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白白配眼鏡(第二版)
- 呼正林 袁淑波 馬林編著
- 17767字
- 2019-02-18 11:07:32
第一章 科學認識我們的眼睛
怎樣才能做到明明白白配眼鏡呢?這就得先要了解我們的眼睛。倘若不了解我們的眼,就只能人家怎么說,我們就得怎么信。這家眼鏡店說我們的眼是“東”,我們只能認為就是“東”;另一家眼鏡店又說我們的眼是“西”,我們又只能假裝認為就是“西”。將兩家眼鏡店的說法放在一起,我們就成了:既搞不清楚“東”也搞不清楚“西”了。
面對這種情況,到底該信哪一家呢?我想,我們作為顧客,是無從選擇的。充其量也只能拍一下自己腦袋瓜來選擇了。選擇了,心里就會踏實了嗎?應當說這是一個可以寫得很大的問號。要想在配眼鏡時不被“懵圈兒”,就需要了解眼睛、眼鏡、驗光、配鏡的知識,只要我們了解了這些,自然就不會被“懵圈兒”了。在諸多需要了解的問題中,首先要了解的當然是我們的眼睛。
這第一章,就是讓我們來認識自己的眼睛。
1.眼睛的結構
簡單地說,人眼有點像雞蛋,但比雞蛋的結構復雜得多了。概括起來講,人的眼球的結構就是:三層皮、一碗水,一個火燒一坨凍,火燒前面開個窗,后面小把兒偏一旁。
人的眼球結構如圖1-1所示。

圖1-1 眼的結構示意圖
要想了解眼的結構,就需要我們像剝煮熟的雞蛋一樣,一層一層地將她慢慢剝開。眼球最外面的一層“殼”就是外膜,我們將其稱為纖維膜。這層膜有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位于眼球最前面的,被稱為黑眼珠的角膜,另一部分是角膜后面的、表面積較大的呈磁白色的鞏膜。其中角膜是透明的,表面看上去角膜是圓的,實際并非如此。角膜是一個橫橢圓的狀態,它的垂直直徑要小于水平直徑約1mm。角膜的這一特點對于眼的屈光性質是有特殊意義的,這說明:人眼存在輕度的散光是正常的,絕對一點散光都沒有的人應當說是沒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程度輕的散光在達不到0.25DC時,就會被判定為沒有散光。
當剝去“殼”,接下來看見的就是眼的中膜,這層膜的顏色呈比較深的紫色,有點像日常生活中吃的葡萄,因此被稱為葡萄膜。這層膜從前到后的形態有很大的差別。最前面的一部分有人說像車輪,這個部分就被稱之為虹膜,由虹膜圍成的窗口就叫做瞳孔。正常情況下,瞳孔是外界光進入我們眼的唯一通道。虹膜后面是由橫截面呈三角形態的環狀結構,這就好像在此筑建的環狀的壩。最后面是襯在“殼”里的“卵殼膜”,這部分結構就叫做脈絡膜。
我們在剝去中膜,就會看到最里面有一層透明的膜,這就是視網膜。這是外界物體在我們眼內留下影像的部位,也是我們的主觀視覺過程真正開始啟動的部位。視網膜上有兩個特別功能區域。倘若,以眼的光軸為分界線的話,靠內側有一個略微突起的地方,這就是視盤(又叫做視神經盤、視神經乳頭),這是血管進出眼睛內部的為一通道,也是視神經向大腦傳送視覺信息的起始點;靠外側的有一個非常狹小的區域,這就是黃斑區,這個區域的中心為一個0.2mm凹陷,這凹陷就叫做黃斑中心凹,這是我們可以獲得清晰視覺的唯一的區域。
眼的這三層膜中,唯一沒有血管分布的部分就是角膜。那么,角膜的生命力是靠什么途徑來維持的呢?圖1-2所示的就是角膜接受營養與氧氣的途徑示意圖。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角膜前半層的營養與空氣,分別是由淚液與空氣供給的。而后半層角膜的營養和氧氣則是由房水提供的。這也提醒我們:維護我們眼內的清潔和生活空氣質量的高標準,也是保持我們最良好的視覺狀態不可忽視的一個條件。

圖1-2 角膜的營養與氧氣供給
通常,我們將眼的外、中、內這三層膜,統稱為眼球壁,簡稱球壁。除去球壁后剩下的部分就是眼睛內容物,簡稱眼內容。
眼內容物最前面的結構,就是當我們剝去眼的“殼”后,流出來的那一汪水,流出來的這一汪水就是房水。房水是由睫狀體分泌出來的。經瞳孔流向眼的前房,并由前房周邊被稱為前房角附近的環狀的舒萊姆氏管回收。盡管這汪水并不多,但卻起著營養晶狀體、角膜后便面的重要作用。并和前面的角膜,及后面的晶狀體、玻璃體,共同組成眼的光學結構系統。
當外界的光,經角膜,由瞳孔進入眼以后,就到達了我們眼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屈光元件,這就是晶狀體。之所以說晶狀體重要,是因為它與我們能清楚地分辨不同距離的物體有關。當我們看遠距離的目標時,晶狀體就會變薄,這樣就會使遠距離目標清晰的成像在視網膜上。而當我們看近距離的目標時,晶狀體就會變厚變凸,這樣又可以使近距離目標也能清晰成像在視網膜上。這就是我們能分別看清楚不同距離目標的原因。
晶狀體后面,就是我們的眼的結構中最大的一個屈光元件,這個屈光元件就叫做玻璃體。這是一個類似于膠凍狀的結構,它在屈光中作用是相當穩定的。這一結構與我們食用的肉凍極為相似,正是這一特征的原因,玻璃體也是眼球結構中一個比較容易“出湯”的組織結構。玻璃體的“出湯”叫做“液化”,一旦出現液化,被測者就會有一種被稱為“飛蚊癥”的癥狀出現:被測者在頭位改變時,會感到有灰色的斑點、或條索在飄動,這些灰色的東西在頭由動到靜止時又會在重力的作用下緩慢的下落。飛蚊癥的出現說明玻璃體已經出現液化現象。玻璃體液化是一種讓人心里感覺很別扭的,但又是一種沒有特異治療方法的病理改變。醫學界普遍認為,這種飛蚊癥是不影響視力的。但是,這種改變隨時間的延長,視力都會有所下降,矯正視力也可能要略差一些。絕大部分有飛蚊癥的人,在屈光矯正中達到0.8的矯正視力還是問題不大的。
2. 眼睛是怎樣看見的?
我們是怎樣看到東西的呢?這就要從光進入我們的眼說起,光的信息又走了哪些路,最終在什么地方實現了視覺分辨的任務的呢?
光進入眼后要經過三個過程,才能最后形成我們的視覺。
(1)視網膜轉換過程
光在投射到視網膜,視網膜并不能將光按原樣進行傳遞。光在到達視網膜后,就會刺激視細胞興奮,視細胞對光信息進行處理,并轉換成可以在神經中傳導的生物電信號。這一過程的工作包括:接受光信息、完成光→生物電的轉換、形成視覺信號。視細胞的神經纖維匯集于視盤形成視神經。視神經傳導路徑見圖1-3。

圖1-3 視神經傳導路徑
(2)視神經傳導過程
視神經在離開眼球后,經視神經交叉、外側膝狀體、視束、視放射,最后到達大腦枕葉的紋狀區,這一過程就是信息的傳導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視神經交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兩眼信息部分交叉轉換站,與雙眼視覺功能有很重要的關系。
(3)視中樞處理過程
大腦枕葉紋狀區是視覺神經中樞所在的位置,也是視覺信息的接受、處理的目的地。當光的生物電信息到達這一區域時,就會被在這里工作的“員工”進行分析、綜合、核對、識別等加工處理。這就使得我們得到了關于目標的知覺圖像。
綜上所述,可以說,我們的眼發現目標責任在視網膜,最終明確看見目標是什么的地方是在大腦枕葉紋狀區。人們經常對沒發現目標者講:你的眼長在后腦勺上啦。應當說,從廣義上講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其實說這句話的人,他的“眼睛”也有一部分是長在后腦勺里面的。當一個人摔了后腦勺時,兩眼之所以會金星亂閃,就是后腦勺里面的“眼”受到震動所造成的。
3.看遠與看近
當人們使用數碼相機進行照相時,就會發現鏡頭在我們的控制下是能夠伸縮的。這一動作就叫做對焦。這是我們所選擇的目標被清晰成像的一個動作。我們的眼是一個可以自動對焦的生物照相機,但是誰也不會看到我們的眼會跟蝸牛的“犄角”似的一出一進地進行調節的。但是,我們確實能夠將不同距離的目標清晰分辨出來。那么,我們的眼是怎樣對焦的呢?我們首先從單眼來考察眼球適應遠、近距離目標的變化。

圖1-4 注視近距離目標時晶狀體的變化
我們的眼球實現對焦功能是在不改變眼的外在形態的狀況下,通過內部元件的調節來完成的。這個元件就是晶狀體。
當我們注視無限遠(∞)的目標時,晶狀體就處于一種扁平的狀態(圖1-4中實線所示的晶狀體)。無限遠的目標來的光線就會聚焦在視網膜上。這樣我們也就看清楚了遠處的目標。
當我們注視近距離目標N時,此時進入我們眼的光就是發散的,用看遠距離目標的辦法,光就會聚焦在我們的視網膜后(圖中聚焦在眼球后面的實線),就不會取得清晰地分辨目標的效果。眼的生理功能對這種情況早已安排妥當,晶狀體就是擔當這一使命的一員大將。當光線來自眼前有限距離之時,晶狀體在大腦的指揮下就會向前凸出(圖中灰色部分為前凸的晶狀體),就起到了使光線發生更大程度曲折的作用,正是這一作用,使N目標的像恰好落在視網膜的視中心凹上(圖1-4虛線所示),這樣我們就能看清楚近處的目標了。只要是在我們處于清醒的狀態下,晶狀體就是這樣不知疲倦地為我們辛勤勞動著。
眼通過睫狀肌收縮、舒張來自動控制晶狀體的變化,這種解決不同距離目標的精確成像的功能,我們就叫做調節功能,簡稱調節。
眼睛文化·小貼士1
孫中山為精益眼鏡店的題詞
1916年,精益眼鏡廣州分店開業后,廣東護法軍政府外交部長伍庭芳、財政部長唐紹儀都慕名去配過眼鏡。1917年的一天,店里來了一位身著中山裝頭戴鋼盆帽的顧客,客人脫下帽子,經理唐默林一下認出此人正是孫中山先生,原來中山先生也是慕名來配鏡的。店鋪認真給中山先生配了一副眼鏡,中山先生試戴后,大加贊賞。唐默林靈機一動,敬求中山先生墨寶,中山先生一口答應。過了數天,廣州軍政府果然送來中山先生書寫的落款為“精益求精”的親筆題詞。目前,“精益求精”這種精神已經成為眼鏡行業努力工作、積極進取的共識。
4.雙眼看的奧秘
人有兩只眼,要想看清楚眼前的目標,雙眼的視線就必須會聚到我們要注視的目標上。這就要求我們的雙眼必須同時向內轉。目標距離我們越近,內轉的程度也就越大;反之也就會越小。眼以視距為基礎所發生這種眼球的內轉,眼-視光學就叫做集合。當然我們的眼球的集合能力也是有限的。雙眼可以看到一個視像的最近的點,就是近點。近點距離隨年齡增大而增大,10歲的兒童這一點距眼的距離約為7mm,50歲的人這一距離約在眼前的0.5m,而60歲的人這個點將會退到1.0m。

圖1-5 視遠與視近時的集合狀況
當我們注視遠距離目標時,就會如圖1-5(a)所示,雙眼視線平行,此時,集合就是0。當注視眼前的近點N時,雙眼的視線就會匯聚到N,見圖1-5(b),這時所使用的集合力就應當是N點與眼的距離(以米為單位的倒數)。
我們看近距離目標時,兩眼內轉發生不協調,雙眼的視線就不能匯聚到注視目標上。此時,就會出現看到兩組視像同時存在的狀況,這種情況就叫做復視。此時,被測者眼的外觀上就會表現出眼位不正的表現。中、高度遠視眼,最常發生的眼位異常是內斜視,高度近視眼,最常發生的眼位異常則是外斜視。
5.眼的長短與屈光不正
眼從大體上講,是由一個球冠[圖1-6(a)]和一個球體[圖1-6(b)]所構成[圖1-6(c)]。盡管不同的人眼球的前后徑的長度不會是完全相同的,但眼-視光學約定正常眼球的前后徑為24mm。這也就是說,一個24mm的眼,在眼的屈光力正常的情況下就是很好的眼,這種眼就叫做正視眼。
人的個子有高有矮,我們的眼球也是有長有短的。眼球不管是變長、或者還是變短,都會發生屈光變化,屈光變化的結果:入眼的光線聚焦的位置會發生改變,這種改變突出的表現在聚焦點與視網膜的分離。眼-視光學將這種焦點與視網膜的分離改變的狀態就叫做屈光不正。

圖1-6 眼球外部形態的合成
6.屈光不正的分類
屈光不正有三類,即近視眼、遠視眼和散光眼。我們先來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
首先、我們看近視眼與遠視眼的成焦的位置的比較。圖1-7(a)就是無限遠來的平行光線入眼后成焦在視網膜前,投射到視網上的只能是一個彌散的圓。而圖1-7(b)則是無限遠來的平行光線入眼后成焦在視網膜后,投射到視網上的也只能是一個彌散的圓。成焦在視網膜前的眼就叫近視眼,成焦在視網膜之后的就叫做遠視眼。

圖1-7 近視眼與遠視眼成焦比較示意圖
這里有必要說明兩點。要說明的第一點、不管是近視眼的成焦在視網膜之前的點,還是遠視眼的成焦在視網膜之后的點,從道理上講就是正視眼應當聚焦在視網膜(圖1-7虛線圓所示的位置)上的點。要說明的第二點、前述講法是在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屈光力正常和眼睛在不使用調節的情況下。
以上是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像道理。那么近視眼與遠視眼看到的視像又是什么樣的呢?這就得從視中心凹發出的視線路徑來考察。
近視眼相對于正視眼而言,就是一個凸透鏡。因此,近視眼就比正視眼所具有的屈光力就會大。當視中心凹發出的視線在行進過程中,就會被較大程度的屈光力所作用,其出眼后的視線就是匯聚光束,只能匯聚在眼前的有限距離[圖1-8(a)],這就是近視眼的人只能看清楚近距離目標,而無法看清楚遠距離目標的道理所在。
假定正視眼是一個平光鏡的話,遠視眼就應當相當于一個凹透鏡。因此遠視眼對光的屈折能力要低于正視眼。遠視眼在不進行調節時,視線就會在小于0的屈光作用力前行。0.00D的正視眼的視線就會投射到無限遠,而遠視眼本身小于0的屈光作用,只能使視線在出眼后成為發散光束。出眼后的視線發散光束只能聚虛焦點在視網膜后[圖1-8(b)]。這就是遠視眼在不使用調節力的情況下,無法看清楚眼前任意距離遠目標的原因。

圖1-8 近視眼與遠視眼注視遠點比較示意圖
但是,遠視眼看不清注視目標的現象卻又是難得一見的事情。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遠視眼的調節力是比較大的,當看東西時遠視眼會自動調動調節儲備,通過晶狀體的變凸來增強眼對光的屈折力量,從而使目標的視像被調整到視網之上。遠視眼的這種效能也是有限的,超過一定界限這種作用也會失效。對于青少年而言,這種功能解決輕、中度遠視眼的遠距離注視還是沒有問題的。但對青少年高度遠視眼來說,通過調節的加強來解決遠視的問題是極其困難的。而對于老年人來說,即便是輕度遠視眼,要想通過這一途徑來解決遠視的清晰視覺問題,恐怕也只能是一種奢望。
眼睛文化·小貼士2
三山齋:北京最早的眼鏡店
北京最早的眼鏡店是:三山齋眼鏡店。是由河北深、冀縣姓劉、張、李合資與清同治三年(1864年)創辦的,位置在前門西打磨廠西口路北。“三山齋”的含義:① 三人合伙做買賣好比三座山,寓意永久;② 最初經營晶石眼鏡,不買“玻璃制假貨”。三山齋眼鏡店,講究貨真價實,清代王公大臣、各省巡撫、督軍和民國時期的不少大員都戴用三山齋制作的眼鏡。
三山齋有嚴格的店規,例如:① 不要“三爺”(即少爺、姑爺、舅爺);② 上至掌柜下至學徒一律不許在北京立家;③ 無論有理沒理,不許與顧客爭辯等。
7.眼的長短對視像有什么影響?
當被測者眼的前后徑的長度發生變化時,就會影響到眼所看到目標視像的質量。視像的質量與眼的屈光性質有關。
近視眼對注視目標所產生的視知覺的性質基本上是一致的,只要注視點位于遠點以遠的目標,就只能得到模糊的視像。對同一距離目標的分辨程度,其視像的模糊程度與近視程度呈正比。其視像的清晰程度與入眼光線匯聚的點至視網膜的距離有關。距離越大,視知覺像就會越模糊;反之,視知覺像就會相對清晰。
遠視眼在視知覺上的表現要比近視眼略顯復雜一些。主要反映在調節力的作用上。只要被測者通過增大調節力,能夠將無限遠的目標成像在視網膜上的話,就不會出現視力障礙問題。當隨年齡的增大,人的調節力逐漸減退的情況下,視力就會逐漸出現視力障礙,并呈逐漸加重的趨勢。這就是為什么中年人的中度遠視眼會出現視力障礙,而老年人即便是輕度遠視眼也會出現視力障礙的原因。
那么,對于近視眼與遠視眼來說,看到的視像將是什么樣的呢?一般只是說,視力下降時視力將是模糊的。這種講法,既是清楚的,但又是缺乏形象感的。圖1-9就是單純性近視眼、單純性遠視眼在以散光表為注視目標時,所看到的各方向線條的形態示意圖。
圖1-9(a)就是注視目標聚焦在視網膜上時,被測者所看到的散光表的圖形:線條清晰、銳利。看到這樣的圖形的屈光狀況應當包括:正視眼、單純性近視眼(注視遠點近點間的目標)、單純性遠視眼(注視近點以遠的點,能通過調節將目標的視像落在視網膜上者)。
圖1-9(b)則是不能將目標聚焦在視網膜上時所看到的散光表形態的示意圖,表現為:邊緣模糊、境界不清、線條淺淡。注視的點距遠點越遠,視像得不清楚程度也就越高。甚至可以達到視像完全無法識別,以至消失的程度。看到這樣圖像的眼有:近視眼(在注視遠點以遠的目標時)、遠視眼(調節力不能將目標的視像落在視網膜上)、所有性質的眼在注視時距小于近點距離的目標時。有類似這樣的視覺模糊情況還有弱視眼、白內障、黃斑萎縮以及視神經等的病變。

圖1-9 無散光者不同聚焦狀況的視覺圖像比較
表1-1就是近視眼、遠視眼的不同程度情況下與視像質量的相互關系參照表。
表1-1 屈光性質、程度與視像質量的相互關系

8.散光眼所看到的視像
前面我們講到了近視眼與遠視眼所看到的視像的情況。那么散光眼看到的視像又是什么樣的呢?這得從散光眼不能使光線聚焦在一個點這樣的情況說起。圖1-10就是關于散光眼成像規律的非常著名的散光光錐(又叫做斯特摩光錐)。
圖中所顯示的是垂直方向屈光力大于水平方向屈光力情況下的散光形式。當垂直方向的光匯聚成一個點時,水平方向的光尚未匯聚為點仍保持為一條線,此時的匯聚成的就是一條線,這條線就叫做焦線,由于線的方向處于水平方向,故叫做水平焦線。當時水平方向的光匯聚為一點時,垂直方向上的光已經從聚焦處交叉,再次散開為一條線,這條線處于垂直方向,因此被叫做垂直焦線。在散光眼的成像中,首先匯聚成的焦線又叫做前焦線(如圖1-10中的水平焦線),后匯聚而成的焦線也就叫做后焦線。

圖1-10 散光光錐示意圖
通過上面對散光光錐的簡單描述,到底哪條線會處于視網膜上呢?這是一個很難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不是水平焦線在視網膜上,就是垂直焦線在視網膜上。這也就是說,兩條互相垂直的兩條焦線中,只能有一條焦線位于視網膜上。只要有一條焦線在視網膜上,我們就對與之相應方向的視覺分辨程度表現的就相對較差。而對與焦線垂直方向的視覺分辨程度表現的就會更為精確。當然,散光眼被測者在注視具體目標時,也會根據具體目標的線條走向,對兩條焦線進行選擇性聚焦。這種選擇就被稱之為視網膜選擇。當注視目標的線條走向不清晰時,我們的眼也會選擇將最小彌散圓調節到視網膜上,這時被測者所看到的視像就會如圖1-11所示。當我們的眼選擇將水平焦線放置在視網膜上時,所獲得的知覺像就會如圖1-11所示意的那樣:最清晰的水平線和最模糊的垂直線,其他方向則呈現過渡性的像質。圖1-11(a)是低度散光眼所獲得的知覺像;而圖1-11(b)則是中、高度散光眼所獲得的知覺像。
從道理上講,屈光不正中散光成分越高,這種精確與模糊的差異也就更大。但也有例外,當被測者為高度散光眼,又存在調節能力不能完成較理想知覺像的時候,我們的眼就會拒絕工作而放棄調節的努力,此時的眼通常會選擇將最小彌散圓放置在視網膜上,被測者的視知覺像只能是圖1-9(b)。

圖1-11 低度散光與中、高度散光視覺圖像比較
從以上敘述中,我們就已經很清楚了,散光眼的視力情況要比單純性近視眼、單純性遠視眼更為復雜一些。這里之所以要特別強調這一點,就是要提醒戴鏡者:屈光矯正鏡度中的散光成分,是應當得到合理適宜矯正的,是不可以說去掉就去掉的。
9.屈光不正的程度是怎樣劃分的?
說到屈光不正,人們總是會說誰誰是“大”近視眼、誰又是“大”遠視眼。那么,多大才算“大”呢?可能好多人并不十分清楚。應當說,達到高度屈光不正者,就可以成為“大”。
我們首先來說“大”近視眼。成年人近視屈光矯正鏡度達到-6.00D,少年兒童近視屈光矯正鏡度達到-4.00D,都可以稱為“大”近視眼。
表1-2是劃分近視程度高低的標準。那么,確認少年兒童“大”近視眼的標準要比成年人低呢?這是因為少年兒童正處于身體生理發育時期,眼也會有一個發育的過程,眼的屈光程度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在出生到成年這一期間的屈光矯正鏡度大約會減少+2~3.00D的正鏡度(或增加-2~3.00D的負鏡度)。這就是青少年確定近視眼程度比成年人低的原因。
表1-2 近視眼程度的劃分標準

表1-3是確定遠視程度的劃分標準。那么,評定青少年兒童遠視眼的程度,是否也應當像近視眼一樣要適當增加一定正鏡度呢?當前還不是特別明確。但對遠視眼而言,這樣做并不妥當,這是因為遠視眼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其內斜視與弱視并發癥對少年兒童視覺功能的發育有極為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絕大部分屈光學工作者,在確定青少年遠視程度時多采用成年人的標準。
表1-3 遠視眼程度的劃分標準

一般情況下,4歲孩子有300度左右的遠視,6歲的孩子有200度左右的遠視,12歲的孩子有100度左右的遠視,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10.散光眼的類型
通常情況下,散光眼是按照兩種方式進行分類的。一種是按照散光的程度進行分類,另一種方法是按照屈光性質進行分類。
按散光程度進行分類,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從習慣上講,一般將≤0.75DC沒有視覺疲勞的散光眼稱為生理性散光,而將≥4.00DC的散光眼稱為重度散光眼。倘若對0.75~4.00DC之間進行再次詳細劃分的話,則以下列界限進行劃分比較妥當。
(1)0.75~1.50DC(應包括≤0.75DC,但有視覺疲勞者):低度散光;
(2)1.75~2.50DC這一范圍:中度散光;
(3)≥2.50~4.00DC的散光眼均納入高度散光眼的范圍;
(4)≥4.00DC的散光眼稱為重度散光眼。
按照屈光性質進行分類,是根據被測所使用的屈光矯正鏡度進行分類。這種分類可將散光眼分為以下3類6種。
(1)近視散光眼。散光成分需要使用凹透鏡來矯正的散光眼就叫做近視散光眼。近視散光眼又分成以下兩種。
① 單純性近視散光眼:這是一種沒有球面矯正鏡度,只有凹圓柱面透鏡矯正鏡度的散光眼(圖1-12)。此種散光眼,一條焦線位于視網膜上,另一條焦線則位于視網膜之前。如:-1.00 DC×90°。

圖1-12 單純性近視散光眼
② 復性近視散光眼:這是一種既需要凹球面矯正鏡度矯正,又需要凹圓柱面透鏡矯正鏡度的散光眼(圖1-13)。此種散光眼,兩條焦線均位于視網膜前。如:-2.00 DS-1.00 DC×90°。

圖1-13 復性近視散光眼
(2)遠視散光眼。散光成分需要使用凸圓柱面透鏡來矯正、球面矯正鏡度為0.00DS的散光眼,就叫做遠視散光眼。遠視散光眼又分成以下兩種。
① 單純性遠視散光眼:這是一種只有凸圓柱面矯正鏡度,沒有球面矯正鏡度的散光眼(圖1-14)。此種散光眼,一條焦線位于視網膜上,另一條焦線則位于視網膜之后。如:+1.00DC×180°。

圖1-14 單純性近視散光眼
② 復性遠視散光眼:這是一種既需要凸球面矯正鏡度矯正,又需要凸圓柱面透鏡矯正鏡度的散光眼(圖1-15)。此種散光眼,兩條焦線均位于視網膜前。如:+2.00DS+1.00DC×90°。

圖1-15 復性近視散光眼
(3)混合散光眼。在屈光矯正中,需要使用相反符號的球面鏡度與圓柱面鏡度來進行屈光矯正的散光眼,就叫做混合散光(圖1-16)。混合散光眼有兩種形式。

圖1-16 混合散光凹球面矯正鏡度矯正
① 需要使用凸球面透鏡和凹圓柱面透鏡的聯合矯正鏡度進行矯正散光眼。如:+2.00DS-3.00DC×90°。
② 或需要凹球面透鏡和凸圓柱面透鏡的聯合矯正鏡度進行矯正的散光眼。
如:-2.00DS+3.00DC×90°。
從散光眼所表現的臨床癥狀講,混合性散光眼更容易發生視覺疲勞。從散光眼的屈光矯正難度上講,近視散光矯正難度相對較小,而混合散光矯正的難度較大。
眼睛文化·小貼士3
進入皇宮給末代皇帝驗光的人
溥儀配鏡的發票(按原件格式重編),原件現藏于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
11.眼累,就是視覺疲勞
人在生活與工作中,難免會有累的時候。人在什么時候會累呢?應當說,累在三種情況下最容易發生。這三種情況就是:干活時間過長;干的活過于沉重;干不愿干的活。
我們的眼也會發生累的情況。眼睛的累,在眼-視光學中有一個文縐縐的名詞,這個詞就是視覺疲勞,也有人將其叫做視力疲勞、視疲勞、眼疲勞。那么,什么情況下我們的眼會發生視覺疲勞呢?顯然,導致我們的眼睛產生累的感覺一定會同以下三種情況有關。
其一,看的時間過長。當我們看東西的時間過長時就容易發生視覺疲勞,特別是注視的專注程度比較高的情況下則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最多見于:用電腦工作時間過長、長時間玩電腦游戲等。
其二,看的東西精細度過高。從事針對精細程度過高的材料(或要求精細程度較高)的工作,也是導致我們眼睛產生累感覺的最常見原因。材料的精細程度過高,既有絕對的精細程度過高,也有相對的精細程度。所謂絕對的精細程度過高,是指材料的文字、圖形細節本身就過于精細,如使用小型號字印制的書籍和文字資料、手表零件、微雕、微書等。從事以這類對象為目標的工作,顯然就容易出現視力疲勞。而相對的精細程度過高,是指人的調節能力減退,對原有精細程度的材料與對象已經無法勝任。最典型的相對精細程度過高就是隨年齡增大調節力減退而發生老視眼。
其三,看難懂與不愿看的東西。閱讀不懂的、沒有興趣的材料、文字,從事沒有興趣的、精細程度較高的工作,人們都會感覺到是一種負擔。盡管這種負擔是精神性的,但對人所產生影響也是絕對不能忽視的。這種精神性的原因,會通過神經的調節作用間接地導致非特異性癥狀的出現,而視覺疲勞也屬于一種非特異性癥狀。
視覺疲勞有哪些表現呢?大體上說,有兩類,一類是與眼的結構有關的癥狀,另一類是與眼的結構無關,但與用眼有關的癥狀。前者的癥狀,以眼的不適、干澀、異物感、眼痛、頭痛、頭會有發木及重濁感、視力不穩定為主。這些癥狀發生時,被測者將自覺不自覺地終止手頭的工作。后者的癥狀則以上部軀干及內臟的反應為主,如頸部僵直感、背部與肩部的鈍痛、運動不利。還可能會有類似于心絞痛、膽絞痛的放射樣疼痛,但程度一般較輕。胃腸道的反應癥狀也是比較多見的,如惡心、干嘔、有人也會出現類似于胃炎、胃潰瘍的癥狀。
以上這些癥狀,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這就是,這些癥狀都是在從事過度的視覺工作之后發生的。一旦發生,工作質量就會下降。但是,只要我們的眼獲得必要的休息,視覺疲勞的癥狀就會自然緩解。正是這樣用眼過度就疲勞,休息后就會緩解的癥狀表現形式,使視覺疲勞具有反復發生的特點。假如被測者還有調節功能不協調的問題時,這種視覺疲勞還會表現為逐漸加重的趨勢。
視覺疲勞,不但可以使工作效率降低,也會給被測者帶來難以名狀的眼部、頭部及身體的不適與痛苦。因此,不管是從身心健康的角度看,還是在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看,都應當正視視覺疲勞的問題,應當給予妥善的處理。
12.視覺疲勞與屈光不正
眼的工作就是:看。眼發生疲勞的原因是什么呢?只能是“看”得太多了。什么情況下,眼會看多呢?從屈光學角度看,能“看”的眼會累,不能“看”的眼就不會累。那么,這里說的“看”的眼指的是什么呢?應當說,就是通過最大程度調動視覺生理功能,能夠努力看到清晰目標的眼。從眼-視光學角度看,這樣的眼應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眼在較長時間注視近點目標時;
(2)長時間注視并努力成功克服了復視現象的隱斜視被測者;
(3)在“看”的條件比較惡劣的情況下看。
什么是“看”的條件呢?恐怕只有三個。① 照明條件較差,被看的注視目標因為暗,其細節就不容易分辨,當然就會看得費勁;② 注視的目標自身清晰度欠佳,分辨難度就會增加,如閱讀的材料字跡過小、模糊,在行駛的車中進行閱讀等;③ 高專注度注視也會引起其視覺疲勞。一般認為,過長時間的近距離工作可以引起視覺疲勞,而注視遠距離目標不會引起視覺疲勞。實際上,注視遠距離目標同樣可以引起視覺疲勞。當我們在等人時,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眼巴巴地注視著時也會發生視覺疲勞。
在以上三種情況下,都突出的表現為眼與注視目標的距離處在一個不定的動態變化中。要想看清楚目標,注視眼就得通過持續的不斷地調節來進行精確的視度的調整,這就是產生視覺疲勞的根本原因。那么,什么性質的屈光不正付出相對更多的調節力呢?
表1-4就是各種屈光不正在注視不同距離時所付出調節力的比較表。通過這個比較表,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正視眼和不同性質的屈光不正在對不同距離的注視目標進行注視時,對調節力使用的基本狀況。在應用這一表格時應當注意以下三點。
表1-4 屈光不正在注視中付出調節力的比較

說明:① 調節遠點是指使用最小調節力(遠視眼)、不使用調節力(正視眼、近視眼)所能看清楚的最遠的點;
② 在注視遠點與近點間目標時,距離越近調節付出也就越大;
③ 正視眼的調節遠點就是遠點,位于無限遠;
④ 近視眼的調節遠點即遠點,位于眼前的有限遠。
⑤ 遠視眼的調節遠點并非是遠點,遠視眼的遠點位于視網膜后,其調節遠點位于眼前的無限遠。
(1)注視遠點以外的目標,無調節力可用,因此不進行調節,就不會發生視覺疲勞。
(2)存在焦線選擇性調節的散光眼,調節功能的使用更加頻繁,就更容易發生視覺疲勞。
(3)放棄焦線選擇性調節的散光眼,在放棄之時,視覺疲勞會突然減輕、甚至消失。視覺疲勞癥狀雖然消失了,但是被測者的雙眼視覺也就喪失了。應當說這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13.隱性斜視是一個不可以忽視的問題
隱性斜視俗稱隱斜視、隱斜。隱性斜視和顯性斜視,都是因雙眼的眼外肌功能的不協調,而導致的兩眼視像在融合為單一視像時出現了異常。
顯性斜視與隱性斜視都是因雙眼肌力不平衡所導致的眼位異常現象。從發生的機制與性質而言,顯性斜視與隱斜視并無本質區別,只是眼位偏斜的程度及表現形式不同而已。而間歇性顯性斜視,是介于顯性斜視與隱性斜視之間的一個類型,這種類型的斜視在不顯現斜視的情況下,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隱性斜視存在。
什么樣的眼位異常叫做隱性斜視呢?簡單地說,就是被隱藏起來的眼位偏斜的傾向性。而顯性斜視就是,已經難于隱藏而成為矯治對象的顯性眼位偏斜現象。
隱性斜視眼位的偏斜程度一般較輕,而且表現為一種被藏起來的偏斜傾向性。因此,被測者自己很難發現,在屈光檢測中這種眼位的異常也經常會被忽略。這種隱性斜視既可以發生在屈光矯正之前(如遠視眼就經常會有內隱斜現象,而近視眼則經常會有外隱斜視現象),又可以發生在屈光矯正之后。后者大多在戴用新配置的屈光矯正眼鏡后1~2周時才能被確認。
盡管隱性斜視眼位沒有明顯的外顯改變,但其視覺疲勞的癥狀卻表現的比較明顯,使其工作效率明顯下降,對其情緒、心理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表1-5所列為隱斜視、間歇性斜視與顯性斜視的基本癥狀、診斷與矯治情況的對照表。
表1-5 顯性斜視、間歇性斜視、隱形斜視的鑒別診斷

讀者通過閱讀上表的內容,既可以了解對隱斜視、間歇性斜視與顯性斜視進行簡單鑒別的必要常識,也可以了解相關的矯治方案選擇的最簡單的基本知識。有了這些知識就可以起到提醒自己、幫助別人的作用。隱斜視是一個不太被人重視,在屈光檢測中又經常被忽略的問題。
在現實的生活與驗配鏡中,隱斜視的臨床癥狀經常會被人誤認為是更年期綜合征、高血壓、情緒不好、眼鏡不適應等原因所致,也經常會與身體亞健康狀態聯系到一起。
作為一名被測者,遇到與“看”有關的類似情況,建議大家:最好先別把自己往“病”的圈里放,放進“病”的圈里治起來就會沒完沒了,而且療效欠佳,遷延不愈。這種療效欠佳,遷延不愈的“病”,經常會與隱斜視的忽略有關。因此,當有了與“看”有關,或雖經長期治療但療效欠佳,而且沒有明確體征的“病”,都應當找有經驗的驗光師進行屈光檢測,或找眼科斜視門診的醫生進行檢查,明確自己是否與隱斜視有關。一般說來,驗光師大多會建議您通過眼外肌訓練和配鏡矯治。而醫生在建議您接受眼外肌訓練的同時,更樂于建議您手術治療。那么,到底是該配鏡呢?還是應當手術呢?這得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倘若,通過眼外肌訓練和配鏡可以解決問題的話,自然就沒人會去接受手術。倘若配鏡解決不了的話,那就只有到醫院接受手術矯治這一種方法可行了。
14.內斜視與弱視對視覺功能的危害
遠視眼被測者中,還經常會出現內斜視與弱視的并發癥,這一問題在少年兒童高度遠視眼則顯得格外突出。其他性質的屈光不正是不是就沒有斜視與弱視的問題呢?高度散光眼,高度屈光參差也有類似的現象。這種現象在近視眼中卻是比較少見的。那么,這種并發癥為什么會在遠視眼比較多見呢?這種并發癥又有什么樣的危害呢?
少年兒童高度遠視眼的被測者,之所以容易發生內斜視與弱視并發癥的原因有兩個。
(1)青少年調節力較大
在看遠與看近的注視轉換中,單眼與雙眼要有兩種生理功能的變化。單眼要想看清楚目標,就得通過眼的調節來完成,調節就是晶狀體的凸度的適應性改變。雙眼要想使雙眼的像合成為一個視像,就需要眼的集合功能發揮作用,集合就是雙眼會聚程度的適應性改變。而調節功能過強的發揮作用,又會過多地帶動集合功能做出不適當的過度集合作用。圖1-17就是遠視眼因過多帶動1.5MA集合力的實際注視狀況示意圖。此圖是以右眼作為斜視眼進行繪制的,顯然右眼的視線方向明顯內斜。

圖1-17 調節過多帶動集合的說明示意圖
(2)調節帶動集合的現象,應當說就是一種生理的適應和生物性選擇的過程
少年兒童處于生理的發育期,其生理功能尚處于不穩定狀態,這種適應與選擇就會表現得更為明顯。這種因調節過大所帶動的過多集合,就會導致內斜視的發生,這應當算作是生物性生理發育中的一種偏差現象吧。
當雙眼的視線不能匯聚于一點時,就會出現復視,這樣被測者就會看到兩個圖像。這對定位判斷和清晰分辨目標是極其不利的。
在這種復視的嚴重影響定位的情況下,神經中樞就會發出指令,對眼位偏斜的那只眼的視覺功能進行抑制,被抑制的眼也就發生了功能的下降,弱視就發生了。這時,被測者復視現象就會消失。但是,弱視眼的視力是極為不良的,最好的矯正結果也只能達到0.8,而且,雙眼的立體視覺功能將受到極為嚴重的破壞。這種狀況,對少年兒童現實的生活、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的選擇都會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了解少年兒童遠視眼發生內斜視與弱視的原因,正確認識內斜視與弱視的危害,是每一位家長應當知道的基本知識。
對于已經出現近距離斜視現象的少年兒童遠視眼的家長來說,應當正確的心態、遠期的危機感和矯治的即刻行動。
首先,所謂正確的心態,就是一定要正視現實。家長們在聽到孩子有斜視時心里都會很不舒服,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家長一定要克服這種不夠理性的情緒,因為誰也不會無緣無故的說別人家的孩子斜視。即便心里這個彎轉不過來,也應當仔細向告知者征詢相關的對策,這才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正是家長應當具有的最起碼的胸懷與心態。
其次,就是要具有遠期的危機感。孩子一旦存在斜視,就會出現復視,最終還會發生弱視,這對孩子視覺功能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到底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多大的影響,是難于預見的。每個家長都不愿意孩子在未來遇到些許的障礙和麻煩。因此,這種危機感就必須在友人告知之際即刻出現。
第三,就是要即刻開始對孩子的斜視現象進行矯治。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有人告訴您:孩子大了就會好的。問題是,孩子大了沒好怎么辦?等他大了,再重新來一次矯治的話,機會可能是不存在的,也許就會使自己的孩子永遠喪失矯治弱視的希望。這就是孩子有斜視、弱視就要立即接受相應矯治的道理所在。
成年人發生的遠視眼為什么就不容易發生斜視與弱視呢?這就好比有人出售的一種方形西瓜,只有在其生長早期套上一個木框才可以使其長成方的。到西瓜已經熟了時再想辦法,西瓜也就方不起來了。成年人生理發育已經成熟,生理功能已經處于穩定的狀態,生理的可塑性已經極其有限了。因此,少年兒童容易產生的生理功能適應與選擇所產生的斜視與弱視,在成年人所起到的影響就會相對較小,幾乎造不成視覺功能重新。
15.眼-視光學矯正要解決哪些問題?
眼-視光學矯正,簡稱視光矯正。老一輩屈光學學家更習慣將其稱之為屈光矯正。但這些詞匯總給人專業性很強的一種感覺。那么,眼-視光學矯正到底說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從人的活動內容看,眼-視光學矯正就是兩種綜合性行為,其一,是驗光;其二,就是配鏡。這也就是說,我們通常所說的驗光配鏡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眼-視光學矯正。這只能說明:老百姓更注意達到目的的過程。因為過程規范,目的將會更容易被實現。但是,可能有相當多的人,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這可能也正是人們在驗光配鏡前總要咨詢“到那里驗光配鏡好”的原因。那么,驗光配鏡要解決什么問題呢?這是驗光配鏡之前一定應做到心中有數的問題。概括起來講,我們進行驗光配鏡的目的應當有以下四個方面。
(1)得到熱情周到的接待
這個方面的內容講的就是眼鏡店的服務問題。有人認為,眼鏡配得好,服務質量差點也無所謂。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對的。
一些眼鏡店因服務態度不好,就經常會遇到不少人因此而轉到其他眼鏡店去驗光配鏡了。這種通過另選店,重新驗光配鏡的做法對不對呢?表上看,僅僅是一個消費舒心與否的問題。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非常有道理的。當一個人心情不佳的時候,心理狀態就會出現偏差,這就會導致生理功能發生變化: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視覺分辨力也極可能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景,眼的屈光矯正鏡度也會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應當說,因服務人員態度不好,而轉到其他眼鏡店去驗光配鏡做法是很正確的做法,以為這種做法是非常符合視覺生理現實的做法。
(2)得到我們眼的準確的屈光矯正鏡度
配眼鏡就要先驗光,這是人所共知的基本知識。只有高質量驗光才可以的獲得準確的屈光矯正鏡度。但是,絕大部分屈光不正者必定是眼鏡的戴用者,只能將獲得準確屈光矯正鏡度希望寄托于驗光師的檢測。倘若我們不能被檢測到這一屈光矯正鏡度,正確、合理的屈光矯正就不會實現。這也正是驗光配鏡出現了托朋友、找熟人現象的原因。在規范驗光程序中進行檢測這是獲得自己眼的真實屈光矯正鏡度的最為可靠的途徑。
關于這一問題,我們將在本書的第二部分進行詳細的討論。
(3)配一副清晰舒適的矯正眼鏡
什么樣的眼鏡,才是符合戴眼鏡者所需求的眼鏡呢?我們所配的眼鏡是否適合于自己呢?這個問題對于戴用眼鏡的人來說,通常是難于找到判斷標準和依據的。但這又是一個必須明確的問題。簡單的地說,定制的眼鏡只要達到兩個目標就是適合于戴鏡者個人情況的。這兩個目標就是:
① 獲得清晰的矯正視力;
② 舒適的主觀戴用感受。
當我們帶上配制的眼鏡,已經獲得了清晰的矯正視力,戴上以后感覺非常舒適,并無異常不適應的相關感受,這就應當是,配眼鏡的人通過自己的感受來判定眼鏡是否符合自己狀況的最為直接的一種辦法。
達到以上兩個目的,說起來很容易,但要做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應當是,可以涉及眼-視光學全部理論與所有技能合理運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落實到具體被測者,并能成功實現屈光矯正目的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圓滿解決,既涉及驗光師的驗光工作的質量,也涉及銷售人員對眼鏡架與眼鏡片的推薦,還要涉及配鏡人員加工裝配的質量。但是,配眼鏡的人只要掌握上述兩條基本標準,就可以對自己新配的眼鏡進行評定。俗話說得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針對眼鏡矯正來說,實踐就應當是戴上眼鏡,通過眼鏡去看我們應當看的目標。在看的行為中,所有的戴眼鏡者都會體驗到:視覺感受是檢驗眼鏡質量的唯一標準。
(4)了解與自己的眼有關的用眼知識
驗光配鏡時,還有一個雙方誰也不說破,但又是配鏡者確實想了解的,驗光師又極愿意告知的,這就是:針對被測者特定的情況,在維護視覺健康與合理用眼方面的建議。例如眼鏡該不該常戴,什么時間復查,平時應當注意什么問題等。對于第一次配眼鏡者來說,保持眼鏡的清潔等問題也將可能會成為雙方經常交流的話題。
以上四個方面,就是配鏡者在驗光、配鏡所應當達到的目的。這也是配鏡者通過自己的心理和視覺感受能夠知覺到的目標。對于配鏡者來說,只要以這四個目標作為配鏡要解決問題的方向,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爭取到配眼鏡的主動性。
16.對屈光不正的大政方針
對于屈光不正來說,到底有多少種對策呢?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呢?應當說,這是屈光不正者最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對屈光不正的對策,說的就是對屈光不正有哪些針對性措施。
從當前看,屈光不正的應對措施策略不外乎兩大類,其一就是不予理睬,其二就是予以干預。這里首先要說明,不理睬并非是什么情況都不理。那么,兩種策略應當怎樣實施呢?表1-6就是這兩種策略應用的最基本情況。
表1-6 屈光不正應對策略一覽表

注:低度及生理散光加上圓柱面鏡難于適應者,可以不進行散光的矯正,但應將散光矯正的鏡度折半加入到球面矯正鏡度之中去。
屈光不正予以干預的策略,具體的方法有哪些呢?對屈光不正的干預策略,大體上講有三類,即屈光不正的預防、屈光不正的控制和屈光不正的矯正。
17.屈光矯正方法的優劣
對于屈光不正進行矯正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光學矯正,一種是手術矯正。
光學矯正指的就是配眼鏡,而手術矯正說的就是在角膜上進行屈光矯正手術,即在角膜上通過切割與切削的辦法來解決屈光不正的方法。關于手術矯正的問題我們將在第六部分屈光矯正中的刀光劍影中進行介紹。通常所說的光學矯正所使用的物品有兩種:
一種就是普通眼鏡,又稱為框架眼鏡;
另一種則是角膜接觸鏡,俗稱為隱形眼鏡。
這就是說,對于屈光不正者,可供選擇的屈光矯正方式共有三種。這三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更好呢?應當說,沒有唯一明確的答案,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表1-7就是對這三種矯正方式相關信息進行比較的一個表格。
表1-7 三種屈光矯正方式的比較

對于個人來說,到底選擇哪一種方案,這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由自己來選擇。
(1)年齡:目前規定接受屈光手術必須年滿18歲。低于18歲只能采用普通眼鏡、隱形眼鏡的矯正方案。即便是前兩種矯正方案,也要根據年齡來選擇,例如學齡前、小學生自控力比較弱,就不適合采用隱形眼鏡的矯正方案。
(2)生活環境:生活環境不良,風沙較大,就不適宜戴用隱形眼鏡,只能選擇戴用普通眼鏡的方案。
(3)工作性質:工作性質不同,選擇的矯正方案也會不同。如在飯店、賓館工作,單位要求不得戴眼鏡,則只能選擇戴用隱形眼鏡,或接受屈光手術。假如從事的是IT業工作,則還要再加上近用工作專用眼鏡的解決方案。
(4)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力有限,就不宜選擇屈光手術的方案,“手術”必定是有一定風險的事情(關于這方面的內容我們將在第七章中進行介紹)。其他兩種方案,風險則明顯要小的多。
(5)個人意愿:當然,不管選擇哪一種方案,都是由個人的做出的決定,這就要求我們,做決定之前一定要考慮周全。
18.近視眼發生的原因、預防與控制
屈光不正的預防、屈光不正的控制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兩個課題。在兩個課題的研究與探索中,一般是以近視眼的預防與控制。有關近視眼的發生原因可以歸納為四種學說(表1-8)。
表1-8 近視眼發生原因一覽簡表

在上述諸多原因中,到底哪一種原因才是近視眼最根本的發生原因呢?在眼-視光學界和眼科學界至今尚沒有定論。因此,到底用什么方法,做好什么事情,就可以保證近視眼不發生呢?或保證近視眼不發展?應當說,時至今天,這個根本的方法還沒有找到。
那么,對于近視眼的預防與控制應當怎樣做呢?我們只能針對與近視眼發生有關的各種原因做好綜合性工作,爭取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好近視眼的預防和近控制工作。目前,我們能做到的兩件事,如下面所示。
一、增強體質
(1)均衡營養
均衡營養是人健康的保證,當然這對眼的健康也很重要。例如、當前認為吃糖多了比較容易導致近視,因此要想不近視(或控制近視快速增長)就必須控制糖的攝入量。關于這方面的相關注意要點,我們將在本書《第十一章 眼睛的衛生保健》中予以討論。
(2)鍛煉身體
鍛煉身體,對人眼至少有兩個好處:① 只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鍛煉身體肯定會增強體質。當人身體比較虛弱時,不但我們的身體比較容易累,而眼睛也將更容易發生時視覺疲勞就是明證。② 鍛煉期間,肯定是要看遠(或相對看遠)的,這就規避了眼的過度調節問題,不管是對預防近視還是控制近視都將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養成科學用眼的習慣
(1)用眼要勞逸結合
人要勞逸結合,眼睛作為人的一個器官也要勞逸結合。否則的話,也會出現視覺疲勞,出現頭疼、腦漲、看書跳行落字的現象。更重要的是:眼睛一旦疲勞,就有可能導致近視的發生、近視發展的速度就會加快。
(2)合理戴用眼鏡
對于戴眼鏡的人來說,首先配的眼鏡都是看遠的眼鏡,這種眼鏡只適合于看遠及短時間看近,并不適合長期長時間看近處的物體。關于已經戴用眼鏡的人,怎樣戴眼鏡才算科學合理,我們將在本書《第九章 科學戴用自己的眼鏡》中進行介紹。
(3)適當使用手機
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也給人們的眼帶來了極大的危害。青少年近視眼發生率之所以這么高,一旦近視后就控制不住的增長,應當說和手機、平板電腦(TPC)的使用是密切相關的。不但大人手機不離手,就是孩子也是如此,這種現象隨時隨地都能見到,甚至是2、3歲的孩子都在熟練的撥弄手機,這種已經幾乎成為全民的一種不良習慣,對人的視覺健康必將帶來我們不愿看到的問題。針對這樣的不良習慣,特別告誡:年輕的家長,要想讓自己的孩子盡可能不發生近視、一旦得了近視能得到控制,那就要做好自己孩子的工作:讓他從小遠離手機、遠離TPC(平板電腦),養成一個良好的用眼習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更多的孩子在未來有一雙明亮、清澈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