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的誘惑:遇見頂級珠寶和腕表品牌的夢幻世界
- 胡雨馨
- 2046字
- 2019-01-04 23:26:33
從皇室走向大眾
1956年,格蕾絲·凱利嫁給摩納哥親王蘭尼埃三世,成為王妃,隨即息影未再復出。無人不渴望成為佩戴卡地亞珠寶的貴族,而婚姻,是階層上升最便捷的渠道。這一年的4月18日,格蕾絲·凱利佩戴一頂由卡地亞創作的鉆石和紅寶石制成的冠冕,與摩納哥親王前往蒙特卡羅歌劇院舉行了婚禮。凱利的訂婚戒指亦是卡地亞定制——簡潔的鉆托上鑲嵌一顆重10克拉的祖母綠切割鉆石。
隨著君主制的瓦解,議會、國會,以及政黨的權力不斷增強,皇室奢靡的生活受到納稅人質疑。在這種背景下,所有以皇室和王公貴族為目標客戶群的奢侈品牌,都不得不開始調整策略。
對于卡地亞來說,如何既保留“皇帝的珠寶商”的美譽,在不降低格調和品位的前提下擴展業務,就成了很重要的問題。
事實上,早在1909年,年輕的卡地亞三兄弟就嬉笑著把一張世界地圖扯成三塊,立下豪言:長大后要在自己的那塊“領地”上,把家族品牌發揚光大。
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這段時間,被稱為巴黎的“美好時代”,卡地亞品牌也發展到了一個高峰。長子路易被視作卡地亞的靈魂人物,他是才華橫溢的設計師,也是精明的商人;雅克(Jacque)在倫敦開拓業務;皮埃爾則負責開拓紐約市場。
1917年,卡地亞紐約店鋪遷至第五大道653號。相傳此處宅邸原為莫頓·普朗特所有,由皮埃爾·卡地亞以一條分別有55顆和73顆天然珍珠的雙串式珍珠項鏈交換而得。
同年,卡地亞紐約珠寶工坊建成,被命名為“American Art Works”。
在美國,卡地亞的名字出現在歌手們的歌詞中,與名利金錢一起成為“美國夢”的一部分。在美國這片沒有絲毫皇室烙印的土地上,來自新世界的富商、金融業人士,還有明星,紛紛成為卡地亞的忠實擁躉。在他們看來,成為卡地亞的客戶,是觸摸皇室傳奇的方式。
1969年,理查德·伯頓從卡地亞珠寶公司購得一顆69.42克拉的梨形巨鉆贈予伊麗莎白·泰勒作為結婚禮物。
伊麗莎白· 泰勒一生共經歷了8次婚姻、7位丈夫(其中與理查德· 伯頓有過兩次婚姻)。她是著名的珠寶收藏家,而在她的收藏中最有名也最浪漫的就是這顆轟動一時的“泰勒-波頓鉆石”(Taylor-Burton Diamond)。這枚鉆石產于南非,后經轉手以10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而伯頓在拍賣第二天以106.9萬美元的價格從卡地亞手中買下。1970年,泰勒佩戴它出席了奧斯卡頒獎典禮。
這時的卡地亞已經不再將自己只定位于皇室珠寶商。在瞬息萬變的奢侈品市場上,卡地亞成功地發掘出更為廣闊的客戶群。
直到21世紀的今天,走進全世界大多數國家主要城市的高檔商區,都可以看到卡地亞的門店和柜臺。從皇室到名流新貴,再到中產階級,卡地亞有兩個重要的轉折點:一是皮埃爾·卡地亞在紐約的業務拓展;二是1964年,卡地亞三兄弟的子女決定出售卡地亞的業務。
1972年,外來資本的投入正式打破了多年的家族經營模式,投資者首先收購了巴黎卡地亞,并在1974年和1976年先后收購了卡地亞在倫敦和紐約的業務。在1979又重新合并為Cartier Monde,管理卡地亞在全世界各地的業務。
目前卡地亞屬于瑞士歷峰集團(Richemont Group),該集團由南非億萬富豪安頓·魯伯特于1988年建立,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集團,排名在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和開云集團之間。
歷峰集團旗下有諸多如雷貫耳的世界級奢侈品牌,它使卡地亞脫離了家族式運營,而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國際品牌??ǖ貋喆髲埰旃牡卦谑澜绺鞯亻_設旗艦店和專賣店,使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新富階層成為卡地亞的主流消費群體。同時保留品牌底蘊,依舊受到上流社會的追捧。
為什么卡地亞家族要出售家族生意?說法之一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歷峰集團的總裁魯伯特在紐約遇到了卡地亞公司一位股東的女兒,得知卡地亞當時的財務狀況不佳,正在尋求新的投資,魯伯特于是趁機收購了大量股份;也有說法是因為卡地亞家族第四代的繼承人們,有一些經營理念上的分歧,有的人選擇了從事金融業,走上了一條與珠寶業毫無關系的職業之路。
“要在新世界中存活下來就必須做出改變。誰也無法預測未來如何,至少當時在他看來是正確的決定?!睍鴮懠易鍌髌娴目ǖ貋喖易逯毕岛笠岣ダ饰魉箍āたǖ貋啞げ祭锟耍‵rancesca Cartier Brickell)女士這樣評價祖輩的商業決策,而她的生活目前就是旅行、研究、寫作、演講,游歷紐約、巴黎、孟買等地,探尋有關卡地亞家族的資料。
目前看來,盡管經營模式改變,卡地亞的奢華品質并沒有打折扣,依然保持著高貴的格調,同時使更多的人得以享受到它曾經為皇室服務的頂級工藝和品牌魅力。
匠者,技也,積年累月的磨礪方能成其精。藝者,魂也,唯意態情感的共鳴才能得永存。1984年,卡地亞成立了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尋找原創性當代藝術作品,資助當代藝術家的創作、交流與展示,將卡地亞的創新精神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彰顯到極致。它的創辦還使法國政府專門通過了一項讓商業性贊助合法化的全新法令,對商業與藝術的結合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
在法國,除了文化部和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這樣的國立大機構以外,卡地亞基金會的當代藝術品收藏規模是最大的,涵蓋當代藝術的所有領域,包括設計、攝影、繪畫、影像、時尚和表演等?;饡憩F出了在當代藝術上的造詣與立場,嚴謹有度,兼容并包,體現了一個從皇室走向大眾的古老品牌的格局和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