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古剎殺機
棲霞寺的鐘聲震落滿樹積雪,沈孤鴻的飛魚服在風中獵獵作響。他握刀的手背青筋暴起,三日前在碎玉舫聞到的那縷沉水香,此刻竟從寺院東角樓飄來。
“大人好靈的鼻子。“
清冷嗓音如碎冰墜玉,周映雪抱著琵琶從銀杏樹后轉出。她今日未施脂粉,素色襦裙外罩著鴉青比甲,發間銀簪卻換成了蝶紋金步搖,翅尖淬著幽藍毒光。
沈孤鴻的刀尖垂地,在青磚上劃出細長溝壑:“白蓮教'天女散花'的暗器手法,需要蓄香定位。“他忽然抬眼,眸中寒芒比刀光更利,“姑娘的沉水香里,摻了西域曼陀羅。“
周映雪指尖微動,琵琶弦已繃如滿月。寺檐積雪簌簌而落,在兩人之間隔開道晶瑩的幕簾。忽然有鴿哨破空,她懷中琵琶驟然發出龍吟般的清嘯,七根銀弦同時震顫,三十六枚蝶形鏢呈天羅地網之勢罩向沈孤鴻。
第二節:刀光蝶影
繡春刀出鞘的瞬間,沈孤鴻的衣袂已染上血色。刀光如匹練卷起滿地殘雪,蝶鏢撞在刀背上迸出火星,卻在觸及飛魚服前詭異地偏轉方向——原來每枚鏢身都刻著反向螺紋,借著刀勢反撲主人。
周映雪臉色驟變,旋身時裙裾綻開血色蓮花。她終于明白為何沈孤鴻的飛魚服能滴血不沾,那暗紋竟是用天蠶絲混著金精織就,專克白蓮教的回旋暗器。
“姑娘的'蝶戀花'使得好,可惜……“沈孤鴻的刀突然消失在袖中,再出現時已點在她喉間三寸,“可惜忘了錦衣衛最擅長以彼之道。“
周映雪忽然笑了,笑得琵琶弦都跟著震顫。她忽然扯開衣襟,露出鎖骨下青鸞紋身,卻見沈孤鴻刀尖一顫,竟在她肌膚上劃出血痕。
“大人可知這紋身來歷?“她指尖蘸著血珠,在琵琶弦上畫出符咒,“建文帝親創的'青鸞引',能號令天下蠱蟲。“
話音未落,寺中古柏突然簌簌作響,千萬片樹葉如綠云壓頂。沈孤鴻旋身后退,刀光織成光幕,卻見那些樹葉竟在觸及刀氣時化作齏粉,露出藏在葉間的金蠶蠱。
第三節:密信驚魂
琵琶弦斷的剎那,周映雪的袖中滑出半卷黃麻紙。沈孤鴻的刀尖恰好挑起紙頁,卻見上面用簪花小楷寫著:“七星拱月,青鸞棲梧;火器鑄就,乾坤顛覆。“
“這是……“他忽然捂住心口,方才吸入的沉水香與血腥氣混合,竟化作蝕骨劇毒。眼前景物開始扭曲,周映雪的臉化作無數蝶影,每只蝶翼上都印著建文帝的火器圖。
“大人中招了。“周映雪的琵琶抵住他咽喉,弦上沾著的毒血正在腐蝕飛魚服的金線,“這'醉生夢死'的滋味,可還合意?“
沈孤鴻卻突然抓住她手腕,刀柄重重撞在她膻中穴。周映雪悶哼倒地,不可置信地看著他扯開衣襟,露出胸膛上正在發光的青鸞紋身——那紋身竟將毒素盡數吸納入體,此刻泛著妖異的紫光。
“建文帝的火器營,果然擅長以毒攻毒。“他踩住她手腕,刀尖挑開琵琶腹部的暗格,滾出枚青銅鎏金的令牌,正面雕著青鸞,背面刻著“天字壹號“。
第四節:身份之謎
雨又下了。
沈孤鴻的刀壓在周映雪頸側,刀鋒卻在她發間金步搖上停住。那蝶翅的紋路,竟與詔獄石壁上殘詩的字跡如出一轍。
“你究竟是誰?“他聲音沙啞,體內毒素正在與青鸞紋身相抗,肌膚下似有千百只蠱蟲在鉆動。
周映雪忽然張口咬住他手腕,齒尖刺入皮膚的剎那,沈孤鴻的刀竟偏了三分。她趁機掙脫,卻未逃走,而是扯下頸間紅繩,將半塊玉佩塞進他掌心。
“建文帝的血脈,就剩你我二人了。“她咳出血沫,笑得凄艷,“這半塊'乾卦玉'能解百毒,大人可要收好。“
沈孤鴻看著掌中玉佩,忽然想起三日前在血池中見到的幻象——無數火器匠人被活埋時,有個嬰孩被舉過頭頂,襁褓上繡著的,正是半只青鸞。
第五節:雪夜迷局
雪越下越大,掩住了血跡,卻掩不住琵琶弦上的沉水香。沈孤鴻抱著周映雪沖進禪房時,她已氣若游絲,鎖骨下的青鸞紋身卻在發燙。
“為何救我?“他撕開她衣襟,將玉佩按在她心口,卻見那紋身竟如活物般蠕動,將玉佩緩緩吞噬。
周映雪忽然睜眼,眸中閃過紫芒:“因為……因為你是唯一能解開'青鸞引'的人。“她抓住他手腕,指尖在他掌心寫下“紫金山“三字,隨即昏死過去。
沈孤鴻望著窗外風雪,忽然想起詔獄底那具西裝尸體的懷表,表蓋內側刻著的,正是紫金山的經緯坐標。他握緊繡春刀,刀鐔撞在玉佩上發出清越龍吟,驚飛了檐下寒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