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就繼續流逝,李小芬兩年的臨床輪轉結束了,接下來的去向就是:“一個基本點兩個方向”,也就是,兩年的臨床輪轉,要有個交待,那就意味著結業考試!
考試的成績,預示著兩個不同的去向:如果結業考試成績達300分以上,英語考試成績達90分以上,就可以直接轉讀博士,畢業直接是博士學位;沒有達到上述標準的合格的同學,則只能進行下一步的課題設計及研究,準備畢業論文,答辯畢業,取得你的碩士學位。
京都醫科大學的臨床技能型研究生的兩年臨床輪轉結束后的結業考試,與各個附屬醫院本科畢業留校的兩年輪轉的住院醫師是同時進行的,對本校留校的,如果你兩年輪轉的結業考試也達到轉博標準,則也可以直接轉博!
而一旦你這次結業考試不及格,后果會很嚴重:研究生會導致你不能畢業,留校的住院醫師會導致你重新輪轉。
已有先例的同事,就因為此結業實踐考試查體時未行心肺的叩診檢查但寫病歷時寫了叩診,監考老師就未給過關而導致考試不合格,而直接辭職走人。所以,這兩年后的結業考試,無論對誰,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結業考試是京都醫科大學一個年級的所有住院醫師都必須參加,考試地點由校方指定,基本就是在京都醫科大學的三個最大的綜合性醫院進行。李小芬被分配到了第一附屬醫院參加考試。
考試由二部分組成:理論考試及實踐考試。
理論考試,對于身經百戰的臨床醫學生,基本不是太大問題。重要的就是實踐考試!
實踐考試的其一,是臨床病歷考試:監考老師會指定幾個不同的患者,事前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疾病的患者,就是要你通過自己的問診、查體、及提供的必要輔助檢查,來初步判斷出患者的疾病的診斷,并進行鑒別診斷及提出明確的治療方案。
實踐考試的其二,是重要的閱片考試:一排放在X讀片機上的各種不同的X光片,每個人有10分鐘的時間閱片,閱片后給出閱片報告;一排心電圖排列在桌子上,閱圖后給出診斷。
這絕對是對你日常臨床工作的超全面檢查!而且,監考老師都是各個附屬醫院的專家教授,倘若你再有幸碰到一個很認真的老學究,那更是嚴峻的考驗!
一圈的流水考試下來,李小芬緊張得渾身是汗!幸運的是,李小芬遇到的監考老師,是一附院一個很和藹的女教授,笑容可掬。老師甚至還會安慰每個考試的同學:
“別緊張,都是你們平日里工作遇到的問題,好好答,沒問題的!”
……
還好,李小芬順利通過了結業考試,結業考試成績達到了轉博的標準,但李小芬的英語成績沒有達到90分以上,意味著:李小芬不能直博!
成績下來后,李小芬反倒是舒了一口氣。長年的機械式苦讀,李小芬達到了極點。現在的李小芬,一看到書就厭煩,既往所有的讀書的樂趣都蕩然無存!所有的學習、上課對李小芬來講,都變成煎熬、負擔和重壓……
李小芬確實到了該結束自己學生生涯的時候了!
還有一年就面臨畢業,不能直博,就意味著必須盡快做課題寫論文,才能趕得上很快來臨的一年后的論文答辯及畢業。
李小芬很是著急,反復多次去找導師王良教授。
本來一開始對李小芬寄予很大厚望的王良老師,應該是完全沒有預料到李小芬會沒有達到直博的標準,課題完全沒有準備!
王良老師反復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怎么能沒有轉博呢?”
李小芬感覺自己辜負了老師的殷切希望,內心很是不安。但現實就這樣,無論是考試的實際情況,還是李小芬自己本身的實際情況,都決定了李小芬不能再繼續進行自己的博士學業了。
問導師要課題后,二周過去了,王良教授還是沒有給出答案。李小芬心急如焚!只能向老師說:
“要不我自己先去查查資料?”
“好吧,你自己也看看,我再考慮考慮。”王良教授給出了回答。
于是,為了能按時順利畢業,李小芬一頭扎進了圖書館!
立課題,想要畢業,參照國內文獻肯定不行,于是,李小芬便扎進了京都醫科大學圖書館的外文館里,翻閱各種文獻資料,大海撈針一般,去尋找著自己的課題。
想最終確立課題,必須得先了解自己專業目前的進展情況,那么,最便捷的快速方法,就是了解大綱!
李小芬發自內心地感謝京都醫科大學的圖書館,有那么多的專業外文書籍及檢索工具!
于是,李小芬先從圖書館的“Index Medicus”上,按照最新文獻倒敘檢索!經過幾天幾夜的奮戰,做了兩大本筆記,李小芬終于大概了解目前血液學方面的新進展和研究熱點。
了解了最新進展及研究熱點后,李小芬還要結合自己醫院血液學實驗室的實際研究能力及情況,從那些熱點中去篩選自己實驗室可行的實驗。最終,李小芬篩選出了兩套方案。
篩選出兩套方案后,根據這兩套方案的思路,再去查相關的具體文獻!
為了能查到最新的相關文獻,李小芬翻遍了京都醫科大學外文館幾乎所有的最新版的Blood ,British Journal of Haemotology等外文資料,為了能查到京都醫科大學圖書館查不到的文獻,李小芬跑遍了資料很全的軍醫圖書館、帝都圖書館等等等等。
終于,忙了近一個月,兩套方案的最終具體可行性方案出爐。其中一套方案就是目前血液學實驗室正進行的操作,只需購買相應試劑即可;而另外一套方案,則是附屬二院血液實驗室從未開展過的項目。
方案出爐后,李小芬立馬感到心情暢快很多。
拿著兩套成型的方案的具體詳述文件,李小芬交給了導師王良教授來最后拍板。
看過方案后,導師很高興,讓李小芬先行試驗性操作,看看具體操作結果如何。
老師拍板后,李小芬立即著手其中那套血液學實驗室從未開展過的項目的準備:
聯系廠家,購買試劑,準備材料,準備標本,準備相關的實驗器材等,終于,一周后,李小芬的試驗性實驗開始進行。
不幸的是,反復幾天的實驗后,實驗結果從未達到預期,最終,放棄這套方案。
另外一個課題,是有關于“急性白血病的特殊免疫復合物標志的研究”,通過定量某些急性白血病細胞上的特殊免疫學復合物,來預測判斷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等。實驗的操作方法,是目前血液學實驗室每日進行的,只需購買相應復合物的單抗即可。
不用懷疑,試驗結果很成功。
李小芬把預實驗的過程及結果匯報給導師王良教授后,王良教授很高興,高興的不僅是血液學實驗室又開啟了一個新的項目,更重要的是:李小芬的課題最終確立!
就這樣,在李小芬不懈的努力下,只用了一個月左右是時間,李小芬順利地確立了自己的畢業研究課題,開始了她最后一年的科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