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健身功法:八段錦 五禽戲 易筋經 太極學 六字決
- 周慶海
- 3141字
- 2019-02-12 12:42:25
第一章 千年魅力八段錦
八段錦的起源
八段錦并不是一種拳術,而是一種十分優秀的養生健身功法,其動作古樸優雅,由八節動作組成,因而得此名。八段錦大約形成于12世紀,分為站式八段錦和坐式八段錦。站式八段錦又稱武八段,多為馬步式或直立式,俗稱北派,多適合青壯年與體力充沛者習練;坐式八段錦又稱文八段,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氣,俗稱南派,適合年老體弱者習練。
八段錦歷史悠久,流傳廣泛,由于其簡單易學,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對于八段錦的起源,在東晉許遜的《靈劍子》中有關于其鍛煉方法的記載。但最早出現“八段錦”名目的是宋代洪邁所著的《夷堅志》一書。因此大部分人認為八段錦是在宋朝時編創的。
實際上,據史料記載,健身氣功八段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相傳在4000多年以前,中原大地洪水泛濫,百姓因長期遭受雨水潮濕之害,導致筋骨萎縮而不健壯,氣血瘀滯而不通。這時,一位智者發明了一種“舞”來治療這些疾病。慢慢地,這種神奇的舞蹈便演變成了我們所稱的導引術,就是現代所稱的八段錦。
有史料寫道,八段錦是由岳飛將軍見當時宋朝兵將遠離家鄉八千里,士氣低落,為了加強體能、提高士氣,于是命一位姓牛的將軍擬定一套功夫,集體操練。此套功夫由八個動作組成,故曰八段錦。
其實,直到今天,八段錦究竟為何人、何時所創,尚無定論。但可以得知的是:八段錦是歷代養生家和習練者共同研究、編創而成的,是眾人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晶。
八段錦簡單易學,安全可靠,適合于男女老少各種人群,長期習練,可健身祛病、增智開慧。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民族體育事業高度重視,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先后出版了唐豪、馬鳳閣等人編著的《八段錦》。隨之,習練八段錦的群眾大大增加,到20世紀80年代初,“八段錦”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了大專院校,極大地推動和發展了八段錦的理論與內涵。到現在,八段錦經過更為細致的研究和修改,已成為普通老百姓的養生健身功法,并日趨大眾化。
不同類型的八段錦
1. 依習練形式分
八段錦根據習練方式的不同,分為站式八段錦和坐式八段錦。顧名思義,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站立習練和靜坐習練。八段錦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無論哪一時期,無論哪一流派,始終沒有脫離以形體鍛煉為主的習練特點。它通過對肢體的運動,從而達到疏經通絡、調理氣血、強壯筋骨等作用。由于站式八段錦比坐式八段錦流傳及應用更為廣泛,影響較大,所以本書以站式八段錦為主。
2. 依地域劃分
八段錦根據不同的地域可分為南、北兩派。南派多以坐式動作為主,且習練時動作柔和緩慢,剛柔相濟;北派多以蹲馬步為主,動作以剛武有勁為主。實際上,不論是文八段還是武八段,顯著的區別在于精氣神的貫注點不同。
3. 依功能劃分
八段錦根據不同的功能可分為健身八段錦、祛病八段錦和養生八段錦三類。其中,健身八段錦的習練重點在于壯力;祛病八段錦也稱坐式八段錦,其對應著機體的五臟六腑,不同的習練動作可治療不同的病癥,因此具有很好的祛邪祛疾功效;養生八段錦的習練宗旨與以上兩者都不同,其目的在于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由于其動作簡單,方法易記,流傳較廣,所以本書以養生八段錦為主。
八段錦的習練特點
1. 柔和緩慢,行云流水
柔和,即動作不僵硬、動作輕松自如,舒展大方;緩慢,即身體重心平穩,虛實分明;行云流水,即習練時忌直上直下、直來直去,應注意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轉換間的上下相隨、節節貫穿。初學者應先求動作方整,再求動作圓活、柔和緩慢,最后體會動靜相兼。
2. 松緊相兼,動靜相宜
松,即習練時肌肉、關節、神經系統等處于放松狀態;緊,即習練時可適當用力,急緩相配,尤其是在動作的銜接轉換處;動,即通過意念的引導,身體動作需輕靈自然,節節貫穿;靜,即習練動作從外在看略有停頓,但實際上肌肉還保持內力,內勁依舊在牽引拉伸。
3. 形神合一,意氣相和
習練八段錦時,意念活動不是守一,而是在不同的習練階段,意想不同的習練過程。練功初期,意念活動重點在于習練提示和動作規范上,要求動作正確,路線明確;練功提高階段,意念活動主要在動作的風格特點和呼吸配合上,要加強習練質量的提高;在功法熟練階段,意念也會隨呼吸、動作的協調而越來越自然,從而逐漸達到形神合一,意氣相和。
神奇的養生效果
八段錦不僅動作優美,還可以保健養生,因此也是一套較好的醫療康復體操。
1. 調理身心,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八段錦的動作柔和而舒緩,利于身體充分放松,精神調節。堅持習練,利于舒展筋脈、活血通絡、養氣壯力。現代研究已證實,通過習練八段錦,人體血管彈性可明顯改善,心肌收縮更加有力。此外,八段錦的基礎姿勢之一即為站樁。研究表明,適量的站樁可提高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加速下肢血液回流到軀干和頭頸,從而使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環增強,達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
2. 疏通氣血,防治關節筋骨疾病
習練八段錦要求松中有緊、緊中有松。松與緊的協調配合、頻繁轉換,有助于機體的陰陽協調,還可潤滑關節、流通氣血、強壯筋骨。堅持習練,可防治關節筋骨疾病。
3. 整體調節,鍛煉全身
習練八段錦時,基本是由脊柱來指揮的,即以脊柱為中心,帶動全身運動。由于支配肢體臟腑的神經根分布在脊柱兩側,因此脊柱有人體“第二生命線”的美稱。八段錦通過對脊柱的拉伸旋轉,刺激、疏通任督二脈,從而具有整體調節、鍛煉全身的效果。
總之,八段錦除有較好的強身益壽作用外,對于頭痛、眩暈、肩周炎、腰腿痛、消化不良、神經衰弱諸癥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現代人工作緊張、缺乏鍛煉,經常感到四肢無力、腰酸背痛、精神不佳,如果堅持練習八段錦,必定讓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精神為之大振。
八段錦的習練指南
1. 習練時間
① 隨時都可習練。但最好選擇不宜被打斷或中斷的時間段。
② 習練一套八段錦一般只需13分鐘左右,因而較易做完一整套的動作。
2. 習練場所
① 由于八段錦屬徒手定步功法,因而沒有場地限制,可隨地習練。
② 如條件允許,最好選擇空氣新鮮、安靜的地方習練。
3. 習練頻率
① 一般情況下,習練八段錦一周應不少于5次,每次習練時間為15~30分鐘。間隔休息2分鐘為宜。
② 習練時需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尤其是初練者,對于難度較大的動作,可拆開或降低難度習練。
4. 習練要領
① 初練八段錦,要做到上體中正、下肢穩定;步型、步法、手型、手法清晰、準確、到位。
② 當習練進入熟悉階段后,注意重心的轉換、身體平衡的調節、腰肩的扭動及四肢的銜接等。總之,此階段要求動作柔和緩慢、圓活連貫、上下相隨、節節貫穿。
③ 在進入鞏固階段后,要求做到內外放松、思想寧靜、專一練功的“三調合一”境界。
④ 習練八段錦時一般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即吸氣時提肛、收腹、膈肌上升;呼氣時松肛、松腹、膈肌下降。
5. 習練宜忌
① 練功衣要寬松,忌緊身服、高跟鞋。習練階段注意補充營養。
② 練功中和練功后,避免風吹日曬,尤忌習練后冷水洗浴。
③ 初練者在時間上要注意“延長法”,即開始練習5分鐘便可,隨著動作的熟練逐漸延長,一般在1周內延長到30分鐘左右。
④ 如有患病,或發熱、出血、外傷等情況時,暫停練功。女性在月經期不宜練功。
⑤ 如練功中出現頭暈、惡心等現象,馬上暫停練功。尤其是年老或體弱多病者更要注意時間的調節。
⑥ 收功時要慢慢進行,先散步1~3分鐘,再輕輕活動筋骨,按摩頭面,且收功后不宜立即做重體力活。
八段錦的基本動作
1. 基本手型
(1)拳 用拇指抵掐環指(無名指)根部指節內側,其余四指彎曲收于掌心,即握固。
(2)掌
掌一:五指稍分開,微屈,掌心微含。
掌二:拇指與示指(食指)分開成八字狀,示指豎起,其余三指第1、第2指節屈收,掌心微含。
(3)爪 伸直手腕,五指并攏,將拇指第1指節及其余四指第1、第2指節屈收扣緊。
2. 基本步型
馬步:雙腿平行開立,雙腳之間的距離為本人腳長的2~3倍,然后下蹲,腳尖平行向前,勿撇。雙膝向外撐,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大腿與地面平行,同時胯向前內收,臀部勿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