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掉心里的墻61堂實用生活心理課
- 趙小明
- 1023字
- 2019-02-12 12:54:00
婚姻中的妻子
有學員問了一個和夫妻關系有關的問題。
先談一下這位女學員的背景。她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比較壓抑,缺乏安全感。長大之后和父母關系也一般。她說做了好幾次心理咨詢,找過不同的咨詢師,很多咨詢師都指責她的不是。她自己為此已經改變了很多,希望通過自己的改變影響老公。
其實,不論妻子如何為了丈夫改變自己,都不意味著能改變自己的丈夫,這并不是你能選擇的唯一方法。
有些人受到錯誤的“心靈雞湯”誤導,認為似乎改變自己,問題就能解決。其實這不是絕對的。
人和人在一起互相溝通的過程中,一定是互相影響,互相試圖改變對方,而且也是互相被改變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人不但互相被改變,也會被社會環境所改變。
說到這兒,我們來談一談,丈夫和妻子是被哪些東西改變和影響的。先來談妻子。我想起一句話,魯迅曾經說過: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兒性,但沒有妻性,妻性是被逼成的,妻性本來是一種混合體,是母性和女兒性相互結合而成的。魯迅的這種說法我倒覺得有一定的道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這也是合乎情理的。原因就是世界上本無我們說的這種婚姻制度?;橐鲋贫仁侨祟愡M入文明社會才有的。而女人作為母親和女兒的階段那是天然形成的。
這說明了什么呢?首先,每個人天生就會被父母所影響,他們可能模仿父母與人打交道的模式。弗洛伊德認為有些女人找老公更愿意找一個像父親那樣的人?;蛘咦吡硪粋€極端,喜歡找一個與父親形象完全相反的人。這就變成了一種移情的配對。
第二,女人可能會從媽媽身上學習做母親,也就是我們說的女人天生有母性。當女人結婚之后,面對自己丈夫,她可能希望成為一個像母親那樣的妻子。這種情況下,她實際上是把丈夫當她的小孩一樣來對待。
所以女人要修煉做妻子的情商,當然對于男人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既有永遠長不大的小男孩般的依賴,也有像一個嚴厲父親一般想要當家做主的權力要求。男人也需要學習做一個成熟有責任感的丈夫,改變內在的小男孩形象,與妻子平等地分享家庭的權力。
在婚姻中,妻性是一種情商,需要修煉。所以在這種背景下,當女性能夠覺察出自己婚姻中的角色定位時,她就會去改變。
有的丈夫找女人就是要這個女人做他的好媽媽,你不要管我太多,但是你要照顧我;還有時候,丈夫可能想把你當女兒,你要像個女兒一樣又依戀他又聽話。
我們并不是說,男人有什么樣的要求,女人就要滿足他;而是明白這種要求,你才會知道怎么樣和他互動,怎么樣來引導這個要求。用高情商的方式適度滿足對方,找到一種雙方都舒服滿意的互動方式,就能更好地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