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6 英國陸軍特別空勤團
影響力指數
作戰能力
部隊規模
服役時長
部隊概況
英國特別空勤團是目前英國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支正規的特種作戰力量。該部隊創立之初就以戰斗力強大而著稱,是一支聞名世界的老牌特種部隊,共有21團、22團、23團三個團。
SAS的臂章是“特別空勤團傘兵之翼”(SAS Parachute Wings),繡有3樣獨具SAS特色的東西。短劍:鋒利無比,能精確刺入敵人要害。張開的翅膀:既是表示這支部隊特別空勤團的身份,同時也表示其能快速部署到地球上任何需要的地方。臂章下端:紅邊藍底的綬帶上繡著特別空勤團的座右銘:“Who dare wins”(“敢做就贏”或“勇者勝”)。由于這個標志,SAS也被稱為“飛翔的匕首”。

■英國特別空勤團臂章

■穿戴夜視鏡的SAS隊員
SAS的制服與裝飾都很簡潔,通常他們仍然穿著標準的英國陸軍制服,只在特殊情況下才佩戴“團”飾物。SAS三個基本的識別標志是土黃色的貝雷帽、紐扣和帽徽。此外,軍官用的皮帶和手套、鞋子都為黑色。SAS的戰斗服是標準的英國陸軍式樣,加上沒有任何徽章的土黃色貝雷帽或有帽檐的迷彩帽。在一般情況下,SAS和英軍的其他部隊區別不大,比如SAS士官的階級章都是佩戴在肩上,而不是右袖上。
在與恐怖分子作戰時,SAS通常穿戴全黑色的作戰服,搭配黑色防彈背心、腰帶及靴子。此外,還會根據戰地情況配發防毒面具和灰色防閃光遮光罩。SAS的服裝配置非常完善,且每件物品都有穿戴它的理由,這些組件搭配使用給SAS確實帶來了作戰能力上的大幅提升。
發展歷史
SAS成立于1941年7月22日,1946年6月30日被解散,1947年5月1日重組并發展至今。
二戰初期,在英國軍隊中成立了一個名為“L分隊”的小型部隊,由戴維·斯特林上校建立。起先,這支“小部隊”人數非常少,直到1942年10月才增至390人,同時更名為第1特別空勤團。在該部隊的多次重組和擴充后,演變成了特別空勤團(SAS),包含兩個英國團(1 SAS、2 SAS)、兩個法國團(3 SAS、4 SAS)、一個比利時中隊(后來的5 SAS)和一個通信中隊。

■早期的SAS隊員
SAS作戰時,頭戴一頂紅色貝雷帽,在德軍后方給德軍以沉重的打擊,威震四方,被德軍稱為“紅色惡魔”。SAS在意大利和歐洲西北部,因以訓練精良的小型團體深入敵后獨立作戰,而建立了良好聲譽。
在歐洲的戰事結束后,由于英軍內部問題,SAS解散了。不久,英國決定再次組建一支類似于SAS的特種部隊,以便在未來的歐洲戰爭中活動。于是,一支地方自衛隊向此轉變,成立了第21特別空勤團(21 SAS),而且第21特別空勤團還包含了戰時的兩個英國特別空勤團1 SAS和2 SAS。
1951年(馬來亞“緊急行動”期間),英軍一位前空降特勤旅的指揮官卡魏特來到馬來亞,成立了“馬來亞偵察隊”(空降特勤隊),而且很快將其編制擴充到團級規模,1952年馬來亞偵察隊更名為第22特別空勤團(22 SAS)。
特別空勤團于1958年11月至12月在馬來亞沖突結束后轉至阿曼,以攻擊盤踞在2500米高的阿克達山脈的叛軍。在這次戰斗成功結束后,又在馬爾文進行了短暫的停留,隨后便回到了英國。
1972年,為了對付日益猖獗的“愛爾蘭共和軍”極端分子及其他恐怖組織,特別空勤團正式改編為英國反恐怖特種部隊。自正式執行反恐怖行動職能以來,這支部隊又創造了許多值得稱頌的戰績。

■負責為臨時機場進行警戒的SAS隊員
人員訓練
作為現代特種部隊的佼佼者,SAS的新兵選拔條件非常嚴格,首先招收對象只能是來自英國陸軍其他部隊的志愿者,而且每個志愿者首先需要完成SAS本部挑選的課程,這些課程的內容包括用來判斷每個人是否有心靈調適、身體耐力、自律能力和強韌的精神等素質。
SAS的主要兵源來自英國空降團的傘兵志愿者,這些志愿者大多畢業于布雷克諾傘兵作戰學校。他們在加入SAS之前,需要在學校接受至少8周的初級傘兵軍士訓練。在他們所學的35門課程中,分為兩個單元:第一單元為武器、地形學、航海、偽裝、部隊管理等;第二單元為分隊的偵察、巡邏、伏擊和反伏擊攻防戰術,以及直升機駕駛等,最后以陣地防御實戰作為結束。
SAS在志愿者中進行嚴格的訓練選拔,甚至出現過士兵在測試訓練中累死的事故,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到這樣的訓練進程。這種超乎尋常的訓練和選拔通常長達兩年之久,共分為六個階段。

■進行直升機繩降練習的SAS隊員
體能培訓階段
參訓者需要全副武裝向指定目標越野行進,而且隨著路程的增加,負重還會逐步增加。在行進途中,應試者需自己使用地圖和指北針判定方位與方向并在地圖上進行標記。甚至連地圖的折縫也必須按照原有的樣子折疊好,以免暴露路線和目的地。SAS在選拔訓練人員的最初階段即開始培養士兵保密和安全防衛的意識。這種超強度的體力測驗的目的是將不合格的人盡早淘汰。
除了負重越野以外,體力測驗已知的訓練項目還有泥地匍匐前進,以及要求應試者把身體浸到一個不僅有泥漿,而且還有大量令人作嘔的腐爛動物內臟的水溝里。當然,這些項目還只是“冰山一角”。

■SAS隊員進行戰地救援訓練
21天耐力訓練
普通人一天只能走8~12小時,而應試者則需要持續20小時的長距離行軍,而且是需要連續多天都如此,休息時間極短。參訓者會被放置在陌生的荒野上,向地圖的預定集合點行進。應試者在途中可能會因為穿越沼澤和迷失方向而多跑不少的冤枉路,最后到達目的地時通常會疲憊不堪。

■布置戰術任務的SAS隊員
野外生存和反審訊訓練
野外生存與反審訊是為期3周的生存訓練,應試者需要學習在荒野中就地取食以維持生存,包括采食蘑菇和海藻、布設陷阱獵捕小動物以及捕魚等。訓練中,應試者需要被其他部隊搜捕的情況下在野外堅持數個晝夜。
連隊培訓
通過以上訓練后,新兵就會進入SAS常備部隊的4個連隊,而每個連都有4個不同專業的排。新隊員可以自己挑選將要去服役的排。而這個階段的培訓更接近實戰化,這個階段的訓練包括高空自由跳傘、操舟技術和乘潛艇實施兩棲作戰、攀登山崖和冰坡、軍用車輛駕駛等科目。SAS還有一個連會定期在挪威北部進行冬季作戰訓練,包括如越野滑雪等,以便在戰時能夠適應挪威、丹麥以及此類寒冷地區的戰場情況。

■通過直升機進行機動的SAS隊員
實戰化訓練
SAS要求基礎的戰斗小組中至少有1人要熟練地掌握可能被派遣地區的語言文字,以適應戰地需求。同時還會開展為期3周的射擊訓練,每個隊員至少要發射1500發子彈。射擊訓練的內容大致為:解救被占領的房屋內的人質,擊斃恐怖分子等科目。此外,爆破和炸彈排除也是全體隊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還有專家給隊員講授各種炸藥的性能和定時觸發引爆裝置的拆解。

■SAS進行反恐怖訓練
正式服役
只有真正完成了以上這些訓練和測試之后,新隊員才會被官方認可,正式進入連隊參與行動。而能夠成為正式隊員的,無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雖然淘汰率驚人,但是所選的隊員都能夠獨當一面,可以在各種作戰環境下完成任務。

■SAS隊員登上AW159“野貓”直升機
流行文化
前SAS隊員克里斯·蒂安(Chris Ryan)在波斯灣戰爭中被分配到布沃爾2-0(Bravo Two Zero)小隊,他是小隊中的唯一幸存者,并創下了“最遠距離逃生”的紀錄。由于他在逃生期間喝了含有核廢料的污水而導致肌肉嚴重萎縮,因此被迫從前線退居后方,他選擇在部隊當一名教官直到1994年退伍。退役后的他成為了一名小說作家,其小說《反擊》(Chris Ryan's Strike Back)被翻拍為電視劇《反擊》。
SAS隊員中,還有一位被國內網友廣為熟知,他就是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貝爾·格里爾斯由于在非洲南部的一次自由跳傘出現意外而退役,退役后成為了一名作家、登山家、主持人、演說家。他因拍攝求生系列節目《荒野求生》而被國內觀眾熟知,并被網友稱為“貝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等。美國總統奧巴馬還主動參加了由貝爾主持的《荒野求生》節目。

■《荒野求生》節目中的奧巴馬與貝爾·格里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