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青藤白陽”指的是明代寫意花鳥畫的代表人物徐渭、陳淳,他們一個號“青藤居士”,一個號“白陽山人”。在吳門畫派復興文人畫的風潮影響下,伴隨著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王陽明“心學”的興起,他倆在花鳥畫的創作技法上有了更多的創新,在寫意水墨的運用上有了更多的突破,于是后人合譽其為“青藤白陽”,成為傳誦四百余年的佳話絕唱。清代方薰在《山靜居畫論》寫道:“……白陽筆致超逸,雖以石田為師法,而能自成其妙。青藤筆力有余,刻意入古,未免有放縱處。然三家之外,余子落落矣。”

我知道青藤徐渭,是因為南京博物院珍藏了他的《雜花圖》卷。作為我院18件鎮院之寶中唯一的書畫作品,《雜花圖》卷體現出中國寫意花鳥技法的杰出成就,其水墨的運用也是最為酣暢淋漓。在十余米的長卷中,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蘭、竹等13種花卉蔬果,在徐渭的筆下恣縱率意、高潮迭起,有如一曲交響樂般波瀾起伏的宏大樂章,是畫家以狂草入畫的大寫意典范之作,也是畫家激烈狂放人生情懷的真實反映。

徐渭的一生經歷了太多戲劇式的矛盾沖突與跌宕起伏。上天給了他曠世的天賦與才華,卻又十分吝嗇給他更多的安寧與幸福。他八歲能文,有神童之譽,卻八次鄉試不中;他胸有大志,自視高遠,卻性格狂放、生性敏感,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在人生中死死生生。坎坷的生活閱歷造就了他狂放肆意的性格,也形成了他寫意奇峭的畫風。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在內容表現時融入了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通過畫作宣泄對人生苦痛的憤懣和對世事不公的抗辯,重“意”而輕“形”,筆墨縱橫馳騁,墨色淋漓,以濃破淡,蒼潤相間,趣味十足。似乎上天就是要讓他把心中郁積的不合時宜的情緒放進書畫中去,墨色、水韻、線條,是他喜怒哀樂的嘴臉,他的藝術已超越了中國畫的題材與技法,進入了物我合一的噴涌式的畫境。他的作品影響了之后的吳地畫家,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直至吳昌碩、齊白石都對其推崇備至。鄭板橋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齊白石說:“青藤、雪個、大滌子之畫,能橫涂縱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為諸君磨墨理紙。”

而白陽陳淳的一生則是隨心隨性,筆下的藝術也流淌著自由。他出生于官僚世家,衣食無憂,畏于仕進而優游林泉、流連詩酒。他師承吳門正宗,是文征明嫡傳學生,大可以與其他吳門弟子一樣,亦步亦趨學習老師的技藝。然而陳淳卻選擇了另一條追逐自我、放飛心靈的藝術之路,在藝術實踐上以淡泊、曠達的人生觀和放逸不羈的性格,與文氏畫風“禮貌”地保持著距離,若即若離,游離于吳門主體畫風之外,用灑脫的藝術風格“另類”地延續著吳門畫派,在花鳥畫方面的聲譽甚至超過老師。陳淳的作品自成風格,喜用淡墨,“疏斜歷亂,淡墨欹豪”,一花半葉,氣質疏朗質樸,筆力灑脫淋漓,收放自如。王世貞在《州續稿》中說:“勝國以來,寫花卉者無如吾吳郡,而吳郡自沈啟南后,無如陳道復,陸叔平。”陳淳開創了由小寫意向大寫意轉變的畫風,他的筆法在后期逐漸由整飭轉向率略,運筆在柔婉中又不失方勁,呈現清剛勁爽之氣,擺脫了文征明的秀婉和沈周的渾樸。董其昌跋陳淳《墨花卷》:“白陽陳先生深得寫生之趣,當代第一名手,不虛也。”

“青藤白陽”的書畫藝術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據著崇高的地位,對后世中國花鳥畫甚至整個中國畫的發展產生了深刻、持久的影響。自明代中后期直至今日,中國寫意花鳥畫始終沿著他們的足跡發展前行。“青藤白陽”的傳世作品數量不多,一向被視為民族瑰寶、藝術經典。此次特展由南京博物院主辦,聯合天津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和蘇州博物館,精挑細選了七十余件(套)徐渭、陳淳的書畫精品,全面展示“青藤白陽”書畫藝術的完整面貌與發展源流,并推及二人的師承取法,為觀眾提供直面書畫珍品、領略大師風采的機緣,大家還可以從中體會他們的筆下意趣和內心追求,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根源和永續發展。

希望展覽能得到公眾的喜愛,同時也能獲得藝術家和學者們的好評。

南京博物院院長

2017年盛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睢宁县| 抚宁县| 南通市| 山丹县| 迁安市| 仁化县| 洪雅县| 安阳县| 福建省| 屏东县| 凭祥市| 夏津县| 德清县| 奉贤区| 泾川县| 会昌县| 禄劝| 陆良县| 锡林郭勒盟| 建阳市| 台南县| 通榆县| 宁陕县| 咸丰县| 屏山县| 岳池县| 吉木萨尔县| 怀集县| 唐山市| 苍山县| 师宗县| 互助| 宜都市| 马尔康县| 尚义县| 丰原市| 盱眙县| 正阳县| 水富县|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