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構想:廣州智庫研究報告作者名: 廣州市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本章字數: 2602字更新時間: 2019-01-04 20:00:28
一 廣州消費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廣州消費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根據中經網統計數據庫的數據,1990年,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24.29億元,2010年上升至4242.60億元,2010年比1990年增加了33.13倍;1993年,廣州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為1172.11億元,2010年增加至15103.93億元,2010年比1993年增加了11.89倍。
雖然改革開放以來廣州消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廣州消費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
第一,廣州居民消費率明顯偏低。2010年,廣州居民消費率為33.79%,美國居民消費率為70.85%,廣州居民消費率尚不到美國的一半。廣州居民消費率不僅低于歐美國家,甚至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2009年廣州居民消費率為30.47%,最終消費率為43.60%; 2010年廣州居民消費率為33.79%,最終消費率為47.50%。2009年,全國居民消費率為35.43%,最終消費率48.53%; 2010年,全國居民消費率為34.94%,最終消費率為49.08%。廣州的消費率略低于全國的水平,廣州存在消費不足的現象。
第二,廣州出現消費外流的現象。世界奢侈品協會在2011年13日發布的中國境外消費分析報告顯示,在2011年的“十一”黃金周,中國人出境(包括港澳臺地區)消費奢侈品累計約2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5.3億元,相當于國內市場3個月的奢侈品消費總額。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的分析報告,在黃金周短短7天內,內地游客在香港的消費額高達42億港幣,人均消費值為4000~8000元港幣。盡管廣州太古匯聚集了多個國際一線品牌,盡管廣州和香港兩地部分大品牌價格基本等同,但“十一”黃金周期間很多內地游客還是喜歡到香港購物。之所以出現大量消費人群外流的現象,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廣州距離香港不足300公里,從廣州到香港非常方便,海陸空交通方式都可以選擇。二是香港是自由港,所有外國商品都不繳納進口稅,導致香港很多商品比廣州便宜。三是香港的商品款式和品牌數量依然具有絕對優勢,導致消費人群大量的外流。
第三,廣州不能吸引過往外地旅客消費。廣州是華南地區的海陸空交通中心,具有發達的鐵路、公路、飛機交通網絡,也有重要的交通設施,如廣州火車站、廣州南站、白云國際機場等,是中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廣州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每年在廣州舉行,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客商來到廣州,廣州成為全國一個重要的進出口中心。雖然擁有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廣州并不能有效地吸引大量過往旅客消費。廣州火車站、廣州南站、白云國際機場等的購物設施不夠發達,跟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相比,購物功能不足,廣州每年因此流失了不少商機。
第四,廣州對周邊地區消費的引領能力和輻射能力減弱。隨著網絡時代電子商務的悄然興起和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2012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僅為3.7萬億元,2012年快速增長至7.85萬億元,預計2014年達到13.4萬億元。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7.85萬億元,同比增長30.83%。其中,B2B電子商務交易額達6.25萬億元,同比增長27%。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3205億元,同比增長64.7%。2011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突破8000億元,達8019億元,同比增長56%。《2012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2年B2C網絡零售市場(包括平臺式與自主銷售式)中,天貓商城排名第1,占52.1%;京東商城名列第2,占22.3%;蘇寧易購位于第3位,達到3.6%;后續4~10位排名依次為:騰訊B2C(3.3%)、凡客誠品(2.7%)、亞馬遜中國(2.3%)、庫巴網(1.4%)、當當網(1.2%)、易迅網(0.6%)、新蛋中國(0.3%),無一家為廣州企業。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一方面,廣州傳統百貨業(如廣百、新大新、天河城百貨等)的銷售業績受到很大的沖擊,近年來廣州傳統百貨業務銷售份額的比重在下降;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對商貿業的發展顯得越發重要,而廣州則少有在全國領先的電子商務企業,這使廣州對周邊城市的引領能力和輻射能力減弱。
第五,當前廣州缺乏居民消費的熱點。《2011年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廣州的城市居民僅在家用汽車消費上有明顯的增長,其他耐用消費品的消費或者接近零增長,或者負增長;廣州的農村居民在空調器、電冰箱、移動電話、家用電腦方面的消費則出現明顯的增長(見表1)。雖然廣州的農村居民在耐用消費品方面的消費熱點較多,但農村居民占廣州人口的比例很低,對廣州消費拉動作用有限;占廣州人口絕大部分的城市居民,在耐用消費品方面缺少熱點,導致廣州消費出現疲軟的態勢。
表1 2011年廣州城鄉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資料來源:《2011年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www.gzstats.gov.cn/tjgb/qstjgb/201203/t20120331_28370.htm。
為什么廣州會出現消費不足的情況呢?消費不足的現象并非廣州所獨有,而是全國普遍存在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相同的。第一,儒家文化提倡勤儉節約,儒家文化認為,節儉不僅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一種美德,而且是獲取成功的條件。在儒家文化的長期影響下,我國大多數老百姓生活比較節儉,尤其是年長者,不利于拉動我國的消費需求。第二,在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不完善的情況下,居民為了應付未來的不確定性支出,養成了一種節儉消費的習慣,而且,這種消費習慣一旦養成,可能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即使社會保障體制得到進一步完善,節儉消費的習慣也可能會繼續延續。第三,三十多年來形成的改革思維在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改革意味著變化,變化意味著不確定,不確定就會固化老百姓的儲蓄習慣,從而減少老百姓的消費。
與此相反,美國則是一個消費率很高的國家,美國之所以消費率高企,原因有三:第一,美國的社會保障體制完善,居民無須為了醫療、教育、養老等儲蓄,消費沒有后顧之憂;第二,美國的社會制度已經相當穩定,各種制度比較成熟,不像中國仍處于體制轉軌和法律制度的劇烈變化之中,美國的未來不確定性小,美國公民的消費行為基本上不會受到制度政策變化不確定性的影響;第三,20世紀初期以來,美國建立了以享樂型和超前型消費為核心的消費文化。18~19世紀,節儉在美國消費文化中居核心地位,以節儉為核心的消費文化深受宗教文化的影響。清教主義宣揚“原罪說”,反對過分享受,要求信徒終身懺悔、克己勞作以洗刷天生原罪,強調通過個人的勤儉致富來拯救靈魂,接近上帝。20世紀初期,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為美國消費文化轉型奠定了物質基礎,那個時期美國廣告大肆宣揚消費就是快樂,暗示超前消費、揮霍性消費的正當性和合理性,使享樂主義得到快速傳播,享樂型和超前型消費逐步取代節儉型消費成為美國消費文化的核心。
- 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
- 中國發展動力研究報告:找準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
- 中國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路徑與對策研究
- 全面小康建設中的新理念新實踐
- 中國創新型都市圈的特征與演化路徑研究:基于南京都市圈的實證分析
- “一帶一路” 合作共贏(英文版)
- 鄉村振興實施路徑與實踐
- 中國經濟史評論(2017年第2期 總第6期)
- 北京冬奧會推動冰雪旅游核心區發展效應及戰略研究
- 讀懂中國改革1: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線圖
- 西部發展研究(2017年第1期 總第7期)
- 河北省經濟增長的人力資本集聚機制理論與實證研究
- 中國方案1.0
- 以綠色區域治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系列·智庫報告)
-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寧夏發展戰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