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人間慘劇
- 天罰刑主
- 心武紀
- 2623字
- 2018-06-21 12:00:00
就這樣兩人在洞中足足待了兩天,斷斷續續的暴雨漸漸偃旗息鼓。第三天早上,陽光終于姍姍來遲,芳書瑤從包袱里拿出一些干糧對書懷恩說道:
“這是最后的干糧了,你先吃著,我去尋些野味,順便打探下消息。”
書懷恩接過干糧擔心的叮囑道:
“小心一點。”
芳書瑤點了點頭鉆出了洞口,然后輕身而去。
豈知這一去,直到日落西山,依舊杳無音訊芳蹤全無。書懷恩腦中開始胡思亂想:莫非被紅磷魚捉了去?她輕功那樣好又怎會被捉呢?難道嫌棄我是個累贅便自己一走了之了?心中開始忐忑不安,紛亂的思緒仿如不受控制的野馬,忽東忽西。
一陣涼風吹了進來,書懷恩抖了下,亦有些乏了,于是便躺到稻草上瞇起眼睛打著盹。
書懷恩已經對山洞之外產生了恐懼,生怕自己一出去便會遇到那號稱紅磷魚的兇徒。旋即又想著兩位師傅是否逃離了兇徒的魔掌,或許現在正在四處找尋著自己,如此想著想著便不知不覺的睡著了。
夢中,似有人在呼喚自己,書懷恩努力的尋找,四周白蒙蒙的霧氣彌漫,朦朧之中,一張張熟悉的面龐緩緩從遠處飄來,有村民們友善的憨笑,花貓的蔑視,有妮兒的關切,還有師傅們捋著胡須欣慰的笑,一個個張著嘴,看似都在說著什么,卻沒有任何聲音入耳,情景詭異到令人壓抑。正當書懷恩努力去看努力去聽的時候,一張兇殘可怖的臉猛然出現在書懷恩眼前。
“啊”的一聲,書懷恩從夢中驚醒,伸手一摸,竟出了一身冷汗。
芳書瑤不出意料的沒有歸來,雖然早已有了心里準備,但書懷恩依舊倍感擔心和失落。
已經四天了,紅磷魚應該已經走了吧。也不知道師傅們怎么樣了,有沒有及時的逃走。現在書懷恩已經不抱有師傅們能打敗紅磷魚的幻想了,能逃走就好吧。邊想著邊整理了下衣服,準備悄悄摸回村子看一看,若是那些人已經離去,自己也就不用去什么平城了吧。
此時天已大亮,但天氣卻不晴朗,似乎又一波暴雨正在孕育。如今是夏秋相交之際,經常暴雨不斷。記得往常這個時候,書懷恩都是躲在家里聽雨看書,雖然有些煩悶,但偶爾能聽白師傅講一些江湖趣事,其中大多是黑師傅年輕時闖蕩江湖所發生的事。雖然聽上去不太靠譜,但白師傅口才很好,講的口燦蓮花,妙趣橫生,很讓書懷恩心生向往。
空氣中散發著山中特有的泥土草葉的混合氣息,書懷恩在泥濘的山路上悄悄攀爬著,他準備爬到村西邊的高臺上,在那里居高臨下能一眼望見村子里的人和物,且又不易被發現,是一個非常好的偷窺之所。
打定主意的書懷恩懷著忐忑而又激動的心,悄悄的摸上了村子西邊的高臺,這高臺三丈見方,乃是平時孩子們經常玩耍的地方,于村里工作的村民們只要抬頭高喊一聲,孩子們便可以聽到。
可如今只聞微風吹過的呼呼聲,卻聽不到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書懷恩心里有些沉重,這意味著村子里定然出了什么狀況,才會不見絲毫人影。一邊想著,書懷恩悄悄的匍匐前進,待爬到高臺邊緣處,這才慢慢將頭伸出高臺。
只是一眼,輕輕的一瞥。
書懷恩便曉得,此生再也休想忘掉這以后會無數次出現在噩夢中的一幕。
村子依舊是村子,地里種的糧食周圍已經開始有野草冒頭,略顯荒涼。而令書懷恩睚眥欲裂的是,村子中央的空地之上,東倒西歪,雜亂無章的躺著的村民們的尸體。由于幾天暴雨,尸體已經開始浮腫,一些蒼蠅更是繞著尸體不停的起起落落。
“啊!!”書懷恩慘叫一聲,爬起身來向臺下跑去,腳步一滑,滾了一身的泥巴。
淚水模糊了視野,似乎也模糊了整個世界,一切都顯得不那么的真實。書懷恩踉踉蹌蹌的,連滾帶爬的起來繼續跑著,腦海中回憶起往事的一幕幕,曾經的歡聲笑語,曾經的無憂無慮。
不愿意接受現實的書懷恩終于滿身泥土的跑進了村子,即使令人作嘔的尸臭也沒有令書懷恩有任何的不適,心里只是不停的吶喊著:這定是一場噩夢,快讓我醒來吧。
淚眼朦朧的書懷恩呆滯的走到一個尸體前,這是隔壁的王大娘,王大娘烙的餅是最香的,每次見到書懷恩都笑呵呵的摸一摸書懷恩的腦袋,若是書懷恩沒有吃飯,便拉著去其家中,從小櫥柜中拿出香噴噴的烙餅遞給書懷恩,口中則疼愛的說道:
“慢些吃,還多著呢。”
為此書懷恩還經常故意餓著肚子去蹭王大娘家的烙餅。
搖了搖王大娘的尸身,書懷恩木然的低訴:大娘,快醒醒,懷恩餓了。哦,大娘累了,先歇歇吧。自問自答一番后,書懷恩又走到一具尸身前,這是一個虎頭虎腦的少年,如今發脹的尸體已經看不出面容,但書懷恩卻知道這是誰。
“起來,花貓!你不是武藝高超么,你不是說你要做絕世大俠么?像一個男子漢一樣的站起來啊,我才不服你呢,嗚嗚嗚。”書懷恩坐在花貓的旁邊痛哭起來。
哭著哭著,書懷恩突然身軀猛地一顫,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卻弄了一臉的泥巴。不管了,隨便抹掉臉上的泥巴后,書懷恩開始拼命的在尸體中尋找,恐懼與憤怒同時蔓延在心頭,耳邊不斷回響著芳書瑤惡狠狠的聲音:若能報仇,即使化身為惡鬼修羅永墜地獄又如何。
終于,兩具無頭的尸體被書懷恩尋到了。雖然失去了頭顱,但只看衣裝也知道是誰。
書懷恩真真切切的永永遠遠的失去了這一生中最親密的兩位長者。雖無父子之實,然師傅們一直將自己當做兒子來疼愛和照顧,師傅們平時和藹可親,教授孩子們習文練武分文不取,如今卻落了個死無全尸的下場,天理何其不公,蒼天可有眼?
秋意涼,秋風又起吹滄桑。淋雨后,幾日又未休息好的書懷恩急怒攻心,終于抱著師傅們的尸身嘔血暈倒,在這滿地瘡痍之上仿佛又多了一具尸體。
云又來,細雨如絲潤萬物,淅瀝瀝的細雨落在少年略帶胡茬的臉上,似母親的輕撫。從小到大也未有享受過一天母愛的少年漸漸醒了過來,枕著不知是誰的尸體,雙眼無神的望著天邊,沒有責怪細雨把自己從村民未死,一切如舊的美夢中拉了出來,少年只想最后享受下陪伴在師傅們左右的感覺。
因為少年曉得,從這刻起,上天贈與自己最美好的禮物已經被自己享受殆盡了。以后若想再次索取,便只能靠著自己這雙手了。
少年握緊雙手,猛的站了起來。
借著小雨,書懷恩手持鐵鏟,就在村中間的地里將村民們一個一個的埋葬起來,生在青山,死于青山,葬在青山。
今夜無月,書懷恩滴米未進,只為讓村民們早些入土為安。每埋葬一位村民,書懷恩便跪下磕三個響頭:
“師傅們,各位叔叔阿嬸們,讓懷恩最后送你們一程吧。若不報此仇,就讓我書懷恩有如此木。”
說著書懷恩狠狠的將手中一節枯木掰斷碾碎,接著隨手一揚,便灑了出去。
待將所有人埋葬后,已是第三天中午。
雨水早已褪去,陽光開始主宰大地。筋疲力盡的書懷恩終于昏倒在地上,不遠處是一個個鼓起的墳包,每個都插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葬者的名字。
逝者已矣,但所有的傷痛和仇恨就此背負在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少年身上,不知少年是負重前行,還是被傷痛所擊倒就此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