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龐培征討海盜(公元前69年)
自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以來,愛琴海上廣泛的戰斗以及羅馬人消除了其潛在對手的艦隊的軍事行動,導致了海盜活動的再次出現。直到世紀之交,這一狀況才引起了羅馬官方的注意,但只是加以隨意的處理而已。由于海盜團伙機動性強,且建有相互幫助的海上網絡,所以一系列打擊海盜的軍事行動都以失敗告終。盡管海盜集中在奇里乞亞和安納托利亞,但威脅到了整個地中海地區的海上貿易。沒有任何人和任何地方是安全的。在海盜被消滅之后,羅馬演說家西塞羅(Cicero)在公元前66年的一次演說中提醒聽眾,過去的情形曾經是多么恐怖:
我是否需要為那些在前往羅馬的路上被俘,必須支付贖金才能贖回的外國使節感到痛惜呢?我是否需要提醒大家,大海對商人們而言是不安全的,曾有12名扈從(官員護衛)落入海盜之手呢?我是否需要記住尼多斯、科洛弗恩、薩摩斯島等無數被侵害的偉大城市,以及那些給你們的生活帶來生機的港口已落入海盜之手呢?為什么我會為在奧斯蒂亞的失敗——這是我們共和國的一個可恥的污點——以及交由羅馬執政官指揮的這支英勇的艦隊在你們眼前被海盜俘獲和摧毀而感到痛惜呢?
海盜活動最著名的受害者是年輕的尤利烏斯·愷撒(Julius Caesar),他在公元前75年冬天前往羅德島時被海盜俘獲,并關押了將近40天。在支付了12,000枚金幣后,愷撒得以脫身并捕獲了這些海盜,將其釘死在十字架上。6年后,元老院委派“偉人”龐培(Pompey the Great)對海盜發動新一輪的打擊。盡管這場戰役十分重要,但我們只能從對龐培總體戰略的簡單描述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龐培被委派在3年之內組織一支大軍,集結了500艘戰艦、120,000名士兵和5,000名騎兵。龐培將地中海劃分成3個戰區,命令各個艦長驅逐他們發現的任何海盜組織,但不要脫離自己的戰區。奇里乞亞沿海是一片無人防守的區域,這里迅速成為海盜們唯一的避難所。羅馬人用4天時間消滅了地中海西部的海盜,7周之后,龐培在奇里乞亞接受了最后一批海盜的投降。有資料表明,在征討海盜的戰役中,共有10,000名海盜被殺,400~800艘船被俘。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龐培對囚犯的寬大處理,他把其中許多人遷徙到索利附近的港口,并將索利改名為龐貝城。龐培的寬容政策獲得了成功,他在第三次米特里達梯戰爭中獲得了他們的支持。
海盜活動長期困擾著羅馬人,并在其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西塞羅便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在他看來,海盜就是真正的羅馬人的對立面,他們是野蠻、卑鄙、背信棄義的。西塞羅在給其兒子的一封信中說道,對海盜所做的承諾不必履行,“因為海盜不屬于(國家的)敵人,而是每一個人的公敵”。到了17世紀,英國法理學家愛德華·柯克爵士(Sir Edward Coke)進一步將海盜定義為“人類之敵”,這一稱呼至今仍用于描述那些從事恐怖活動、酷刑和種族滅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