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裝出擊:全球裝甲師百科圖鑒
- 軍情視點
- 1449字
- 2019-01-21 17:25:23
1.4 裝甲兵的裝備
1.4.1 坦克
坦克按戰斗全重和火炮口徑的大小可分為輕型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三種。輕型坦克通常重10~24噸,裝備小口徑武器,主要用于偵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條件下作戰,其特點是外形小、重量輕、速度快、通行性高;中型坦克通常重25~42噸,用于遂行裝甲兵的主要作戰任務,能夠勝任偵察、支援、攻擊等多種角色;重型坦克通常重43~80噸,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戰斗,其特點是火炮口徑大,炮管長,攻擊力大。同時,重型坦克車體裝甲厚,抵御炮擊的能力強。
二戰期間,英國曾一度將坦克分為步兵坦克和巡航坦克。步兵坦克的特點是既保留了坦克的強大火力和裝甲防護,又可搭載少量步兵進行突擊及近戰支援;巡航坦克又名巡洋坦克,概念與巡洋艦相似,具有高移動速度及良好機動性,配備機槍及小口徑火炮,可支援步兵進行突擊或小規模偵察。
20世紀60年代以后,由于二戰時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造坦克的現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多數國家將坦克按用途分為主戰坦克和特種坦克。習慣上把在戰場上執行主要作戰任務的坦克統稱為主戰坦克(取代了傳統的中型和重型坦克);裝有特殊設備、擔負專門任務的坦克,如偵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陸坦克、噴火坦克等,統稱為特種坦克,多數是輕型坦克(但大部分國家,將支援作戰用的輕型坦克,仍保留輕型坦克的稱呼)。

美國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1.4.2 裝甲車
裝甲車的特性為具有高度的越野機動性能,有一定的防護和火力作用,分為履帶式和輪式兩種,一般裝備1~2門中小口徑火炮及若干機槍,一些還裝有反坦克導彈,結構以裝甲車體、武器系統、動力裝置等組成。為了增強防護和方便成員下車戰斗,多采用前置動力裝置方案。
隨著坦克的誕生,火力、防護性和越野性都相對較弱的裝甲車失去了在戰場上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地位,于是它轉向其他用途發展,但坦克也是裝甲車的一種,只是在習慣上通常因作戰用途另外獨立分類,而裝甲車多半是指防護力與火力較坦克弱的車種。按照用途來分類,裝甲車主要分為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裝甲運兵車為步兵和作戰物資提供裝甲保護,而步兵戰車則主要用于支援步兵戰斗,雖然它也可以運載單位,但是載重量大大減小。
除步兵戰車和裝甲運兵車外,裝甲車還包括裝甲偵察車、裝甲指揮車、裝甲通信車、裝甲救護車、裝甲掃雷車、裝甲架橋車等。

美國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
1.4.3 火炮
火炮是指利用機械能、化學能(火藥)、電磁能等能源拋射彈丸,射程超過單兵武器射程,由炮身和炮架兩大部分組成,口徑不小于20毫米的身管射擊武器。
火炮是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擊力量,具有強大的火力、較遠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較高的機動能力,能集中、突然、連續地對地面和水面目標實施火力突擊?;鹋谥饕糜谥г⒀谧o步兵和裝甲兵的戰斗行動,并與其他兵種、軍種協同作戰,也可獨立進行火力戰斗。
按運動方式,火炮可分為步兵火炮、自行火炮、牽引火炮、騾馬拖曳火炮和騾馬馱載火炮等。其中,裝甲兵最常用的是自行火炮,這是一種安裝在各種車輛底盤上,不需外力牽引而能自行運動的火炮。自行火炮越野性能好,進出陣地快,多數有裝甲防護,戰場生存力強,有些還可浮渡。自行火炮的使用,更有利于不間斷地實施火力支援,使炮兵和裝甲兵、摩托化步兵的戰斗協同更加緊密。
自行火炮主要由武器系統、底盤部分和裝甲車體組成。自行火炮除按炮種分類外,還可按照行動裝置的結構形式分為履帶式、輪胎式和半履帶式;按照裝甲防護分為全裝甲式(封閉式)、半裝甲式(半封閉式)和敞開式。全裝甲式車體通常是密閉的,具有對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防護能力。

英國AS-90自行榴彈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