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經濟區競爭力報告(2017)
- 耿明齋 鄭祖玄 趙志亮
- 9864字
- 2019-01-04 19:38:00
區域篇一(河南部分)
第9章 鄭州市2015年發展報告
9.1 鄭州市發展概述
2015年,鄭州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311.52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7178.67元;一般預算財政總收入942.9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6371.72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94.71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年底余額12659.48億元;進出口總額570.26億美元;城鎮化率69.6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99.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125.00元。
2015年,鄭州市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50.92億元,同比增長3.1%;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604.15億元,同比增長9.3%; 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3556.45億元,同比增長11.3%;市場主體、注冊資金分別增長21.9%、15.8%。以“共保體”模式支持科技型、創新型、創業型小微企業發展,貸款余額2455億元,增長32%;新增掛牌企業50家,掛牌上市公司累計118家,居中部六省省會城市前列。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業務迅猛增長,走貨量全年突破5000萬單。圍繞“四力”型項目引進,強化“五職招商”責任制,實際利用外資38.3億美元。航空港實驗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河南省率先推行了“三證合一”、電子營業執照登記管理等創新改革。智能手機產量突破2億部,約占全球供貨量的1/7;富士康液晶面板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友嘉精密機械產業園等項目加快推進。2015年累計啟動村莊拆遷改造359個,開工建設安置房4414萬平方米,回遷群眾42.6萬人,基本實現圍合區域內及縣城、產業集聚區、組團新區規劃區范圍內村莊拆遷改造大頭落地;市場外遷58個,三年177個市場外遷的目標基本完成;啟動建設新型農村社區156個,建設安置房1177萬平方米,回遷群眾19.9萬人。鄭徐高鐵主體完工,鄭萬、鄭合高鐵開工建設;鄭焦、鄭機城際鐵路通車運營。鄭州機場已開通客貨航線171條,客運量1729.7萬人次,貨運吞吐量40.3萬噸。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一期建成運營,“四港一體”合作發展機制初步確立。
9.2 鄭州市宏觀經濟競爭力評價分析
9.2.1 經濟規模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經濟規模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2-1和圖9-2-1所示。
表9-2-1 鄭州市2014~2015年經濟規模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注:在河南省18地市排位時,排位處于1~6位的歸為優勢指標,7~12位的歸為中勢指標,13~18位的歸為劣勢指標;排位處于1~9位的歸為上游區域,10~18位的歸為下游區域。本報告所涉及河南省18地市排位的指標,均按此標準。

圖9-2-1 鄭州市2014~2015年經濟規模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經濟規模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的區位看,2015年全部指標均位于上游區,并且均是優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略有增大,經濟規模競爭力呈現穩定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和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指標排位上升和其他指標排位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經濟規模競爭力綜合排位保持不變,居河南省第1位。
9.2.2 經濟結構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經濟結構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2-2和圖9-2-2所示。
表9-2-2 鄭州市2014~2015年經濟結構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2-2 鄭州市2014~2015年經濟結構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經濟結構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的區位看,2015年位于上游區的指標有5個,分別是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人均收入結構、支出結構、單位GDP能耗增減率,除所有制結構外的其他指標均屬于鄭州市經濟結構競爭力中的優勢指標;處于下游區的指標有1個,是國際貿易結構,它是鄭州市經濟結構競爭力中的劣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略有縮小,經濟結構競爭力呈現穩定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所有制結構、國際貿易結構、支出結構、單位GDP能耗增減率指標排位下降和其他指標排位保持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經濟結構競爭力綜合排位保持不變,居河南省第1位。
9.2.3 經濟外向度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經濟外向度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2-3和圖9-2-3所示。
表9-2-3 鄭州市2014~2015年經濟外向度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2-3 鄭州市2014~2015年經濟外向度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經濟外向度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的區位看,2015年處于上游區的指標有5個,分別是進出口總額、貨物和服務凈流出、出口拉動指數、實際FDI、利用省外資金,它們均是鄭州市經濟外向度競爭力中的優勢指標;處于下游區的指標有1個,是省外資金/固定資產投資,它是鄭州市經濟外向度競爭力中的劣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略有縮小,經濟外向度競爭力呈現穩定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省外資金/固定資產投資指標排位下降和其他指標排位保持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經濟外向度競爭力綜合排位保持不變,居河南省第1位。
9.2.4 宏觀經濟競爭力綜合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宏觀經濟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和指標結構,如表9-2-4所示。
表9-2-4 鄭州市2014~2015年宏觀經濟競爭力指標

(1)2015年鄭州市宏觀經濟競爭力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經濟規模競爭力、經濟結構競爭力、經濟外向度競爭力3個指標均處于上游區。
(3)從指標的變化趨勢看,3個指標排位均保持不變。
(4)從排位綜合分析看,3個指標均處于優勢地位,決定了2015年鄭州市宏觀經濟競爭力綜合排位居河南省第1位。
9.3 鄭州市產業發展評價分析
9.3.1 農業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農業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3-1和圖9-3-1所示。
表9-3-1 鄭州市2014~2015年農業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3-1 鄭州市2014~2015年農業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農業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6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劣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處于上游區的指標有2個,分別是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人均用電量,它們均是鄭州市農業競爭力的優勢指標;其余指標處于下游區,且均為鄭州市農業競爭力中的劣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不變,農業競爭力呈現穩定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各項指標排位保持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農業競爭力綜合排位保持不變,居河南省第16位。
9.3.2 工業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工業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3-2和圖9-3-2所示。
表9-3-2 鄭州市2014~2015年工業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3-2 鄭州市2014~2015年工業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工業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處于上游區的指標有7個,分別是工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增長率、人均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資產總額、規模以上工業資產總貢獻率、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規模以上工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其中規模以上工業資產總貢獻率是鄭州市工業競爭力的中勢指標,其余6個均為鄭州市工業競爭力的優勢指標;處于下游區的指標有1個,是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且為鄭州市工業競爭力中的劣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基本不變,工業競爭力呈現穩定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工業增加值增長率、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指標排位上升和規模以上工業資產總貢獻率、規模以上工業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排位下降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工業競爭力綜合排位保持不變,居河南省第1位。
9.3.3 工業化進程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工業化進程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3-3和圖9-3-3所示。
表9-3-3 鄭州市2014~2015年工業化進程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3-3 鄭州市2014~2015年工業化進程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工業化進程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6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上升了7位。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處于上游區的指標有3個,是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增長率、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占總就業人員比重,且為鄭州市工業化進程競爭力中的優勢指標;處于下游區的指標有2個,分別是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占比,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是中勢指標,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占比為鄭州市工業化進程競爭力中的劣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明顯增大,工業化進程競爭力呈現上升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增長率指標排位上升和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占總就業人員比重指標排位下降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工業化進程競爭力綜合排位上升7位,居河南省第6位。
9.3.4 服務業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服務業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3-4和圖9-3-4所示。
表9-3-4 鄭州市2014~2015年服務業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3-4 鄭州市2014~2015年服務業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服務業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處于上游區的指標有9個,分別為服務業增加值、人均服務業增加值、服務業從業人員數、服務業從業人員數增長率、交通運輸倉儲郵電業增加值、金融業增加值、房地產業增加值、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且均為鄭州市服務業競爭力的優勢指標;處于下游區的指標有1個,是服務業增加值增長率,且為鄭州市服務業競爭力中的中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略有增加,服務業競爭力呈現穩定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服務業增加值增長率指標排位下降,服務業從業人員數增長率指標排位上升和其他指標排位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服務業競爭力綜合排位保持不變,居河南省第1位。
9.3.5 企業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企業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3-5和圖9-3-5所示。
表9-3-5 鄭州市2014~2015年企業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3-5 鄭州市2014~2015年企業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企業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所有指標均處于上游區,且均為鄭州市企業競爭力中的優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略有增大,企業競爭力呈現穩定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利潤、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排位上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排位下降和其他指標排位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企業競爭力綜合排位保持不變,居河南省第1位。
9.4 鄭州市城鎮化發展評價分析
9.4.1 城鎮化進程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城鎮化進程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4-1和圖9-4-1所示。
(1)2015年鄭州市城鎮化進程競爭力綜合排位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處于上游區的指標有5個,分別是城鎮化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建成區面積、市區人口密度、燃氣普及率,其中燃氣普及率為鄭州市城鎮化進程競爭力的中勢指標,其余為優勢指標;處于下游區的指標有3個,分別是人均擁有道路面積、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人均城市園林綠地面積,且均為鄭州市城鎮化進程競爭力的劣勢指標。
表9-4-1 鄭州市2014~2015年城鎮化進程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4-1 鄭州市2014~2015年城鎮化進程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基本不變,城鎮化進程競爭力呈現穩定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燃氣普及率指標排位下降、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指標排位上升和其他指標排位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城鎮化進程競爭力綜合排位保持不變,居河南省第1位。
9.4.2 城鎮社會保障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城鎮社會保障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4-2和圖9-4-2所示。
表9-4-2 鄭州市2014~2015年城鎮社會保障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4-2 鄭州市2014~2015年城鎮社會保障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城鎮社會保障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上升了1位。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這些指標均處于上游區,其中城市城鎮社區服務設施數、養老保險覆蓋率、失業保險覆蓋率、工傷保險覆蓋率、城鎮登記失業率為鄭州市城鎮社會保障競爭力的優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略有增加,城鎮社會保障競爭力呈現上升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醫療保險覆蓋率指標排位上升、工傷保險覆蓋率指標排位下降和其他指標排位保持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城鎮社會保障競爭力綜合排位上升1位,居河南省第1位。
9.5 鄭州市社會發展評價分析
9.5.1 教育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教育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5-1和圖9-5-1所示。
表9-5-1 鄭州市2014~2015年教育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5-1 鄭州市2014~2015年教育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教育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上升4位。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處于上游區的指標有5個,分別是人均教育經費、人均教育固定資產投資、萬人高等學校數、萬人高校專任教師數、萬人高等學校在校學生數,且均是鄭州市教育競爭力的優勢指標;處于下游區的指標有3個,分別為教育經費占GDP比重、萬人中小學學校數、萬人中小學專任教師數,它們均是鄭州市教育競爭力的劣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明顯增大,教育競爭力呈現上升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教育經費占GDP比重、人均教育經費、萬人中小學專任教師數指標排位上升和其他指標排位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教育競爭力綜合排位上升4位,居河南省第1位。
9.5.2 科技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科技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5-2和圖9-5-2所示。
表9-5-2 鄭州市2014~2015年科技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5-2 鄭州市2014~2015年科技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科技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所有指標均處于上游區,且均是鄭州市科技競爭力的優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略有增加,科技競爭力呈現穩定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人均R&D經費支出指標排位上升和其他指標排位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科技競爭力綜合排位保持不變,居河南省第1位。
9.5.3 文化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文化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5-3和圖9-5-3所示。
表9-5-3 鄭州市2014~2015年文化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5-3 鄭州市2014~2015年文化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文化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7位,表明其在河南處于中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下降3位。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處于上游區的指標有4個,分別是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次、全市旅游總收入、農村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支出、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支出,且均是鄭州市文化競爭力中的優勢指標;處于下游區的指標有2個,是城鎮居民文化娛樂支出占消費性支出比重、農村居民文化娛樂支出占消費性支出比重,其中城鎮居民文化娛樂支出占消費性支出比重是鄭州市文化競爭力的劣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略有縮小,文化競爭力呈現下降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支出、城鎮居民文化娛樂支出占消費性支出比重指標排位上升、農村居民文化娛樂支出占消費性支出比重指標排位下降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文化競爭力綜合排位下降3位,居河南省第7位。
9.6 鄭州市縣域經濟發展評價分析
9.6.1 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分析
2014~2015年,鄭州市縣域經濟競爭力指標在河南省的排位變化情況,如表9-6-1和圖9-6-1所示。
表9-6-1 鄭州市2014~2015年縣域經濟競爭力及其二級指標


圖9-6-1 鄭州市2014~2015年縣域經濟競爭力二級指標排位
(1)2015年鄭州市縣域經濟競爭力綜合排位處于第1位,表明其在河南省處于優勢地位,與2014年相比排位保持不變。
(2)從指標所處區位看,2015年全部指標均處于上游區,且均是鄭州市縣域經濟競爭力的優勢指標。
(3)從雷達圖圖形變化看,2015年與2014年相比,面積略有增加,縣域經濟競爭力呈現穩定趨勢。
(4)從排位變化的動因看,在人均金融機構貸款年底余額指標排位上升和其他指標排位不變的綜合作用下,2015年鄭州市的縣域經濟競爭力綜合排位保持不變,居河南省第1位。
9.6.2 鄭州市縣域經濟發展特色分析
(一)鞏義市
2015年,鞏義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25.50億元,同比增長8.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6094.78元;一般預算財政總收入34.7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84.50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29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年底余額182.40億元;城鎮化率52.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0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958元。
2015年,鞏義市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1.26億元,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87.01億元,同比增長7.6%;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27.23億元,同比增長9.6%。2015年,鞏義市共完成林業生態建設造林任務0.86萬畝,占任務0.6萬畝的143%;完成中幼林撫育1.4萬畝,占任務1.4萬畝的100%;完成林業育苗1400畝,占任務1000畝的140%。鞏義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86.5億元,比上年增長7.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75.2億元,增長8.0%,其中,輕工業增加值完成14.98億元,增長4.6%;重工業增加值完成360.22億元,增長8.1%;輕、重工業比例為4.0∶96.0。全年億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148個,完成投資297.57億元,比上年增長14.6%。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S314沿黃快速通道、S237大修、南山旅游路建成通車,中原路西延快速通道完成工程量的80%;昆侖燃氣回郭鎮—竹林段燃氣管道、鞏義燃氣河洛路及紫荊路燃氣管道、華潤燃氣米河站建成投產,全年完成供氣量1億立方米。中心城區功能持續提升,洛神路、伏羲路建成通車,市養老院、福利院基本完工,體育公園有序推進。商務中心區建設加快,明泰商務樓、五耐科技大廈主體完工,建業壹號城邦等61項重點項目順利實施。
(二)滎陽市
2015年,滎陽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88.26億元,同比增長8.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5558.12元;一般預算財政總收入31.6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93.41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2.77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年底余額147.07億元;城鎮化率51.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5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24元。
2015年,滎陽市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0.50億元,同比增長4.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66.67億元,同比增長8.6%;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91.09億元,同比增長9.2%。2015年,滎陽市大力服務交通路網建設,新修鋪鄉村道路2條,總投資201萬元,修鋪道路3.81公里;3.88公里道路招投標結束,準備修鋪引進域外境內資金10.1億元,按節點推動了中車造修基地、四維特種材料碳纖維生產線、四維礦業高端機械裝備制造、海特機械專業磨具備件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強工業發展和企業服務工作,大力服務園區建設,新材料園區土地征遷流轉、附屬物清理兌付、項目建設等工作按要求協調推進到位,供排水、通信光纜等各種基礎設施進展順利;通過春風行動、協調銀企等措施,幫助企業解決人才、資金等問題,年內共培育發展規模以上企業6家,實施技改項目10家,完成技改項目投資3520萬元。
(三)新密市
2015年,新密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42.13億元,同比增長9.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9914.43元;一般預算財政總收入30.3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68.61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94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年底余額172.40億元;城鎮化率52.9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3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42元。
2015年,新密市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0.10億元,同比增長5.0%;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52.54億元,同比增長8.6%;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69.49億元,同比增長11.8%,新密市18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80億元,開工率90%。康寧特二期、香港迅捷、同盈服裝總部港、軒轅圣境文化產業園等項目進展順利,榮獲鄭州市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單位。成功舉辦中韓環保產業合作(新密)對接活動,達成合作意向17項。引進鄭州市外境內資金153.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9895萬美元,新培育出口企業11家,進出口總額8300萬美元,增長19.6%。創新驅動積極有效。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帶動作用,培育省高新技術企業2家、電子商務企業21家,新增電子商務市場主體119家,增長780%,新密市規模企業信息化應用率達到45%。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30件,省名牌產品8個,省長質量獎、鄭州市市長質量獎各1家。榮獲鄭州市創業創新工作先進單位。要素保障得到加強。扎實推進存量閑置土地清理和違法占地查處,7個土地整治、15個增減掛鉤項目有序實施,累計批回土地15個批次3682畝。拓寬“新三板”上市、債權轉股權等融資渠道,成立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新密企業孵化基地,推動11家企業掛牌上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72.4億元,成功運作PPP項目3個,政府平臺融資21.5億元,爭取上級資金14.5億元,8.8億元的二期城投債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
(四)新鄭市
2015年新鄭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73.94億元,同比增長15.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9879.19元;一般預算財政總收入60.0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88.35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87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年底余額346.94億元;城鎮化率53.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5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054元。
2015年,新鄭市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1.11億元,同比增長0.7%;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35.34億元,同比增長16.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317.48億元,同比增長16.2%。新型工業化步伐加快,新鄭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91家,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達24家,超5億元企業達69家,完成主要工業增加值284.7億元,增長9.8%。項目建設成效突出,新開工項目68個、竣工123個,中德醫療產業園、瑞孚醫療產業園、潤弘制藥、遂成藥業等一批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好想你紅棗城、雪花啤酒、光明乳業等一批企業建成投產。食品加工和生物醫藥產業完成增加值118.5億元,增長14%,占全市主要工業增加值41.6%。商貿物流業規模壯大,華南城入駐商戶1.2萬多家,營業面積突破100萬平方米,華商匯建成面積36萬平方米,簽約商戶4500多家,圣戈班綠色建材園、不銹鋼物流園、卓商農機交易中心等項目穩步推進。文化旅游業持續升溫,成功舉辦乙未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和第九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鄭韓故城國家遺址公園一期完工,全年接待游客44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9億元。房地產業運行平穩,全年竣工商品房201.3萬平方米,交易額187.6億元,增長20.4%。
(五)登封市
2015年,登封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2.30億元,同比增長8.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55189.90元;一般預算財政總收入26.2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18.11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73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年底余額119.55億元;城鎮化率51.5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8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683元。
2015年,登封市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6.35億元,同比增長4.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07.61億元,同比下降7.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98.35億元,同比增長13.5%; 2015年,文化創意園、中岳非晶新材料二期等30個省、鄭州市重點項目和150個市本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0億元;全年引進域外境內資金100億元,重大項目37個,當年開工23個。爭取省政府代發地方政府債券24.3億元,新增銀行貸款和資本市場融資20.1億元;中信銀行入駐登封;翱翔科技、中岳非晶、河順股份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存量建設用地集中清理處置3219.6畝,收回閑置土地4宗;爭取建設用地指標1920.1畝,收儲土地3424.2畝,供應土地1479.5畝。
(六)中牟縣
2015年,中牟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54.83億元,同比增長13.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5696.46元;一般預算財政總收入36.0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339.39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37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年底余額191.03億元;城鎮化率45.3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5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349元。
2015年,中牟縣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41.11億元,同比增長2.4%;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06.72億元,同比增長11.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07.00億元,同比增長26.0%。2015年,中牟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05億元。汽車產業集聚區生產整車12萬臺,實現總產值650億元,成為省十強和二星級產業集聚區。引進青山變速箱等項目44個,協議資金393億元。建成鄭州日產20萬臺擴能等項目18個,完成投資60億元,其中國能一期、比克一期竣工投產,銷售新能源電池2億安時。汽車服務業博覽園建成宏達車業廣場等項目6個,在建項目12個,集聚商戶5000余家。第三產業比重達到50.5%,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房地產業平穩運行,商貿流通體系日趨完善。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上升至省級層面,規劃面積拓展至132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億元,成為鄭州市“五快”專業園區。華特迪士尼、建業·華誼兄弟、鳳凰衛視等重大項目紛紛入駐,海寧皮革城、杉杉奧特萊斯項目主體完工,方特夢幻王國開業迎賓。全域旅游局面初步形成,全年接待游客65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0億元,成為“最美中國綠色生態·文化魅力旅游目的地城市” “全省鄉村旅游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