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3 美國陸軍“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
影響力指數
作戰能力
部隊規模
服役時長
部隊概況
“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的真實名稱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綽號“Green Beret”。“綠色貝雷帽”是美國陸軍中一支規模最大的特種部隊。這支部隊裝備有各種步兵武器和運輸直升機,擁有十分先進的通信器材,包括衛星通信和通信距離達3200千米的輕型通信裝備。不過隨著美國陸軍的地位逐漸削弱,現在這支部隊上鏡的頻率并不高,但是并不阻礙其輝煌的歷史。

■“綠色貝雷帽”小隊合影
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U.S. Army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USASOC)于1989年12月1日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Fort Bragg)成立。起初作為一個陸軍的兵種司令部,用于提升陸軍特種作戰部隊的戰備水平。USASOC是作戰精英的聚集地,他們能夠在全譜作戰中指導軍事行動,包括非常規戰爭、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直接行動、心理戰、特種偵察、民事行動、對外軍事援助和信息戰。
USASOC指揮并控制兩個附屬司令部、四個下屬單位,這些部隊在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SOCOM)的統一安排下,在全球輪流遂行戰斗指揮任務,并為配合這種戰斗部署進行相應的訓練和修整。USASOC也與國民警衛局及各州的國名警衛隊指揮官一同監管國民警衛隊陸軍特種部隊的戰備、組織、訓練和使用。
USASOC附屬的兩個司令部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司令部和美國陸軍約翰·F·肯尼迪特戰中心&學校。它們的總部都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下屬的五個單位是:特種作戰保障旅,駐地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第75游騎兵團,總部設在喬治亞州本寧堡;第160特種作戰航空團,駐地肯塔基州坎貝爾堡;第95民事旅,駐地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第4心理戰大隊,駐地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

■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徽章

■綠色貝雷帽

■執行任務的“綠色貝雷帽”隊員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司令部任務是為滿足美國軍方在全球的戰區指揮官進行特種軍事行動的要求,對特種部隊各單位的作戰部署和行動執行,進行組織、裝備、訓練并做好戰備工作。而陸軍特種部隊司令部轄有5個現役特種作戰群和2個國民警衛隊陸軍大隊。如前文所述,每個特種作戰群都有3個特戰營、1個支援營和1個總部連。特戰營下屬的各連都編有6個作戰特遣隊(Operational Detachment Alphas, ODA)。
發展歷史
作為美國老牌的特種作戰部隊,“綠色貝雷帽”屬于美國陸軍中最精銳的特種作戰部隊,創建于1942年7月9日,到二戰結束時已發展到由多支特種支隊組成的特戰部隊。自1952年底開始,第一支特種作戰部隊陸續參加了多場局部戰爭,并由此聲名顯赫。
“綠色貝雷帽”曾在越南戰爭中執行過許多任務,比如當時比較著名的營救戰俘的“絕密-山西”計劃,不過由于情報有所偏差,所以此次營救任務并成功,隊員們只是襲擊了一個空的戰俘營。不過由此也開啟了特種部隊參加實戰的案例。

■“綠色貝雷帽”隊員在檢查裝備

■進行反恐演練的“綠色貝雷帽”隊員
越南戰爭中,“綠色貝雷帽”的指揮員必須學習當地語言,而且行動范圍也遠遠超過了正規陸軍單位所能提供支援的敵方。許多“綠色貝雷帽”行動都經由軍事指揮部、事務與行動群協同,所以也習慣稱為特種作戰群,這一叫法也沿用至今。
不過在越南戰爭之后,“綠色貝雷帽”由于軍方作戰方式的調整,再沒有出彩之處,只是在一些局部戰爭中執行一些戰術任務。而在海灣戰爭中,該部隊再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被派到了伊拉克,配屬到多國部隊的營一級單位,起到了先鋒作戰的作用。例如,他們在開戰前潛入到伊拉克境內秘密監控敵軍的動向,其中一個作戰小組甚至滲透到離巴格達不到100千米的地方進行偵察。這些滲透行動為多國部隊后來的精確打擊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情報,對戰爭的決勝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這樣說,“綠色貝雷帽”成立60多年來,無論美國的陸軍戰車駛向哪里,“綠色貝雷帽”就出現在哪里,它已經成為美國陸軍一把銳利的“軍刀”。
人員訓練
由于“綠色貝雷帽”的特殊性,因而對人員素質的要求還是很嚴格,能夠通過考核進入該部隊的人并不多。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設立的“綠色貝雷帽”的訓練基地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布拉格堡,原名為布拉格堡特種作戰訓練中心,現在改稱“肯尼迪特種作戰中心”。肯尼迪特種作戰中心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唯一的訓練中心。
“通過艱苦的訓練和各種困難的考驗”是肯尼迪特種作戰中心的訓練宗旨,雖然許多志在加入“綠色貝雷帽”的志愿者都是原本服役單位中的佼佼者,但在這里有高達75%的人被淘汰。

■進行直升機空降的“綠色貝雷帽”隊員

■“綠色貝雷帽”隊員進行狙擊訓練
據稱,這些從美國全軍中挑選出來的優秀的志愿者們的平均年齡處在號稱軍人“黃金年齡”的20~23歲。
通過初步資格審查的志愿者還將接受為期24天的評估挑選訓練。其中第1~6天這一階段將進行個人評估,項目包括完成登記手續、體檢、游泳測試、陸上定向訓練、基本急救課程。第7~14天是低強度階段測試,項目包括耐力跑、障礙跑、長距離競走、陸上定向和全副武裝途步行軍等。第15~16天依然處于低強度階段,項目為系繩、障礙跑、搬原木和捆綁等。第17~23天將進行小組評估,項目包括特殊情況處理和部隊集結。第24天是最后一天,合格的志愿者將會被挑選出來,并辦理入隊手續和協調關系。
在入選“綠色貝雷帽”后還要進行一個為期16周的專業訓練。每天的訓練時間長達17個小時,主要訓練內容有體能、野外生存、偵察、巡邏、偽裝、通信、刺殺、格斗等。其中關格斗就要求在山地、叢林、水池中、泥塘中、房屋中、車輛上進行,這是他們一個主要訓練科目,因為他們以此來訓練隊員的反應、意志力、斗志、殺氣、行動的敏捷性及果斷性。
首先,這些“綠色貝雷帽”的新兵們將進行為期31天的單兵訓練。訓練的第一科目是體能訓練,體能訓練是最為艱苦的訓練科目。新兵們將在凌晨5點鐘起床,在做完體操后,接著進行數千米的跑步,下午5點再次進行全程10千米、負重20千克的越野長跑。然后隊員們將進行巡邏、偽裝、路上定向、地圖判讀、白刃格斗、耐力和毅力、通信以及心理素質等訓練。而在生存訓練中,隊員們經常會被置于原始森林或是荒漠中數個晝夜,直接暴露在烈日或冰雪之下,而且還要躲避由友軍扮演的“敵人”的警犬和巡邏隊的搜捕。在該訓練中,隊員們需要掌握大量生存技能,包括識別和熟悉各類動植物的捕捉和野外烹調方法,并區分它們是否有毒或有醫藥價值;學習飲水凈化法和取火的要領;在構建營地時,如何進行防水、保溫和防蟲等。

■“綠色貝雷帽”隊員進行障礙翻越訓練

■“綠色貝雷帽”隊員們進行體能訓練
另外,每名隊員還要懂得簡單的外傷和骨折的處理方法;溺水者的人工呼吸發;中毒、中暑、咬傷、發燒和凍傷等緊急處置法;以及惡劣條件下運送傷病員的方法等。
在結束這個為期16周的專業訓練后,隊員才能正式編入“綠色貝雷帽”。然后進行更為專業的訓練,直至全部掌握約72個科目為止,同時他們還必須掌握2~3門外語。
嚴格的訓練使該部隊具有很強的獨立作戰能力。官兵個人作戰技能高超,能在30秒內打倒敵人。“綠色貝雷帽”隊員會講多種語言,全部了解東、西方國家生產的各種新、舊武器。在世界大多數環境下,他們都能夠進行空降、潛水,從事山地戰、叢林戰、沙漠戰、滑雪戰和游擊戰等特種作戰。
實戰案例
1970年11月,越南戰爭期間,有約450名美軍士兵被俘虜,這其中還包括時任美國第7艦隊總司令麥凱恩的兒子約翰·麥凱恩。并且這些戰俘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已經被關押了2000多天,由于美國國內反戰人士持續給美國政府施壓,要求停止越南戰爭,并解救出戰俘,于是美國政府便計劃出了解救人質的“象牙海岸”行動,此次行動由“綠色貝雷帽”負責。
在經過一系列周密的計劃與偵察之后,11月20日,救援部隊正式展開營救行動,在直升機臨近北越山西戰俘營準備降落時,由于周圍的樹木過于高大,直升機旋翼打在了樹上,直升機直接摔落在地,所幸沒有人員受傷。此時救援隊隊員沖進戰俘營進行搜救,但在與戰俘營守軍激烈戰斗一段時間后才發現戰俘已經被提前轉移,隨后參加救援的突擊隊員搭乘直升機撤離。雖然此次行動的目的沒有達到,但由于過程中沒有人傷亡,因此此次行動本身是成功的。

■嚴陣以待的“綠色貝雷帽”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