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荊州變革
書名: 重生三國之偏史作者名: 小鞭子本章字數: 4045字更新時間: 2018-07-07 10:50:00
周湯見那林大人、趙大人兩名文臣,舉止儒雅之風,留有淡須,步履泰然,言語并無諂媚,到是那姓許的參軍,面露怯意,談話謹慎,不時去瞟他的舉動。
林大人邁步上前,拱手道:“賢侄女一向可好,聽你父身亡之事,令我三人悲愴,只怪他性格耿直,曹丞相不喜,才……”
那個姓趙的治中,也是舉手做揖,補充道:“一別數年,想當年幾人聚集,又是昨日黃花。”
許參軍急忙兩拳一抱,面對李氏,“大侄女,不要哭,如今你有鳳稚先生為依靠,那就是大樹底下,將來都要仰賴你的協助。”
李氏早已嗚咽抽泣,想到流離一路上,學識優雅卻又被人欺辱,父親又是旺年失意,那個珍惜面子的老者,怕是也未想到會淪落如此。
聽到幾位大人的安慰,抹去眼淚,,躬身一拜。
“鳳稚先生的確當今奇人,諾大長安城頃刻攻下,如無先生之神器相助,怕也要數載。當今之下,有此能人,望你們汲取父親之鑒,給予輔佐,大興偉業?!?
說話露骨,直接把周湯的野心暴露,聽得旁邊數人面目驚變,尤其是魏延、馬超,就要上前阻滯,但看鳳稚泰然自若,只得立直不動,仍由她吐盡。
到是周湯終于張嘴,“是的,輔佐主公之偉業,乃當今首要基業,不可造次?!?
雖然訓斥李氏,卻又似安慰,并不激怒。期間味道,或許殿內所有人去品味含義。那許參軍亦是聰明之人,已轉身面對眾人。
“我許參軍雖是泛泛之輩,但遇伯樂,愿以今日殿堂為義,以后聽從鳳稚大人調遣,輔佐未來之基業。”
聽到如此說,卻又不提名諱,殿內數百人也明他義,猶豫間又無它求,只得起身齊呼:但遇伯樂,愿以今日殿堂為義,聽從鳳稚大人調遣,輔佐未來之基業。
周湯亦起身,走到眾人中間,見期間不少年少者,英姿卓越,想到自己20年的夢想,始終浮蕩不去。
不由得上前抓住幾個年少者,心情激動。
“你等良才賢能,當為中原興旺、百姓之苦、未來之盛況而努力,不可徒費光陰。來,大家干杯,在這謂之聚義堂前證明,為未來之基業?!?
已有輔部把眾人登名造冊,令其簽字,以表忠心,實際也是周湯讓這些人,別玩空嘴白牙,過后不認帳,以此為證。
并令那參軍從里面選出可信之人,作為身邊護衛親隨,與蜀軍護衛并列,表示信任忠信。
當然,這段歷史亦將被載入史冊,同樣,以周湯最后順利稱帝后,這些人物對他的未來大業,成為核心力量,其中不少貧窮的士大夫,另有部分豪強,當然以鳳稚世家之威望,也聚集三大勢力。
待眾人散去,已至人定。周湯命三位大人,馬超、魏延留下,商議應對曹軍攻擊之策。
這才知道先前記憶錯誤,那洛陽才是未來曹操重點守護,所以遲遲未動,或許被神器威名所震,正在商議如何抵御之策。應該不會很久,畢竟長安城被攻下,就等于插入曹軍的心腹,亦牽動整個三國格局。
亦影響到荊州襄陽的周洋,襄陽城,是水路交通要道,向北可以到達洛陽地區,東西則是江東和巴蜀。換而言之,關羽后期鎮守的荊襄之地,可謂三國的匯集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襄陽的繁榮,一方面要歸功于劉表的苦心經營,另一方面,北方戰亂也讓很多精英到襄陽地區避難。由此,名士往來,商旅不絕,襄陽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可謂一座商業和軍事重鎮。
尚在荊州的周洋已經開始焦頭爛額,一方面,局勢正越來越有力于遠在長安城的周湯,荊州離洛陽不遠,雖然主力在長安,周洋亦不會放過,佯攻態勢。派出幾千人及助軍團不斷襲擊前沿的曹軍。
另一方面,荊州新政受到挑戰,看起來雙方都受益的土地政策,遭到當地已有土地擁有者的反對,他們不會公開發表意見,只在暗處較勁。種田工具,耕牛,還有征稅,上下政策統一,但到下面小官小吏,卻是舉步維艱。
那個陳參軍就跟諸葛亮稟報,荊州某些村里就有一些怪異規則,村里人不能隨便遷走,遷走以后就不得歸來,或者遷走會受處罰。
要交給當地最大的土地主更多的租稅,否則以后別想舒舒服服地過日子。
在這里沒人去反對這新政,也沒人直接說怎么不好,但人員不流動,戶籍受到約束,就會被族群排斥,除非你過離群索居的日子,不少地方都如此,排斥新入戶的人,各種待遇也會與原戶有巨大差異。
周洋懂得,如同動物育種,看似簡單的孕育生命,需要經歷陣痛,經歷每天每日的煎熬,期間哪里營養不足,缺吃少喝,就可能會夭折會早產。
荊州所謂士大夫指那些知識份子,受到儒家思想教育很深的文化人,讀書人,官吏,皆是國家的棟梁或有名望的人物,歷史曾有近三十名不同稱呼,如“高門”“膏腴”“甲族”“貴勢”“世家”“閥閱”“士流”等,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時期出現的不同稱謂。
后漢出現的“地方豪強、經學傳家、世官顯貴”的三位一體稱之為世家大族,將曹魏西晉時期開始依靠九品中正制穩定下來世代為官二千石以上的家族的稱之為高門士族,過江后的東晉朝廷實際執政者僑姓為門閥,入南朝之后則不再有能力控制朝政掌握軍隊,則稱之為士族。
聞聽父親周湯聚義堂之事,他有點著急,此刻開始宣揚,會不會引起劉備等親信不滿,尤其那張飛、關羽,別看平時對劉備有些意見,但到關鍵時刻,卻是絕對忠實守義之人。
怕父親身邊沒有好的良將守護,別被人暗中傷害。早就聽說曹軍的許褚大名,手下豢養大批刺客出名,雖并非完全稱之恐懼,卻也是各國遺患。
周洋已有一主意,決定在“周洋軍”基礎上,再設立暗殺組,情報組,偵查組,作為特種的部隊補充力量,人員百名,提前進行訓練,保證戰時出現,保護父親周湯不受意外干擾。
為此他特意從襄陽府內選擇幾個人去刺探許昌消息。許昌古稱“許”,相傳源于堯時,高士許由牧耕此地,洗耳于潁水之濱而得名。
曹操迎漢獻帝自洛陽遷都于此,此稱“協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進占鄴城,營建鄴都。后遷到許昌,雄踞25年,許昌曹丞相府里外定武功、內興文學、廣攬人才,終成帝業。
221年,文帝曹丕以“漢亡于許,魏基昌于許”,改許縣為許昌縣。這就是“許昌”最初的來源。
屯田制的施行使許昌大治,人口增長,經濟繁榮。自此許昌一直作為中原重鎮存在。
許昌人才輩出,伺候多疑的曹操可不容易。太聰明易被看破,如楊修;太正直易遭忌恨,如崔琰;太放肆易遭迫害,如許攸;太清高易遭凌辱,如孔融。賈詡則是一個忠于職守盡顯才能,嚴于律己免遭忌恨的人。
許褚字仲康,長八尺馀,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
年輕時在家鄉聚集了數千戶人家,共同抵御賊寇。曾有一次因缺糧與賊寇用牛交換糧食,牛到了對方手中后又跑了回來,結果許褚單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賊寇大驚,不敢要牛就走了。
從此淮、汝、陳、梁之地,聽到許褚之名都感到畏懼。
后追隨曹操,自典韋戰死之后,主要負責曹操的護衛工作。官渡之戰時發現欲謀害曹操者,將刺客全部殺掉。
渭南之戰時在身披重甲的情況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漿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發現早已身中數箭,在與馬超、韓遂會面時只讓許褚相隨,期間馬超欲襲曹操,但聽聞許褚之名兼懷疑從騎就是許褚,便問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著許褚,許褚怒視馬超以令他放棄。
這個許褚不只是有一把蠻力,武藝亦是高強,手下的高手成群,被他嚴密劃分八個列,每個列有五十人,四百人刺殺隊后面還有預備隊。
周洋派去這個人是陳參軍手下的一名副將,名不見經傳,卻有自己技藝。后來報告,加入這只預備隊里,每天吃食豐富,錦緞不缺,前提你要有異能。
那個許褚也是愛武之人,每天都會在各處練武庭院會巡視查看,選擇突出人員,加入刺客八列。
所謂刺客,皆身穿短衣短褲,手持利刃,但在執行任務時卻換上平常百姓衣裳,潛入行刺,尤其對一些不忠于曹操者,有一定威脅。不過實際行動,并不很多,到成為恐嚇的機構存在。
三國時期,實際上著名的刺客有五位,手法與原因卻是不同,稱不上專業。
伍孚,東漢末年第一刺客。獨自穿了件小鎧,揣把尖刀,悶頭進朝,結果刺殺董卓未遂被殺。
其次就是刺殺劉備的平原刺客,為了生計去拼命,因所殺人是劉備而出名。
第三是持質者,呂布和夏侯敦交戰,故意派了若干個將軍詐降夏侯敦。幾位將軍趁保安疏忽,把夏侯敦綁架,要求拿高額贖金來換,否則撕票。三軍一時失了主心骨,史稱持質者。
第四位就是許貢門客。江東,孫策殺故吳郡太守許貢。一次孫策出獵,許貢的三位門客偽裝韓當士卒隨行被發覺。孫策當即射倒一人,卻被其余兩個回射,中了面頰。孫策部眾很快趕到,把這三人當場砍死。
而實際上,這是背后謀士郭嘉慫恿結果。
最后一位就是姜維屢屢寇邊,一個名叫路遺求的人,刺殺姜維。不過,并未執行而胎死腹中。
聽到父親講這段歷史,周洋覺得可笑,不過細想來,所以刺客未形成一種戰力,多是因為當時正面戰場受到敬重,而刺客行徑為人不恥。
不過,周洋卻不管,在這隨時送命的混世,他也不是真正的諸葛亮,不需要過于維護虛名,只要達到目的,就要使用不同手段。
他給這些人定名“死士”,未成功者死,成功者名。
刺客組成立后,確實對襄陽治理也起一定作用,不少人聞聽刺客源于襄陽,卻又不知何人,內心已對襄陽產生恐懼。
從此,三國江湖開始謠傳,夜行黑客,短刀利刃,不死即亡,惡莫大焉。
當然,與許褚也開始這種暗中激斗,雖無人相信是諸葛亮所為,但刺客業內人士卻不斷證實,遠在許昌的許褚刺客八列受到挑戰,曹操生命亦受到騷擾威脅。
這是另一個戰場,有助于分散敵人戰力,主導戰場方向,亦起到迷惑對方作用。刺客組,在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的號令下,得到未有的發揚,東吳亦開始組建自己的暗殺隊,應對變幻的戰場斗爭。
長安內定,城外阻止,周洋牽制,刺客暗助,造成長安城暫時僵持局面,同時荊州亦在醞釀一場針對東吳的相持戰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
周洋為了強化山越族的抵抗,同時為防備陸遜火攻術,積極增加大家防火意識,加強夜間偵查力,以及增加隊伍途中駐營的峭所,遇到意外以特殊火箭為號。
信號信息傳送方式,亦對防備對方偷襲有了充足準備。東吳軍隊剛出城,馬上就看到一個沖天信號發出,多少兵力及方向都有發布,這令東吳始終疑惑。
劉備駐守漢中,關羽進入長安城后,與張飛進行調防,同時開始長安城的緩慢恢復城市建設。
周湯聚義堂所籠絡的那些曹軍的財權者,亦積極參與,不少被毀房屋樓舍重建,市集興旺,文人墨客云集,與咫尺的洛陽交相呼應。
周湯也是開始享受短暫的溫柔窩的日子,在火器制造上,嚴禁知情者,盡可能把這項已被傳于世人所知的秘密,能夠保持更久,這是戰爭優勢所在,不可不防小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