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的可能
- 國家寶藏之建文帝的詛咒
- 庚新
- 2262字
- 2020-05-01 19:17:03
明朝時的蘇祿國,以現菲律賓蘇祿群島為統治中心,區域有時包括蘇祿群島、巴拉望島等和馬來西亞沙巴州東北部。
我現在畫出的,就是蘇祿群島的部份。
當然我畫的談不上有多精美,但是大致能看出來。
“這里是棉蘭老島,公元1402年,大明建文帝朱允炆跟隨蘇祿東王,在一支神秘船隊的護送下,來到了這里,并且將復國寶藏也帶到了蘇祿國。”
我一邊思考著,一邊繼續說:“那么可以推測出,復國寶藏當時應該是在棉蘭老島上,因為這里是蘇祿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建文帝在這里,他的寶藏按常理不可能放在太遠的地方。”
喬安娜兩手支在下巴上,碧藍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我,聽得很入神,就像是一個乖巧的學生。
我漸漸找到了狀態,就像是回到了課堂上,實際上,很多次我在給學生們講課的時候,腦子里會掀起頭腦風暴,有時不自覺的就會爆發出新的靈感。
這次也是,那種原本模糊的感覺,隨著我的手畫著地圖,嘴里說著話,不經意的就產生了,我脫口而出道:“但是,我有理由懷疑,那批寶藏現在可能不在棉蘭老島上。”
“什么?”喬安娜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一臉急切的問:“這怎么可能?寶藏能去哪兒?”
“因為戰亂。”我加重語氣道:“在1403年的時候,蘇祿國東王的弟弟謀反,并且泄露了建文帝的行蹤,雖然東王及時發現并反應,但是明朝的永樂皇帝朱棣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后蘇祿國東王和西王之間還爆發了戰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建文帝,你還能安心留在棉蘭老島上嗎?”
喬安娜咬著唇,食指在茶幾上快速敲擊著:“這個,要看誰能取得戰爭勝利了,要是東王能控制住局面……”
“他控制不住。”我斬釘截鐵的道:“東王非常崇拜明朝的儒家文化,對軍事方面并不太擅長。”我舔了舔唇,接著道:“而在外部形勢上,永樂大帝派出鄭和率領船隊,蘇祿國也無法抵擋,所以,如果我是建文帝,我一定會提前轉移,逃到更安全的地方,那批寶藏也會……”
等等,我突然想到了什么。
一個念頭仿佛閃電一樣劃過我的腦海,把之前一些看似零散的信息和片斷連接起來。
船隊……
鄭和下西洋……
我怎么把這個給忘了!
一時間,我仿佛變成了雕塑一樣一動不動,心里卻掀起巨大的波瀾。
無數的信息,記憶,化成一個個鮮活的符號,它們在我的腦海里仿佛活了過來,不斷匯聚著,拚湊出歷史的“真實”樣貌。
“教授,教授,你怎么了?”
喬安娜正聽得入迷,見我不說話了,她疑惑的伸出手在我眼前晃了晃。
“別鬧。”我下意識的把她的手拍開,就像是對美蘭一樣。
等拍上她的手我才反應過來,不免有些尷尬,好在喬安娜沒在意這點,而是不停的追問。
我咳嗽了一聲,開口道:“我想到了,把之前許多線索連起來了,許多疑問也隨之迎刃而解。”
“真的?”喬安娜的兩眼發出迫切光芒:“教授,快說給我聽聽。”
我點點頭,接著說下去:“杜聿姆教授手里的份日記是蘇祿王日記的第二部份,在剛拿到手解讀的時候,就提到了永樂大帝知道建文帝的下落,并決心派鄭和的船隊搜捕建文帝。
我之前,一直有一個疑問,按常理來說,抓捕建文帝應該是派錦衣衛,就是明朝的特務去秘密進行,而不是發動那樣強大的水師艦隊。
那樣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可能瞞得住消息,很可能會打草驚蛇,令朱允炆提前逃走。
但是昨天將兩部份日記合在一起解讀,再加上發現新的線索,事情就明朗了,首先,是由于東王的王弟反叛泄露了消息,第二點,因為建文帝朱允炆手里還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力量,如果朱棣不掌握強大的水師,甚至會受到對方手的威脅,所以他必須打造一支更強大的水師,悍衛自己的帝國疆土……”
是的,這些東西我本來早該想到,但連日來被警察當做殺人犯追捕,還有各式各樣的危險經歷,耗盡了我的精力,以致于我對一些明顯的信息都疏忽了。
在《明史》上其實也有著類似的記載,一是說永樂大帝派鄭和是為了搜捕建文帝,第二個目地是為了宣慰四方夷國,建立宗主國的朝貢體系。
“所以朱棣要興建自己的遠洋水師,也就是后來的鄭和水師,通過這支水師,將建文帝復國的機會徹底粉碎。這樣一來,邏輯就通了,各時間節點也能對上。”
我稍微整理了一下措詞接著道:“蘇祿王日記的第一部份,記錄了蘇祿王協助建文帝逃走的緣由,以及逃走的路線,其中比較重要的信息就是建文帝手里還有兩支人馬,一支是山東那邊的軍隊,所以建文帝選擇從山東登州出海;第二支就是那支神秘的船隊。這兩支部隊的將領的姓名都沒有在日記里提到,或許在后面的日記里會有他們的信息……總之因為建文帝手里的實力,所以永樂大帝才會有后續的一系列軍事、外交行動。”
我吸了口氣,接著道:“那么,現在回到我們之前的問題上來,蘇祿國內部的叛亂會令建文帝轉移嗎?我認為一定會。他就像是驚弓之鳥,一定會帶著自己的復國寶藏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教授~”喬安娜有些無奈的撅著嘴,嘆了口氣:“可是你說了那么多,還是沒說明,寶藏會在什么地方啊?”
“呃……”我愣了一下,不由苦笑起來。
我是做歷史研究習慣了,就跟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學一樣,只顧著把歷史事件里的疑問一點點揉碎了展開,卻忘了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找到那筆寶藏的下落。
我沖喬安娜抱歉的笑了笑:“現在能肯定的是,建文帝和他的寶藏曾經到過棉蘭老島,至于后面,我傾向于轉移到了別的地方,但是……再后面的事,我就沒有頭緒了,感覺思路又遇到了瓶頸。”
“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能弄清楚這么多事,已經很不錯了。”喬安娜倒沒露出失望,她安慰我道:“說不定等樓上那位女孩醒過來,我們就能知道后面的事。”
我苦笑了一下,她也有可能永遠醒不過來啊。
萬一她真的一直睡下去,蘇祿王的日記就永遠無法湊齊了嗎?
那個六百年前關于大明流亡皇帝和蘇祿國王之間的事,將永遠被掩埋在歷史塵埃里?
想到這里,我的心里涌起一種不甘心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