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昭聽到這里倒是有些覺悟,若是一天都這么東游西蕩,無所事事的確也不是個辦法,何況秋水可是有大能耐的姑娘,如果自己還如同爛泥一般,又怎么能與她相配。
子昭轉身看了看秋水,便有些妥協的說到。
“既然虞侯出了告示,我也不好駁了他的面子,但打仗這事我真是不行,要不就先嘗試一下?”
秋水見子昭有了轉還的余地,又對他循序善誘到。
“我這有虞候給的賞賜還有半年來診療的收益,你就全部拿去招募新兵,而你的好兄弟傅說,甘盤他們也可以給你做個副官,我們不做則罷,一做就要做到最好。”
子昭聽完秋水的話,也是如同醍醐灌頂一般,怎么就忘了傅說甘盤這些好兄弟,若是有事也可以推給他們,自己做個甩手老大,豈不是兩全其美。
子昭隨即一拍桌子,就把這件事情給應承了下來。
次日,子昭找來了傅說,甘盤,祖己,犢子,而這四人都是他在牛頭村最好的鐵哥們。傅說早年讀過幾天詩經,若是把招募新兵的工作教給他,應該是可以勝任,至于甘盤他出生于市井,對于打聽小道消息則尤為擅長,所以他就負責招攬各方的人才,而祖己家幾代都是經商,擅長倒賣各地土產,這軍營的錢糧賬目就交給他來掌控,至于犢子雖然本身沒有什么特長,但是他出生佃農,蠻力卻是有的,所以暫時就委以新兵代管一職。
子昭雖然看似一無是處,但卻很有領導天賦,經他這么一安排,手里的四個兄弟便都有了著落,想這別部司馬一職指不定還能讓他干出一番成就。
招募文書剛剛發出,應征入伍的農家子弟就蜂擁而至,他們之所以對當兵這么感興趣,那完全是看在榜末寫著的每年有三石錢糧。而之中也不乏市井無賴和無業游民,他們整日的游手好閑又三餐不繼,現在能到軍營里混口飯吃,也是一種不錯的打算。
正當征兵進行到如火如荼的時候,一個老婦人卻和一名少年發生了爭執。原來少年的父親在五年前被鬼方的流寇所殺,所以少年一直都想著為父報仇,而現今正趕上鄉里招募新兵,抵御鬼方來犯,于是這少年便想著參軍入伍,替父報仇,少年的想法雖然很好,但是他的母親卻死活不答應,因為他是家里唯一的獨苗,且又是家里唯一的勞力,若是他上了戰場,不僅母親無人照料,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也無法向他死去的父親作出交待。
“官爺,寫我的名字,我叫李二牛。”
那少年一把甩開了老婦人,又用雙手趴在了傅說的桌案上,而老婦人從地上爬起來,也跪在了傅說的桌案前。
“求求官爺,別讓他當兵,我們家現在就他一個男丁,他若有個三長兩短,我老婆子可怎么活啊。”
坐在傅說旁邊的子昭咬了一口玉米棒,有些打趣的笑道。
“大嬸,我們組織兵勇也是為了保家衛國,又不是去當土匪,你兒子積極參軍,你應該感到高興才對。況且軍隊里管吃管住,還有糧餉可以拿。你說哪還去找這種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