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經濟研究(2016年 第7卷 第2期 總第13期)
- 張屹山
- 553字
- 2018-11-08 15:27:19
5 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首先運用動態優化的方法,在總需求與總供給曲線的約束下,分別得到通貨膨脹缺口以及通貨膨脹缺口與產出缺口兩種情形下中央銀行的名義利率調整規則,結果顯示與相機抉擇規則相比,規則型貨幣政策規則社會福利損失最小,是最優的貨幣政策選擇。
在此基礎上,我們選取7天期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消費者價格指數、實際GDP增長率和金融穩定指數(FSI)來測度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缺口、產出缺口和金融穩定缺口,并利用以上數據估計了規則型線性利率規則,結果顯示,線性利率規則具備我國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的基本特征。
進一步的,為反映我國中央銀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是否關注金融穩定因素,我們在線性利率規則模型的基礎上,引入了金融穩定缺口項,利用廣義矩法對引入金融穩定因素的利率規則模型進行了參數估計,結果發現利率對金融穩定缺口的調整參數不顯著,表明我國中央銀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對金融穩定缺口的關注度不高,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利率市場化程度還不高,貨幣政策對金融市場影響的傳導渠道還不夠暢通,因此在進行對金融市場進行調控時,中央銀行更多的是采取行政手段進行干預,市場化利率對金融市場的調控機制還不健全,是今后需要加強和改進的重點所在。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采用市場化的手段對金融市場進行調控和監管是未來金融市場穩定機制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