書從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政府職能范圍事權和財權的劃分及財力匹配的保障機制、財政風險預警防范機制的角度,提出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根據各級政府職能范圍,科學劃分事權;并以事權的劃分為基礎,合理劃分財權。同時,建立與事權相匹配的財力保障機制以及科學完善的財政風險預警防范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