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杭州先進制造業新型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瓶頸

杭州市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先進制造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態勢良好,新經濟成為新的增長引擎,產業平臺集聚效應凸顯。然而,根據對2006~2015年杭州市先進制造業“兩化”融合指標的分析,結合第二部分的現狀分析結論,我們發現杭州市先進制造業在“兩化”融合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瓶頸問題亟待突破。

(一)信息化對工業化的拉動作用不明顯,現代產業體系不夠完善

從現有的“兩化”融合效果來看,信息化不僅能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水平,而且可以與工業化交叉融合,產生新的經濟形態,如軟件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等。由前文計量分析結果可知,信息服務業等行業的增加值對“兩化”融合的貢獻度比較小,信息化對工業化的促進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目前杭州市先進制造業的結構體系不完善,工業生產服務業的發展已經不能滿足“兩化”融合的需要,杭州市大部分信息技術產業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較弱,對工業以及工業信息化發展的支撐能力不強。

(二)支撐信息化與新型工業化創新發展的技術創新能力不強

技術創新對于任何行業而言,都是提升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信息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創新能力對“兩化”融合的質量有著較大程度的影響。信息產業是支撐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物質基礎,它已經逐步成為杭州市的基礎性主導產業,然而技術創新能力弱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從而使得信息化在“兩化”融合過程中的帶動作用減弱。杭州市先進制造業的技術創新水平比較低,生產的產品附加值低,而市場上急需的是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這不利于充分發揮工業化在發展過程中對信息化的促進作用。

(三)信息化發展環境不完善,政策支持體系不健全

杭州市信息化協調推進機制不健全,沒有形成各個部門相互協調、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這不利于“兩化”融合效率的提升。從杭州市先進制造業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現狀來看,杭州市信息化建設和運行過程中,政府投入的資金不足,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對“兩化”融合的貢獻程度比較低,這意味著當前杭州市先進制造業研發投入相對不足;杭州市各地區以及各企業之間缺乏一個共享信息、相互交流的平臺,這就使先進制造業企業在“兩化”融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不利于企業之間借鑒吸收成功的經驗。

(四)“融合型”人才緊缺

“融合型”人才是指那些既掌握制造業專業技術,又熟悉如何將信息化與企業的生產流程相結合的人才。人才因素對先進制造業“兩化”融合也起著關鍵的作用,經過上述研究發現,杭州市的先進制造業企業也非常重視“兩化”融合,但缺乏“融合型”人才造成融合的互動效應降低,使得“兩化”融合的實際效果與預期效果有著很大的差距。高校也設置有關于“兩化”融合的專業,目的是通過培養相關的高素質人才,推動“兩化”融合順利進行,然而高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缺乏清晰的市場化導向,使得這些人才沒有在“兩化”融合的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南召县| 德阳市| 巴彦淖尔市| 扎鲁特旗| 贡嘎县| 滨海县| 杭州市| 漳州市| 西华县| 林周县| 三江| 浙江省| 扬州市| 马边| 赤峰市| 潜江市| 文山县| 白河县| 西贡区| 仁布县| 太湖县| 南丹县| 云霄县| 蛟河市| 敦煌市| 博罗县| 阜平县| 彭山县| 磴口县| 阳朔县| 兴城市| 白水县| 鸡东县| 大连市| 从江县| 卢湾区| 彭山县| 民勤县| 太原市|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