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社會學研究(第4輯)
- 劉世定 王水雄 張翔
- 94字
- 2019-01-05 00:24:49
貨幣權利問題值得進一步追問
——對王水雄論文的評論
這篇文章基于西方思想史的脈絡,考察貨幣權利的可分割性及貨幣權利的社會約束問題(也可以說探討了西方貨幣權利思想的變遷)。貨幣權利是一個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實際價值的問題。貨幣權利是貨幣經濟學、貨幣社會學中的重要話題。貨幣權利影響著人際相互作用,如合作、交換、沖突。貨幣權利借助談判過程和制度安排,把人們的互動行為引導到協作、合作甚至是交換的層面中來。甚至,貨幣權利/權力關乎當今國際經濟大戰——這里完全贊同作者的提法:貨幣權利問題成了“亟須探討的議題”。
文章從稀缺資源的可分割性以及稀缺資源權利的可分割性說起,從稀缺資源權利的初步主張演繹出貨幣權利的主張。當然,也潛在地從權利制度的主張演繹出了貨幣權利的主張。換句話說,稀缺資源權利和權利制度的思想正是本文的知識前提、基本假設?!拔铩睓嗬貏e是稀缺資源的權利的可分割性至少受到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作為可分割對象的物本身的物理屬性;二是各利益相關方對“物”也包括對“人”的認知、欲望、情感、能力、相互依賴性等;三是分割技術與制度環境。作者由此詢問,貨幣權利是否也受到以上三個方面的約束呢?答案是肯定的。
依我對文章的領會,貨幣權利的約束就是貨幣權利受其制約的那些社會條件。不同歷史時期,貨幣權利的狀況(包括分割、演變、確認等)受到不同社會條件的左右。歷史上,貨幣權利呈現一定差別的邏輯,貨幣權利的確認、確立或突出了共同生存邏輯,或突出了生產發展的邏輯,或體現了國家主體的邏輯,又或者體現了世界進程勃興的邏輯。
我承認貨幣權利的可分割性??墒秦泿艡嗬降卓梢苑指畛瞿男嗬??從物的權利制度知識背景出發,無疑會詢問貨幣權利包括占有權、使用權、受益權、轉讓權等嗎?貨幣權利與鑄幣權力、貨幣貶值權力存有什么關系?對西方貨幣思想簡史進行檢視以后,作者應該有這樣一個結尾性的梳理。只可惜,文章的結尾在這一點上做得還不夠。
文章提及西方思想簡史、西方經濟思想史,不妨采用“西方貨幣思想簡史”的提法。英文文獻中關于貨幣的社會學、人類學著述不少。建議作者不妨進一步閱讀相關文獻(Cox, Hans-walter Schmidt-hannisa, 2008;Bloch and Parry, 1989; Zelizer, 1997; Nodd, 1995; Simmel, 2011; Ingham, 2005),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參考文獻
Bloch, Maurice & Jonathan Parry, eds.1989. Money and the Morality of Ex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x, Fiona, Hans-walter, & Schmidt-hannisa, eds.2008. Money and Culture.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AG.
Ingham, G. , eds.2005. Concepts of Money: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From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Nodd, Nigel.1995. Sociology of Money: Economics, Reason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Simmel, G.2011.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London: Routledge.
Zelizer, V.1997. The Social Meaning of Money: Pin Money, Paychecks, Poor Relief, and Other Currenci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