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熱心的家長
- 我的笨兒子,感謝您伴我成長
- 和平的鞋子
- 2096字
- 2019-03-14 17:59:13
“最近怎么沒有看到常常一個人在玩滑梯的那個小男孩呢?”在學校門口,排隊等接孩子的家長跟后排的家長閑聊。
“對哦,有一段時間沒看到他了。”留著干練短發的后排家長說。
“我聽說是退學了。”在右邊并列排隊的家長插話。
“換學校了,我們拼盡全力才拿到名額,他們家還往外轉,這也太奇怪了吧。”熱心的家長可真不少。
“可能家里住得遠,接送孩子不方便。”短發家長是有原則的女士,沒有透徹了解事情的全貌,絕不會發表個人的觀點。
“自從上次學校進行智商測試后,我就沒有見過那個小男孩了。我想事情沒有這么簡單。”右邊的家長擺擺手,故作神秘地說。
“是嗎?太可惜了,“最先開口說話的家長為孩子的事感到惋惜。
兩位家長討論得很起勁,短發家長不想聽無益的事。于是,她主動對右邊的家長說:“要不,我們換個位置吧。”
“好啊,謝謝你。”正合右邊家長的心意。
巧合的是,在短發女士后面排隊的家長正是球球媽媽,三位家長的對話球球媽媽聽得一清二楚,記在心上。
“時間到了,出來了,”人群中一陣涌動。
小小班的孩子列隊出來了,球球媽媽穿過隊伍,擠到小小班的家長隊伍中去。“不好意思,請讓一讓,我排錯隊了。”她希望能看到嫂子熟悉的身影。
球球媽踮起腳尖,也沒看到劉小志在隊伍中,“老師,我接劉小志,”前面的家長一走,球球媽急忙上前報出劉小志的名字。“我是他嬸嬸”。
“劉小志沒有來,他的家長沒有告訴你嗎?”園長特意交代過不能隨便向人透露劉小志的事情,李老師按著做。
“哦,謝謝你,”我這心里怎么有點慌亂呢?“媽媽,怎么是你來呢?”背著小書包的球球沒有看到爺爺,有點不高興。
接過兒子的書包,“兒子,請等媽媽一會兒。”
“嫂子,我剛從球球學校回來,沒看到你,你今天提前接小志回家了嗎?”球球媽給嫂子留言。“走,我們回家。”
全年無休的三好工作者,極其難得的機會給自己放假。自從兒子出生后,倆人極少有這么閑瞰的時光。“球球媽給我發信息,聽聽說什么?”在刷屏的梁小英看到有信息進來。
“嫂子,我剛從球球學校回來,沒看到你,你今天提前接小志回家了嗎?”
“怎樣回復呢?”梁小英詢問丈夫的意見。
“說吧,一家人,遲早會知道的。”
“那你來說,”梁小英開不了口,說了就代表承認兒子真的有問題,說不了。
“首先,我們家不是做錯事,不是犯罪。現在是我兒子智商有一點點落后,為什么那么難開口呢?“在搜索醫院的劉健華理智分析。劉爸爸從心里完全接受了事實。
“內心真夠強大,心里裝了避雷針吧。”男人與女人在同一件事上有著不同的看法,迥然不同的情感。梁小英也察覺到自己為兒子的事沉淪得太久了,繼續消極下去也沒有幫助,反而會弄得家里烏云密布。“我回信息吧。”
“這就對了,面對事實。”梁小英成功地邁出了新的一步,值得稱贊。
短短的幾句話,梁小英再三修改,刪了重來。認真選擇合適的字詞,確保能準確表達正確的意思。
“發了,”按下發出鍵的那一刻起,梁小英也開始接受事實了。
“球球媽一收到信息,二叔一家人很快也會知道了。“梁小英推了推丈夫。“我真擔心他們一家帶上球球去看望爸媽,招惹爸媽傷心。”
“我打個電話給劉濤,跟他說一下情況。”
“長得這么好的男孩,這可怎么辦呢?”得知消息的劉二爺悲傷不已。同是男孫,發生這樣的事情怎能不叫人難過。
“我哥的電話,“劉濤說。
“打開揚聲器,我們聽聽。“劉二爺吩咐。
“二叔,你們不要擔心小志的事,小志還小,只要找到合適的醫院配合治療,會沒事的。請放心。”
“知道,會沒事的。我們一家打算明天早上過去你爸媽那坐坐。”
“感謝。改天吧,小志現在爺爺家。我擔心我爸看到球球,會亂想。”劉健華謝絕二叔一家的好意。這通電話是打對了,讓事情緩緩,等父母的情緒平復了再說吧。
“二叔一家人真好。“放下電話的劉健華對梁小英說。
“李明浩幫我們查的這家醫院,好像是專業治療腦癱的,我們了解了解。”劉健華將電腦轉向梁小英。
“網頁做得挺專業的,地點在BJ,地域問題我們需要考慮進去嗎?”梁小英在心里默默計算來回往返的費用,以及住宿所需的費用。
“只要在國內,去哪個城市都沒關系。”為了兒子的健康,劉爸爸有了搬家的念頭。“再查多幾家醫院對比一下。”
“上面介紹很多國外的患者都聞名而來,不知道可信度高不高?”
“先收藏網頁吧,廣告做得是不錯。”自家公司也投了不少廣告推廣,劉健華對這些廣告還是有所保留的。
“老公,你回公司吧,醫院的事我來查。”一想到兒子的治療有可能需要一大筆的費用,梁小英恨不得丈夫馬上飛回到工作的崗位。沒有經濟的支撐,即使找到最佳的醫院又有什么用。現實的問題,還得實際處理。
梁小英搖身變成全職太太后,劉健華就全然忘記了他的妻子曾是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對她的能力十分的懷疑。聽到她的請求后,他婉轉拒絕了。“公司的事,有我弟在,他辦事我放心。”
“你不在,健宏就得常加班,這也不是辦法。”梁小英想努力說服丈夫回歸。
“我不在的這段時間,是鍛煉他能力的好機會。”兒子的事情一天沒有處理好,就沒有心情回去上班。劉健華從沒有否認錢的好處,但是要平衡看待金錢。家人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錢只是生存下去的貨幣,要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做它的奴隸。
“不用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劉健華安慰妻子。治療費用高,不是還有房子嗎?他暗想。