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護國者的秘密
- 國家寶藏之建文帝的詛咒
- 庚新
- 2426字
- 2020-05-01 20:01:52
“沒錯。”田中點點頭:“就是蘇祿王日記。我一直想把那本日記收過來,可惜無論我怎么說,他都不肯出讓,只割愛了那副海圖給我,所以我想,帶你直接去找他,如果這次能把日記拿過來,也許就能達成你的心愿。”
不等他說完,我已經有些失態的站起來,身體因為亢奮微有些顫抖。
是的,如果田中說的是真的,那就是第三部份的蘇祿王日記,而以我現在所掌握的資料,似乎只差臨門一腳,這一部份日記,很有可能能幫助我找到寶藏真正的線索,從而解開這個秘密。
“抱歉了我的朋友,因為我的一點私心,開始沒有告訴你這件事……”
田中一臉歉意的道。
“不,不要緊,你已經幫了我大忙了。”我沖田中先生感激的道。
“你這么說,我更覺得不安了。”田中向我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到雅加達還有一段時間,不如我和你聊一個故事。”
“什么故事?”我有些納悶的問。
“當然是和摩洛蘭寶藏有關的……”田中摸了摸手里的蛇紋木手杖,那上面的把手,已經被他摸得锃亮而光滑。
“這個故事,得從蘇祿王的后人說起,也許有點長,但好在,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
他的聲音越來越遠,帶著我的思緒,穿過數百年前的時光。
那是在蘇祿東王后期發生的事。
那個時候,蘇祿東王已經老了,而建文帝的復國之夢,隨著永樂大帝對明帝國的掌控力不斷增加,變得越來越希望渺茫。
朱棣不愧是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在他的手上,明帝國像是一輛加速奔跑的火車。
從占領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到一次次掃蕩草原上的北元殘余勢力;從鄭和七下西洋;到無數藩國來大明朝貢,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不絕,明帝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強盛。
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建文帝還是蘇祿東王都清楚,復國的夢想,在他們有生之年是無法實現了。但是,蘇祿東王對于建文帝的忠誠并沒有改變,他做了一個決定。
他令自己的兒子發誓,將要世世代代守護建文帝及其后人。
當時,共同發誓的有他的兩個兒子和兩位妃子,這就是最初的“護國者”。
護國的意義,不是保護蘇祿國,而是守護建文帝及后人。
蘇祿東王還替這個護國者取了個隱藏的代號,因為核心一共是四個人,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他,就以中國象棋上的棋子來做四位“護國者”的代號,即——兩象兩士。
這在象棋里,是守衛元帥的最后力量。
同時,蘇祿王還將自己記錄這一段歷史的日記,分成四份,分別令這四個人保護著,令他們的子孫一代代傳下去,并告訴他們,在這日記里,隱藏著關于建文帝復國寶藏的秘密。
等到將來有一天,如果建文帝的后人需要的話,“護國者”們將集齊蘇祿王的日記,從而找出寶藏,交還給皇帝陛下。
這,就是“護國者”的由來……
聽完田中的話,我有些震驚,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我沖他皺眉思索道:“你說的這些……”
“相信我,這是我多年搜集的資料,不會錯的。”
田中撫摸著蛇蚊木手杖,冷靜的道:“其實,越研究歷史,我就越有一種感覺……一切事物都不是獨立的,有因必有果,萬物都有因果,不知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們現在發生的一切,或許是很多年前一件微小的事件引發的后果。”
“你說的是蝴蝶效應?”喬安娜在一旁忍不住問了一句。
“差不多吧,雖然本質上還有所不同。”田中點點頭。
我慢慢消化田中所說的一切。
田中先生是日本人,他有著日本人的嚴謹,而且追索寶藏的事多年,我相信他說的這些,必然有他的依據。
一旁的尼克臉色有點怪怪的,本來“護國者”的資料是他負責去收集,結果他那邊還沒眉目,田中已經將答案公布了出來。
“田中先生。”尼克摸了摸鼻子,插話道:“我不是懷疑您說的話,只是……這事情都過去六百年了吧?當初蘇祿王的后人,會這么忠誠的執行這條命令?我有些懷疑。”
“尼克先生。”田中抬頭向他微笑道:“你不是東方人,不明白東方人是如何的重視承諾,特別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蘇祿王,仁義禮智信,忠義,早已經融入到他們的骨血里。其實在西方也有類似的精神,比如圣騎士對主的忠誠。這是一種傳承和信仰。”
“好吧。”尼克聳了聳肩膀。
對他這種生意至上的人來說,理解起來是有一點困難。
就在喬安娜沉默不語,尼克眼珠轉動,而我在靜靜思考的時候,田中先生看了一眼窗外,淡淡的道:“雅加達到了。”
雅加達又名椰城,是印度尼西亞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爪哇島的西北海岸,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這里多數居民為印尼爪哇人,少數為華人、華僑、荷蘭人,官方語言為英語,印度尼西亞語。
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永樂大帝鄭和下西洋時期,明朝的無敵戰艦曾經來過這里,當時,鄭和的船隊順風南下,到達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
那時候爪哇島還叫做阇婆,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商業發達。當時,這個國家的東王、西王正在打內戰。東王戰敗,其屬地被西王的軍隊占領。鄭和船隊的人員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領軍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誤殺了一百七十人。
鄭和部下的軍官紛紛請戰,說將士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國進行宣戰,給予報復。
“爪哇事件”發生后,西王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要賠償六萬兩黃金以贖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師不利,而且又無辜損失了一百七十名將士,按常情必然會引發一場大規模戰斗。
然而,鄭和身負永樂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開殺戒,沿路西洋各國恐懼明朝前來侵略,之后又得知這是一場誤殺,鑒于西王誠惶誠恐,請罪受罰,于是稟明皇朝,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明王朝決定放棄對麻喏八歇國的賠償要求,西王知道這件事后,十分感動,兩國從此和睦相處。
以上是記載在正史里的史料,但是當我想到這里的時候,心里不禁微微一動。
東王和西王、內戰,如果忽略爪哇島上喏八歇國這個背景,和蘇祿國的東西王內戰非常相似。
這是巧合,還是……
真相,大概只有等我手里掌握更多的蘇祿王日記時,才能弄清楚。
飛機漸漸降低高度,能順利的穿過先前大片的雷雨云,我也松了口氣,剛才真是讓人一顆心懸在肚子里,如果不是田中講述關于護國者的秘密,我可能沒那么安然的渡過飛機上的時間。
我的目光透過窗口看向下方越來越近的飛機跑道,突然,眼睛里看到一排熟悉而又刺眼的燈光,心臟不由猛地一縮。
那是……警車的燈光。
為什么,這么多警車會出現在雅加達的機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