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村里的學校教學質量并不是很理想,甚至有的老師文化程度是小學都沒畢業的。更偏僻的地方則是上過4年級的老師在教3年級的學生。
到了4 年級的時候,莫海班一共就只剩5個學生了。有時遇到下雨天則空無一人,有時到兩個,有時到三個,反正5個人都到齊的日子是幾乎沒有了。歸根究底,還是老家的封建思想,以及不重視文化所導致。
老師也很無奈,一般情況下人數少于3人,老師就會讓同學們自己復習一下之前學過的內容,當然,有時候他也會回宿舍睡覺去,順便交代一下:“等一下,萬一校長回來了,你們兩個可別說是我讓你們玩的哈。”
就這樣,莫海在學校里“讀”了一天又一天的書,學到的最有用的技能就是――“趴在課桌上睡覺時,一般人很難看得出來。”
他用課本擋住了頭部,不管睡的多么香,用來擋住他人視線的課本也不會倒。
到了四年級下冊,除了莫海,班上的那幾位同學都不讀了,無奈之下老師就讓他降到3年級去了。
在新的班級里,莫海的成績稍微好點,畢竟他比其他同學多學過了一遍。
莫海的同桌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同學們都叫她:“依果”。依果的話不多,笑起來時很迷人,就是做作業的時候很迷茫,無從下手。因此,莫海就把自己的作業本拿給她抄襲,她有時候會從家里帶來一些好吃的跟莫海一起分享,因此坐在后排的阿木總是莫名其妙的生氣,阿木跟依果是鄰居,他們一起放過牛,捉過蜻蜓,打過蛇;聽說她還向阿木借過橡皮呢!
在這個新的班級里,讓莫海印象最深刻就是歡聲笑語了,同學們個個都眉開眼笑;就算有時候作業做的不好被老師懲罰,也不忘給自己一個天真無邪的笑。
放學時,同學們喜歡比誰跑得快,先定個目的地,然后誰先到達誰就算第一。規則是:“最后一名要在第二天帶點零食,親手交到冠軍手里。”
為了爭第一,有的同學之間打了起來,理由是得第一的那位同學,還沒喊開始就已經先跑了。
每天都是重復著同樣的事情,早上放牛回來吃完飯就去上學,下午放學回來吃完飯就去放牛。但唯一不變的是:“那時候的心情是美好的。”
教室里,莫海在看著文具盒發呆,想想隔壁班的那個女孩為何這么受異性同學的青睞,也期盼著有一天能在自己喜歡的女同學面前耍帥;想讓她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優秀,多么的值得她人愛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