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敲門磚(上)
- 向上的階梯
- 機房里的豬
- 2862字
- 2019-04-05 08:00:00
提拔前、報到時,黃局長和高主任都指點過賈棟材,等他正式調任石市后,鄉里肯定會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但與各鄉鎮、林場的聯系得他自己去跑,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李紅雯身上。
什么意思?
一是縣官不如現管,二是人脈即能力。
琢磨明白了這兩層,賈棟材將結交對象鎖定在各鄉鎮分管林業的副職們身上,在人頭熟的時滿平引薦下,先在對方的地盤上接受酒精考驗,等他們來縣里開會或周末回城時再加深印象。
三番五次下來,出手大方、為人豪爽的賈棟材順利地融入了鄉鎮副職們的圈子,他和時滿平的辦公室也成了大家的候會室、休息室、茶室,每天都有來幾個縣里開會的副鄉長、黨委委員或副書記在里面瞎扯蛋。扯的那個蛋就是花木基地,賈棟材他倆不遺余力地向老哥、老叔們推銷,每次都換來這幫副職們對小老弟的打趣、嘲笑。成天跟一幫‘副科病’廝混,隨著對情況越來越熟悉,官場新人賈棟材也逐漸感到焦慮。
做人是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的,哪怕他相信賤人肯定會幫他,但若沒有機會呢?想出人頭地,最靠得住的還是自己奮斗,否則劉叔就不會說機緣。
唉,普通干部、副鄉長、黨委委員、副書記、鄉長、書記、局長……,如果聽組織的話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從普通干部升到副書記最少要18年,基本上沒有可能干到正科級。用一位老大哥的酒話來說,別看他賈棟材起點高,二十四歲不到就成了縣政府辦的副科級,只要一步行差踏錯,照樣爬不到實職正科。比如,去石市當副書記,一任下來到哪個局委當副職?鄉鎮副職到城里當副局長、副主任,不能說組織上虧待了你,但接下來在各個局委里兜兜轉轉到退休呢?
因此,賈棟材想不患‘副科病’,就一定要把花木基地辦成、辦好,起碼要辦得象模象樣,讓書記和縣長都滿意,成為縣里新的亮點工作。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幾年之后的鄉鎮換屆時再進一步,爭取賞識他的李縣長還在任時搞個鄉長當當,哪怕是最遠最小的鄉的鄉長,一步跨入正科級領導干部序列。要不然等李縣長離任了,誰能保證新來的書記、縣長還會器重他?
要想辦好,就得拿到能足夠的權力,否則神仙都難成事。一番絞盡腦汁后,賈棟材將與劉明亮父子再三商討、修改后的實施方案,面呈到了高主任辦公桌上。
老板關注的工作,高主任很重視,特意把辦公室門給關了,不讓外人打擾,坐下來仔細看這份刪減成二十幾頁的材料。
坐在辦公桌對面藤椅上的賈棟材略有緊張,他相信劉叔的判斷,高主任沒什么基層工作經驗,應該看不出里面的門道,但從基層爬上來的李縣長肯定能看出。只要有機會向李縣長單獨匯報,他才有可能從李紅雯和孫鄉長那搶到基地的財務權,然后再用財務監督權去說服各路神仙。
可這一切的關鍵在李縣長,一定要向李縣長推銷他的真實方案,才能把基地的財務權留在基地,而不是由李紅雯和孫鄉長爭奪。
良久,干瘦的高主任輕輕合上那方案,取下黑框眼鏡,揉了揉發漲的眼睛,好好地思考了一陣。
方案是不錯,不但結合了林業改制帶來的可能優勢,還戴上了發展新興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高帽子,連如何解決啟動資金的問題都較為妥當得解決了,很讓人耳目一新,就是政治敏感性還不夠,沒有完全領會領導意圖。
沉吟片刻,高主任拿起桌上的煙盒,遞了支‘大中華’過去,詢問道:“棟材,如果按你這樣操作,幾久能形成規模?”
“至少兩年,高大人”,賈棟材連忙接過領導的煙,探過身去先幫領導點,然后繼續道:“這種事不能冒進,否則會搞出大麻煩。”
“有幾麻煩?”
經過深思熟慮的賈棟材完全明白領導的意思,卻不想順著領導的意思說,因為劉叔和黃局長給他的忠告猶在耳邊,佯裝苦笑道:“良田被毀,血本無歸。”
“田地不會跑,不過是恢復的時候多些手腳,關鍵還是資金回收的問題,對嗎?”
“嘿嘿,領導英明”。
可要讓高主任提出他的修改意見,他也覺得頭皮發麻。按照這實施方案的估算,一畝地刨去道路、排水溝,能種60棵大型花木,即使按最低資金需求,也至少需要投入8萬資金。若要上規模,坐在車里覺得氣勢宏大,任你再充分利用地勢,那又需要幾百畝還是上千畝?
也就是說,想把這事辦成,只能按這小子提出的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否則政府不可能興建這么大規模的苗木基地,更不要提萬一銷售不暢的債務問題。
可這行得通嗎?那些生意人都猴精猴精,自己尚且覺得風險大,他們會輕易掏錢出來?
見領導愁容不展,賈棟材狠抽幾口煙,起身把辦公室門給鎖上,不禁讓高主任疑云頓生。
“高大人,其實是有辦法的,但需要大領導們的幫助。”
“說。”
辦法是黃局長給的靈感,賈棟材連劉冬生都沒告訴,就是因為這太弄險。辦法就是既然林郊林場都可以搞抵押貸款,那基地也能一邊建設一邊抵押,關鍵還是如何說服銀行愿意放款。
膽大包天!
莫非銀行的錢就不用還?
不對,這小子沉穩得不象年輕人,不應該這樣顧頭不顧尾。城府頗深的高主任沒有象對其他下屬樣斥責,反而鼓勵道:“把你的想法全部說出來,出你口入我耳。”
“哎,我想這么辦,先成立一個有限公司,然后以公司的名義向銀行貸款。等上了正軌,我們再把基地分拆成大小不等的小苗圃,鼓勵社會資金以成本價購買小苗圃,我們幫他們聯系銷路的同時,也讓他們自己去找銷路。”
見領導還一頭霧水,賈棟材連忙解釋道:“高大人,我跟一些小老板聊過,他們最擔心的是財務問題。只要我們把財務選擇性地向有意購買者公開,他們會不想博一博?現在街上的借款利息才一分,還要擔心收不回來,若是能讓他們看到贏利的可能,估計總有些人愿意拿錢出來博一博的。”
反應已經沒年輕人快的高主任思考了一陣,不禁后背都發寒。這小子還真敢想,這樣的辦法也敢用?什么鼓勵社會資金,什么私人借貸,重點是前面的有限公司!
用銀行的錢來建基地,發展得好,成果是政府的;打不開市場,把公司破產了事,跟政府一點關系都沒有。可話又說回來,銀行又不是新昌的,搞出多少壞賬跟政府有關系嗎?
頂多也就是扔只替死鬼出來,比如眼前這小子?等到風頭過去了,再把這小子提起來就是,多少工作嚴重失誤的干部不是先撤職查辦,隔年把再另行安排?
人才咧!
難怪老板說年輕人有沖勁,這要是搞成了,還愁什么資金?
就是風險太高了,高主任思忖片刻,知道這種功勞非但不能搶,連沾都得少沾,連忙小聲道:“跟黃局長、李書記匯報了嗎?”
操,又是第二個張健民,賈棟材不禁暗暗慶幸沒有和盤托出,佯裝不滿道:“高大人,我現在是你的兵。”
懂規矩,高主任滿意地點點頭,確認道:“跟誰提起過嗎?或者說,有誰可能會知道?”
得讓他不敢亂搶,賈棟材毫不猶豫把劉明亮父子給隱瞞了,而是把擔個強蠻名聲的黃大仙拎出來當幌子,“黃局,我跟他吃酒的時候,他想出來的,當時我還笑他膽大包天。這不是沒法子嘛,大老板要做事,縣里又掏不出錢,我也是沒辦法。”
難怪,這種劍走偏鋒的辦法,也只有黃大仙才想得出。高主任又點了點頭,小聲道:“不要跟別人說了,如果領導問起來,就說這是你一點不成熟的想法,曉得不?”
不是想搶功?賈棟材不禁暗生感激,連忙道:“我聽領導的。”
“嗯,等忙完了黎老歸葬的事,老板可能會找你了解情況。老板的站位更高,看待問題也更全面,你要作好充分的準備,把各種問題考慮得更周全。”
“是”,賈棟材連忙告辭,回到自己辦公室等真正能拍板、能決定他前途的領導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