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反導力量建設研究
- 桂曉
- 1753字
- 2025-04-03 19:09:39
第一節 俄羅斯國家安全面臨的空天一體進攻威脅
俄羅斯面臨的空天進攻威脅決定了俄羅斯反導力量的地位和作用。俄羅斯當前面臨的空天進攻威脅主要發生在空中和太空相對分離的兩個空間,包括核彈道導彈威脅、戰役戰術彈道導彈威脅、反衛威脅及空中進攻威脅。俄羅斯未來面臨的空天進攻一體化威脅則將發生在空中和太空一體的整體空間。由于俄羅斯當前面臨的空天進攻威脅已經比較明了,本節將重點分析俄羅斯未來將面臨的空天進攻威脅。
俄羅斯專家普遍認為,2020—2030年,“俄羅斯面臨的最主要威脅將是來自空天的一體化進攻威脅”[1]。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自海灣戰爭以來,在局部戰爭中,空天進攻威脅的比重不斷上升,“使用空天襲擊兵器進行‘斬首式打擊’已成為主要的作戰方法”[2];二是美國研制的臨近空間高超聲速武器未來將使空天進攻呈現一體化特征;三是俄羅斯國土遼闊,使用地面進攻力量難以對俄國家生存構成嚴重威脅,而使用空天襲擊兵器則能給俄帶來滅頂之災。俄羅斯面臨的空天一體化威脅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俄羅斯面臨性能更強的彈道導彈威脅
(一)俄羅斯將面臨突防能力更強的核彈道導彈威脅
俄羅斯專家認為,“目前美國、英國、法國、中國、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乃至朝鮮均成了有核國家。未來如果伊朗也能成功研制核武器的話,這些國家將對俄羅斯構成幾乎完全閉合的核包圍圈”[3]。并且,由于各國不斷提升彈道導彈的末端機動能力以及攜帶分導式多彈頭與其他誘餌的能力,俄羅斯面臨的高性能核彈道導彈威脅將急劇上升。這些高性能核彈道導彈威脅主要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和中國,最可能是來自美國。
(二)俄羅斯面臨的非戰略彈道導彈威脅將不斷上升
俄羅斯學界認為,首先,北約在歐洲部署非戰略彈道導彈以及末段高空區域導彈防御系統(攔截彈可改裝成進攻性的中程彈道導彈),使俄羅斯在西部、西南及西北部方向面臨的非戰略彈道導彈威脅不斷上升。特別是在北約東擴和烏克蘭危機背景下,俄羅斯面臨的此種威脅尤為突出。其次,中國非戰略彈道導彈性能的快速提升,也使俄羅斯在東部方向面臨來自中國的不斷上升的非戰略彈道導彈威脅。最后,由于導彈技術擴散,“目前,至少有30個國家(7大有核國家除外)擁有非戰略彈道導彈”[4],未來更多的國家甚至恐怖組織都將擁有非戰略彈道導彈,這將使俄羅斯在南部方向面臨的來自中東、高加索、南亞等地區的非戰略彈道導彈威脅不斷上升。
二、俄羅斯面臨新型反衛武器的威脅
太空威脅一直是俄羅斯國家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美國自2001年退出《反導條約》后,加大了與反導密切相關的反衛武器建設力度。美國在“2001—2002年開始形成其太空武器政策”[5],提出發展以反衛武器為主體的太空武器;2003年,《美國空軍轉型飛行計劃》提出發展空基反衛導彈及反衛激光器;2005年,美國提出“近地紅外試驗”項目,項目研發的攜帶小型彈頭的衛星能同時用于反導和反衛。當前,美國正在實施“鳳凰”項目,該項目“發送‘拆星飛船’進入太空,飛船通過其拆卸衛星的技術能夠捕捉、拆毀或攻擊別國衛星”[6]。
并且,美國研制的大部分新型反導武器,如攜帶導彈或激光器的衛星、空間站以及宇宙飛船和“標準-3”系列導彈防御系統等,都將同時擁有反衛能力。20世紀下半葉,俄(蘇)主要面臨分別來自美國導彈防御與反衛武器的威脅;進入21世紀后,俄羅斯將面臨來自美國反導和反衛武器的一體化威脅。
三、俄羅斯面臨臨近空間高超聲速武器的威脅
美國正在推進“全球快速打擊”計劃,其主要打擊手段是臨近空間高超聲速武器。美國“每年為全球快速打擊計劃撥款1億多美元”[7],計劃在2020—2030年部署該計劃中的武器。世界其他國家,如德國、法國、英國和中國等也已開始研制此類武器。
臨近空間是指距地球30—120千米、介于空中和太空之間的空間。這一區域的環境特征是有空氣,但空氣稀薄。因此兵器在臨近空間飛行時因受空氣阻力較小,速度可達3馬赫到20馬赫;又因空氣的存在,很難預測到其彈道軌跡。高超聲速武器是指飛行速度大于5馬赫,即時速達到6000千米的武器。因此,臨近空間高超聲速武器具有飛行速度快和非彈道運動的特點。俄羅斯現有空天防御力量無法對其實施有效的預警與攔截。
攜帶末端機動彈頭的新型彈道導彈、反衛反導通用武器以及臨近空間高超聲速武器等新型空天襲擊兵器的出現,使空天作戰的空間逐步融為一個整體,俄羅斯面臨空天進攻一體化威脅的特點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