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談論到工資的問題,牛大力問耿長水:“公司差你多少錢呢?看你也不著急。”
耿長水說:“急也沒用,這么大個公司,差不了咱這倆錢兒。”
陳寶貴說:“貸款過百萬,警察不抓,法院不判。公司不差錢,我一個外甥女在縣財政局上班哩,他說這個項目的補助有上千萬理,你那倆錢肯定少不了。”
牛大力問:“這補助應該是整個夜良鎮的吧,我們公司不可能拿到這么多的補助。”
“牛兒啊,你真是念書念傻了。人家說你們公司萬畝花海的廣告牌子都在首都機場的高速公路上立起來呢。”
“我咋沒聽說呢?”
“領導啥事兒也告訴你,你就不是小技術員了,你就成老總啦。”
“我可當不了老總,能掙份工資,跟著馬總發些小財就知足了。”
牛大力真的不知道廣告牌的事兒,因為這個項目是市里規劃的,大老虎溝這邊是整個項目的一部分,首都的廣告牌也是市里組織人手投放的,畢竟投資人多多益善嘛。
馬云騰奮斗這么些年還不算是一位徹底的投資人。他也缺錢吧,要么怎么會從一開始就為了錢而四處奔走呢。這個項目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政府為了鼓勵人們返鄉投資創業提供了許多優惠條件,數額不匪的補助款就是其中之一。馬云騰為了上規模,爭取更多的財政補助,無論土地優劣一股腦地納入公司名下。村民們對于土地流轉的情緒復雜,鎮里為了“萬畝花海”的虛名默認了好地捆綁賴地一起流轉的事實,以至于部分村民虛報土地畝數、以賴地冒充好地等現象層出不窮,無非就是為了多拿一些土地租金。
土地租出去了,流言在經濟欠發達的鄉間小路上仍舊像幽靈一樣飄來飄去,揮之不去。有的說發放給農民的種糧補助停發了,改為誰租地誰領錢。有的說包一畝地公司會得到四百到六百的補助款,承包的面積越大補助金額越大,像馬云騰這樣規模的公司幾乎就等于政府免費提供土地供其發展特色農業。還有的像陳寶貴那樣把補助款的事兒說得有鼻子有眼兒,就好像這件事是人民群眾在村頭的廣場會議上發布的新公告。
馬云騰笑著說:“陳主任,你可得幫我們公司做好正面宣傳,現在村里有個別人肆意造謠,對公司和咱們村的經濟發展都不利啊。”
陳建金摸著大肚子說:“村里人說話不過腦子,跟著咱公司賺錢了就沒人說閑話啦。”
“咱這么大公司也不在乎老鄉們有點兒閑言碎語,不過現在公司發展需要從各個方面節省資金,全力保障土地種植需要。”
“馬總有啥事兒,村里能支持的肯定支持。”
“我呢想著申請個合作社,陳主任看看能不能把村里的貧困戶信息借給公司用一用,到時候年底每家都有公司發放的福利。”
陳建金思索了一會兒,說:“這個怕是要一家一戶地做工作。”
李建設在一邊抽著煙說:“馬總,咱這個事兒也不急,回頭公司制定好優惠政策,我再和陳主任商量一下具體怎么操作吧。”
馬云騰看了一下手機,從沙發上站起來說:“陳主任,那這個事兒你和老李研究吧。中午去白鎮那邊的農家樂吃飯,我訂好了桌。今天我就不作陪了,市里還有點兒事兒。”
半個月后,李建設和彭吉坐在了白鎮的辦公室。馬云騰聯系了白鎮,最近有一筆補助款下來了,可是鎮里還沒發。李建設低聲地問彭吉:“資料帶齊了嗎?”
彭吉一臉壞笑地說:“放心,李總。”
白鎮推門進來,李建設趕忙遞上香煙,還沒等他說話,白鎮先開口:“最近呢是有一筆補助款到了,鎮里也不是不發。之前馬總借財政所一筆錢墊付土地租金,這筆錢遲遲還不上,財政所這邊鬧意見呢。”
李建設壓低了嗓門說:“白鎮,馬總最近有一筆大額收入馬上到位,財政所的欠款一定及時歸還。不過這筆土地補助款現在急需,白鎮你也知道,再過個把月就要開這個經濟農業交流會。我們公司還有一個重要的花海景觀馬上要做。白鎮一定得幫忙疏通一下。”
白鎮整理一下大腦門頂上油亮烏黑的頭發撥通了財政所的電話,把馬云騰公司這邊的情況簡單的說了兩句,然后就沖著話筒嗯嗯啊啊地答應著什么。彭吉見白鎮態度有緩接著說:“馬總一直非常感謝鎮政府對公司的支持和幫助。我們公司成立合作社的事兒鎮里也幫了不少忙。這是他親筆寫的感謝信,讓我務必轉給您。”說著,他拿出了一個裝有感謝信的信封。
白鎮從辦公椅上站起來不慌不忙地推著信封說:“馬總過譽了,感謝信我可不收,心意領了。”
李建設說:“公司的事兒讓您費心了,白鎮!那您忙,我們先告辭了。”
李建設和白鎮邊說再見邊出了辦公室的門,彭吉跟在后面,悄悄地把信封放在了一摞文件之中。
財政所的補助款到底是發下來了。這筆錢到了公司的賬戶,閆然根據馬云騰的要求將錢劃到了馮總的私人賬戶。隨后,馬云騰又通過他的個人賬戶給公司打了一筆錢,聽說打回來的錢和發放的補助款數額一致。
公司賬戶有了現金,馬云騰特批了牛大力兩個月的工資。牛大力拿著工資請夏西吃了一頓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