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南京一鍋粥

  • 南明死局
  • 北山霧
  • 3159字
  • 2019-03-08 20:37:34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直射在山海關的箭樓外,一匹飛馬沖出箭樓,飛沙走石,疾馳而去。馬背上的少年白袍青靴,目光如炬,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那回南京復命的陸無雙。

再看這箭樓之外的總兵府內,吳三桂同唐通二人對坐飲茶,舉手投足之間可見相談甚歡。

正在飛馬趕往南京的陸無雙是沒有見到這一幕,若是看到了這一幕,想必心中也是萬分的疑惑……

再看南京的朝廷,也是亂成了一鍋粥,北京城的覆滅,讓南京公務清閑的六部尚書們躁動起來,也緊張起來。因為接下來誰當皇帝,將影響著他們這些閣臣的命運。

南京朝堂,六部尚書、侍郎們議論紛紛,七嘴八舌。

武英殿之上,但聞淮安巡撫路振飛道:

“崇禎爺駕崩,理應太子殿下繼位?,F如今太子不知去向,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呀!依我看因盡快選一位藩王監國,將來找到太子殿下。再由太子殿下繼承大統!”

兵部侍郎呂大器接著道:

“嗯,不錯!路大人言之有理,只是咱們這王爺可不少,你們說應該擁立哪一位藩王呢?”

此言一出,戶部尚書高弘圖隨即拱手道:

“各位大人!我認為如今太子下落不明,咱們應該擁立小福王監國,小福王可是崇禎爺的皇兄,按照太祖爺洪武帝的祖訓,當由血脈關系最親近的王爺繼位,所以繼承大統非小福王莫屬!”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像是炸開了鍋,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有要迎立潞王的,有要迎立桂王的,有相互之間吵起來的,霎時間肅穆莊嚴的朝堂之上,竟像是喧喧鬧鬧的集市,史可法坐在一旁一語不發;盡管他心里知道這樣的討論一定沒有結果,可他也不想參與到這樣的討論之中,所以寧愿待在一旁聽聽大家的建議,就像是一個只會聽的木頭人。

“諸位大人,大家聽我一言!”

聲如洪鐘,整個朝堂瞬間安靜了下來,眾人定睛望去,原來是禮部侍郎錢謙益。

錢謙益微微一笑,接著道:

“各位大人,大家各抒己見,不必吵鬧,正值國家危難之際,諸位同仁更是應該一團和氣啊,大家說是不是?”

這幾句話,但是讓在場除了史可法之外的所有大臣都有幾分羞愧,大家紛紛響應道:

“錢大人說的對啊!是啊,是?。 ?

眾人壓言,錢謙益接著道:

“主要是太子下落不明??!要是太子來了,大家也就不必在此商討了,當然了,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們眼下是要擁立一位王爺繼位……”

聽到此處,高弘圖高聲道:

“錢大人,您是文壇領袖,您來說說看,于情于理,是不是該立小福王?”

錢謙益聽聞,微微擺手道:

“高大人,您別著急,咱們擁立皇帝可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大意不得的,對于高大人剛剛的話,我錢某卻有些不敢茍同的地方!”

“愿聞其詳!”

高弘圖道。

錢謙益又是一笑,淡淡道:

“敢問高大人,什么樣的君主才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高弘圖答道:

“當然是雄才大略、勤政愛民的君主才能在亂世中彰顯出治世的才能!”

錢謙益又是一笑,嘴角微微上揚道:

“高大人所言不錯,所以在我大明朝危亡之際,太子下落不明的時候;擁立藩王看的可不能僅僅是親不親了?而更重要的是這位藩王賢不賢明?這關系到國家大計;唯有一位賢明的藩王繼位,才能挽回大明王朝的局勢,大家說是也不是?”

錢謙益此言一出,贏得了滿堂的贊同聲,這倒讓高弘圖略顯的有些難堪,沒想到自己的話卻讓錢謙益鉆了空子,情急之下,連忙反問道:

“錢大人,高某不才,敢問錢大人應該擁立哪一位藩王才合乎情理?”

話音未落,錢謙益應聲答道:

“高大人,既然你問了,又當著諸位的面,我可就直言不諱了!我還以為當今之世,我們應該迎立潞王監國,因為……”

話未說完,高弘圖隨即氣憤的打斷道:

“哼!錢大人,于情于理也輪不到潞王吧,論親疏,哪怕不立福王,也還有好幾位王爺排在潞王的前頭,你說擁立潞王監國,這恐怕怎么都說不過去吧!”

高弘圖義憤填膺的說完這番話,朝堂之上鴉雀無聲,因為這段話確實有道理,讓那些支持錢謙益的的大臣們也無從反駁。

只有一個人還有話說,這個人就是錢謙益,錢謙益笑著道:

“高大人不必激動,剛剛你并未聽完在下的話,我說迎立潞王,自然有我的道理,況且我錢某說的話只代表我個人的意見,與旁人無關!”

高弘圖冷一聲道:

“呵呵!既然如此,那我洗耳恭聽了!”

錢謙益義正言辭道:

“錢某也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在此談論擁立藩王之事,但是我錢謙益身正不怕影子斜,為了大明江山,哪怕日后被奸人所害,也在所不惜!”

錢謙益緊接著道:

“竊以為擁立潞王,是因為潞王有賢名,我聽聞潞王自幼熟讀經史子集,四書五經,腹有韜略,禮賢下士。所以賢名遠揚!一個國家,唯有君主賢德,方能國泰民安,更何況在此風雨飄搖之際?”

沒等高弘圖說話,錢謙益接著道:

“我錢謙益與潞王爺并無任何瓜葛,今日所言,完全是心系大明安危,出自肺腑!哎~”

言畢,一聲長嘆。

不得不說,這段話已經說服了朝堂之上的部分大臣,當然、除了那些本身就跟錢謙益同一陣營的人,大臣們互相對視,連連點頭。

但見高弘圖,面色鐵青,橫眉立目,冷冷道:

“錢大人,好一個肺腑之言……”

話音未落,高弘圖奮力一拍案桌,只聽見“啪”的一聲,滿堂大臣都被嚇了一跳,案桌上的鈞窯茶杯都被震的翻了個底朝天,隨之破口大罵道:

“哼!你們這些無恥的東林黨人,都到了國家危亡的時候了,還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當年就是你們迫害老福王,現在要擁立小福王;你們這些鼠輩又擔心小福王繼位之后處置你們了?你以為小福王會像你們一樣小肚雞腸嗎?國家興亡和自身的安危哪個重要?一群無恥之輩,定會遺臭萬年!”

罵完,高弘圖氣喘吁吁,拂袖而去。

在場的所有東林黨人和所有的大臣鴉雀無聲。

緊接著走的是錢謙益,面色暗沉、腳步凝重的離開了朝堂。

史可法站起身來,低聲道:

“大家都散了吧!”

大臣們陸陸續續離開了朝堂。

須臾,諾大的朝堂之上僅剩下了史可法一人,這場不歡而散的議事,是他心里預料到的結果,身為南京城唯一握有實權的兵部尚書,此刻他也有些不知所措。

夕陽西下,晚霞如血色一般染紅了半片天空。

兵部尚書府外,史可法拖著緩慢的腳步,正一步一步回到自己的府邸,心里想著綿延了四百年的王朝,是不是已經窮途末路了……

但見兵部尚書府門口,站立著一個面容削瘦的少年,牽著一匹削瘦的馬,青靴上污泥一片,原本白色的長袍上也是泥星點點,年輕的面龐上肆意著一些胡渣,眼窩也略有深陷,不過那一雙清澈的眼睛,依然是那么的炯炯有神。

“大人!您回來了!”

史可法走到近前,那少年開口問道。

史可法聽到聲音,如夢方醒,才晃過神來,定睛一看眼前這位少年,差點沒有認出來,愣神了好一會兒,才顫抖著開口道:

“無雙?。∧慊貋砹?,怎么、怎么這幅樣子……”

陸無雙拱手答道:

“大人!我披星戴月,星夜兼程,才于今日晌午到達的南京城,衣裳不整,還望大人見諒!”

史可法接過陸無雙手中馬韁繩,隨即道:

“無雙你說笑了,你消瘦了很多,連日奔波辛苦你了,此去見到吳三桂了嗎?山海關前線的情況如何?”

陸無雙答道:

“稟報大人,此去見到了吳三桂,他……”

沒等說完;史可法一拍腦袋,打斷道:

“來來來!我也是太著急了,你進府再說,先吃飯,再沐浴更衣,然后你再稟報山海關的情況。”

說完,拉著陸無雙進了他的兵部尚書府,陸無雙吃了一頓飽飯,隨后洗了個澡,換了身干凈整潔的衣服,這才到尚書府正堂面見史可法。

油燈之下,史可法正在閉目沉思,陸無雙走到門口,輕輕了喊了一聲:

“大人!”

“無雙啊,進來,快進來!”

緩緩睜開雙眼,吩咐兵丁沏了兩杯熱茶,陸無雙落座下來,史可法道:

“無雙啊,你說見到了吳三桂,他怎么說?”

陸無雙答道:

“此行,確是讓我感受到了一個懷有拳拳愛國之心的吳三桂總兵大人!”

隨之,陸無雙將山海關一天的所見所聞都稟報給了史可法,史可法連連點頭道:

“不錯!看來這吳三桂還真是個忠勇的將軍,誓與山海關共存亡,何等的豪氣??!”

陸無雙點頭道:

“大人!此次到山海關,我還看到了另外一位投降李自成的總兵,與我腳前腳后也來到了山海關!”

史可法驚訝道:

“投降的總兵?你說的何人?”

陸無雙答道:

“密云總兵唐通”!

史可法大吃一驚道:

“投降李闖的唐通也來了?”

隨之一拍案桌,高聲喊道:

“不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林| 壤塘县| 玉环县| 吉木乃县| 运城市| 凌源市| 洛川县| 麻栗坡县| 罗山县| 七台河市| 山丹县| 宜阳县| 五家渠市| 延长县| 苍南县| 高陵县| 池州市| 梓潼县| 新和县| 肇源县| 高要市| 桃园县| 边坝县| 临江市| 怀集县| 大化| 嘉义县| 乌恰县| 榆林市| 稻城县| 金秀| 榆林市| 洛隆县| 平塘县| 桑日县| 资兴市| 九寨沟县| 屯门区| 南投市| 喀喇|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