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的誘惑:遇見頂級珠寶和腕表品牌的夢幻世界
- 胡雨馨
- 1325字
- 2019-01-04 23:26:32
卡地亞
高貴優雅的獵豹

Since 1847

品牌創始人:
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亞
品牌誕生地:
法國巴黎
品牌總部:
法國巴黎
品牌歷史:
1847年,卡地亞品牌由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亞在法國巴黎蒙特吉爾街29號創立。19世紀中期開始聞名世界,一直與各國的皇室貴族和社會名流保持著密切的交往。1899年,卡地亞遷址和平街,該地是巴黎權貴聚集之所。卡地亞的主要產品是珠寶和腕表,還包括香水、手袋、太陽鏡等。
歷代掌門人:
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亞是品牌創始人;1874年,其子阿爾弗雷德·卡地亞繼承管理權;孫輩的路易·卡地亞、皮埃爾·卡地亞與雅克·卡地亞接手后,卡地亞得到迅猛發展。之后,博納德·弗納斯、斯坦尼斯拉斯·閣仕先后擔任卡地亞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現任總裁是西里爾·維涅龍。
皇帝的珠寶商
在有關皇室的傳奇中,總離不開權力、美人和藝術。讓我們把時間倒回那個貴族世襲的年代,在光彩奪目的冠冕上,在美人的鬢角和頸間,都能看到精雕細琢的寶石,代表威儀,托襯美貌。而卡地亞的寶石尤其受到皇室的垂青。
19世紀中期,卡地亞的傳奇拉開序幕。1847年,29歲的路易-弗朗索瓦· 卡地亞(Louis-Francais Cartier)從師傅那里接手位于巴黎蒙特吉爾街29號的珠寶工坊。他以自己名字的縮寫字母L和C環繞成心形組成一個標志,注冊了卡地亞公司。這家珠寶工坊在創立之初就有著“僅服務于專屬客戶”的嚴格定位。
當時的法國,動蕩剛剛結束,巴黎逐漸恢復了“時尚之都”的繁華,珠寶業愈發繁榮。藝術大臣的妻子紐威柯克(Nieumerkerke)伯爵夫人經常光顧卡地亞當時在法國皇宮附近的小店,還將之推薦給了瑪蒂爾德公主(Princess Mathilde)和歐仁妮皇后(Empress Eugénie)。據說前者定制了兩枚蝴蝶胸針,后者定制了一套茶具。
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珠寶品牌的發展非常依賴這些世界上最具權勢和最富有之人的口口相傳,互相引薦。處于起步期的卡地亞也不例外,但當時的卡地亞雖然已有皇家御用品牌的雛形,但還遠未達到一件接一件創造絕世作品的鼎盛時期。
隨著聲望的水漲船高,1899年,卡地亞遷址到和平街13號。這條街是根據拿破侖一世的命令,于1806年開始建設的,南起芳登廣場,北至巴黎歌劇院,是世界上最時尚的購物街之一、巴黎的奢華購物中心,許多著名品牌入駐于此。遷址將卡地亞的名望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直到21世紀的今天,卡地亞總店仍位于此,在這家百年老店里,處處烙印著歷史的痕跡:各個國家、各種語言文字的委任狀和名人畫像掛在那里,昭示著深厚的歷史積淀。
1904年,威爾士親王,也就是后來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授予卡地亞作為英國宮廷供應商的一等供貨許可證,并稱卡地亞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這句話恰如其分地顯示了20世紀初以來,卡地亞與各國皇室及王公貴族的關系,也成為卡地亞品牌沿用至今的風格雋語。
同年,卡地亞的第三代掌門人皮埃爾(Pierre Catier)和路易(Louis Catier)首次訪問俄國,并得到俄國皇室和貴族的青睞,到1939年,俄國皇室委托訂單接踵而至。
1920年,卡地亞為巴提亞拉邦王公制作了禮服項鏈,鑲嵌有2930顆鉆石,總重逾1000克拉。還為卡普塔拉邦王公定制了新式鑲嵌頭巾裝飾。此外,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比利時、意大利、摩納哥、羅馬尼亞、埃及、泰國、塞爾維亞等國的皇室貴族,都與卡地亞有密切的往來。
卡地亞的世界版圖之所以如此廣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第三代掌門人們出色的外交技巧和商業手段。三兄弟在環球旅行中,將不同國家的文明和獨特的情調融入他們的作品。
歲月流逝,曾經顯赫一時的貴族最終成為歷史進程上的一段回憶,曾經笑談風月的上流階層聚會已是散去的宴席,曾經聲名顯赫的美人兒們只剩下褪色的黑白照片,唯有卡地亞依然閃耀。
2011年4月29日,凱特·米德爾頓佩戴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借給她的新月形卷軸冠冕,和威廉王子舉行了世紀婚禮。這頂冠冕是卡地亞在1936年為女王的母親,當時的約克公爵夫人定制的。作為伊麗莎白公主18歲的生日禮物,母親將這頂冠冕傳給了她。這頂冠冕名為“光環”,因豎直戴在頭頂時會形成光環形狀而得名。
卡地亞在珠寶史上留下的印記,如同一篇恢宏的史詩。時代的腳步不曾停歇,卡地亞也將帶著“皇帝的珠寶商”這個最重要的標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