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眾說紛紜的服飾起源學說

眾所周知,是否使用服飾是人與動物的顯著區別之一,也就是說,穿著服飾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特有行為。那么,服飾起源于何時?是怎么產生的?一直是國內外眾多學者感興趣的問題。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追尋和研究,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看法,綜合起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身體保護說認為服飾是人們為了保持體溫、保護機體不受自然環境及外物損傷和起到防曬作用。這是目前國內呼聲最高、影響最大的一種觀點。

遮羞說,認為自人類出現以后,由于其區別于其他動物,對裸體產生羞恥感,出于對自己身體隱私部分避免外露的需要。

裝飾說認為是出于對身體裝飾的需要。

圖騰說是說原始社會的人認為與本氏族有血緣關系的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將其作為氏族的標志,為了顯示這種標志,將其表現于身體之上,這是一種信仰。

巫術說是說將服飾作為咒符穿在身上。

紐衣說是說為便于攜帶物品,把披掛于身體的飾物連接起來,以防止脫落。

標識說是說向別人顯示自己的優越性以及身份和地位。

共性說是說想與他人共有。

倫理說認為服飾是作為區分氏族氏系的標志。

上述9種假說,各有各的道理。其中,“身體保護說”“裝飾說”“紐衣說”“特殊說”和“共性說”是從服飾的實效性、外在性進行考慮的;而“圖騰說”“巫術說”“遮羞說”和“倫理說”則是從人類初期的精神需要進行考慮的。從有關遠古歷史的文獻資料和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服飾確實有助于人們當時精神的需要。但是如果僅從以上9種學說中的任何一種出發進行定論,來說明服飾的真正起源都是困難的、片面的,很難有充足的說服力,很難真實又準確地反映歷史的真相,而只能作為一種推測和假說,均帶有一定的主觀臆測性。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約在舊石器時代的后期開始有了人類最原始的服飾,亦即出現在 距今約3萬年至1萬年。在歐洲、非洲以及東方的許多巖洞的壁畫和小型雕塑中,在男女形象的下身都有遮擋物的痕跡。在我國的古籍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古人田漁而食,以皮遮體,先知遮前,后知遮后。不少學者都認為后世服飾的“芾”(韨)是由古時遮于身體前部的蔽膝而來,是古時遮膝的象征,并認為服飾是由遮膝發展而來的。那么,這些文物除了說明最早的服飾是遮于身體前下部這個事實之外,還會說明什么呢?根據史料記載,在人類歷史的同一階段,在不同的緯度和地理環境下,竟然出現極其相似的飾品,人類出現這一行為的動機又是什么呢?不難推測,這很可能是由人類思想精神發展所致,而并非是由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所迫,說明此時人類的思想精神正以遮體的形式表現出來,人類這種隱蔽器官的行為,或許正是人類對性認識的一種反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时尚| 佳木斯市| 彩票| 肥城市| 昭通市| 卢龙县| 土默特右旗| 营山县| 利辛县| 清河县| 盐城市| 涟水县| 荣昌县| 沂水县| 泰州市| 晋州市| 酉阳| 同仁县| 洛隆县| 杭锦旗| 澄江县| 平舆县| 安新县| 阳信县| 五指山市| 稷山县| 嵊州市| 成武县| 驻马店市| 南溪县| 石台县| 上饶县| 宾阳县| 志丹县| 红河县| 夏邑县| 临桂县| 梨树县| 乃东县| 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